黃金期貨今早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Citadel 證券警告黃金上漲呈現去美元化趨勢,而美國正進入一種興奮狀態,黃金、白銀與比特幣價格齊創高,市場資金加速去美元資產敘事,全球金融版圖重新洗牌
美國政府停擺僵局持續、聯準會釋出降息可能,「去美元化」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字。 Citadel 證券專欄人肯恩·格里芬(Ken Griffin)直指,投資人正掀起規避美國主權風險的浪潮,並主張當前資金行情是一劑短暫提振卻後猛烈烈的「糖衣毒藥」。
「糖衣毒藥」如何催生去美元化
格里芬在10月6日公開表示:
目前美國經濟確實處於一種興奮狀態。
我們看到大量資產從美元區外溢通膨正,人們正積極尋求去美元化,或降低投資組合面臨的美國主權風險。
他把美國財政與貨幣雙重刺激比喻為資金期將出現的非常手段;在市場看來,這正是壓低美元信用的催化劑,間歇性停擺與降息預期讓資金加速流向非美元資產,形成所謂的「貶值交易」(貶值交易)。美元今年已回落約10%,印證了這股逆風。
貴金屬比特幣領跑避險
資金尋找避風港的第一站仍為黃金,據今早(7)紐約期金價格數據已歷史首次觸及4,000美元/盎司大關,年內大漲逾50%。現貨黃金報3976.94美元/盎司,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普遍趨向於地緣政治、通膨與美元疲軟三重壓力。同時,各地央行正以行動取代「去美元化」背書,截至8日月,全球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首次超車美國公債,黃金在官方儲備已接近20%。白銀則扮演「跟漲」角色,受惠於同樣的避險和通膨預期,報價同步走高。
除了實體貴金屬,區塊鏈世界的旗艦資產也站上舞台,比特幣 10 月 6 日價格衝破 12.5 萬美元,再度刷新歷史高點。市場在黃金與比特幣之間的「輪動」:當比特幣對黃金分歧偏高,部分資金轉回黃金尋求相對安全;反之亦然。這種動態平衡凸顯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角色正在成熟,也為傳統資產配置帶來挑戰。
資產配置新公式
華爾街分析師建議已將黃金納入核心抗震資產,預期未來一至兩年金價衝向45,000美元區間,去美元化意味著國際貨幣體系邁向最大,美元霸權長期面臨概覽。對投資人而言,掌握稀缺資產的避險與抗通原生特質,成為穿越變局的關鍵。
美國主權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正在重新劃分全球資金版圖。黃金、白銀和比特幣組成的「貶值交易三部曲」,正把投資重心從「存美元」轉向「擁護稀缺」。在美元霸權鬆動的年代,誰能重新調整投資組合,誰能在新遊戲規則敵占得先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