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菲律宾商报:据新华社消息,每天,98岁的梅伦西奥·马涅戈(Melencio Maniego)都会行走在他16公顷稻田间的狭窄土埂上,检查他的庄稼。
“我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已经超过十年了,”这位菲律宾农民说道,目光扫过被称为“菲律宾粮仓”的中吕宋地区那一片片绿黄相间的稻田。
在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大米是主食,而中国杂交水稻因其高产、抗病和抗强风的特性,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我们相信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专业知识,”马涅戈说。
马涅戈是塔拉克省维多利亚镇最早种植隆平高科(Longping High-tech)杂交水稻的农民之一。隆平高科是一家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的中国农业公司。
“自从使用中国杂交水稻后,我的产量增加了30%以上,”他竖起大拇指说道。
作为2024年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菲律宾面临着提高国内生产的压力。“中菲两国在农业合作方面潜力巨大。”隆平高科菲律宾研发中心主任郭小波表示。
郭小波在菲律宾工作了近十年,他的团队专注于开发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该中心在蕊描伊丝夏省(Nueva Ecija)拥有200亩(约13.3公顷)试验田,这里也是菲中农业技术中心(PhilSCAT)的所在地。 郭小波检查位于蕊描伊丝夏省得试验杂交水稻田。(新华社)
在菲中农业技术中心大厅内,一幅壁画描绘了两只鸽子飞向洒落的稻谷。附近的铜牌以菲律宾语和中文标注,强调该中心是双边合作的象征。
约翰·戴维森(John Davidson)在2018年成为隆平高科的技术员之前,曾在菲中农业技术中心接受培训。
“我在那里学习了现代农业技术,中国专家们也乐于分享他们的知识,”这位34岁的菲律宾人说道。
戴维森表示,杂交水稻稳步提高了产量,增强了粮食安全,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我希望双边农业合作能持续下去,这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说。
2月初,菲律宾宣布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以降低大米价格。“这一紧急状态的宣布使我们能够释放国家粮食局持有的缓冲库存,以稳定价格,并确保数百万菲律宾人的主食——大米,能够继续供应给消费者,”农业部长弗朗西斯科·张——刘礼(Francisco Tiu Laure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在马涅戈的农场,产量的增加也让他的工人们获得了更高的工资。
“多亏了中国杂交水稻,我相信丰收很快就会到来,”马涅戈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