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利润缩水行业详情 1.玻璃纤维 下降60.8% 玻璃纤维通常被称为玻纤,它在复合材料中被用作增强材料、绝缘材料和保温材料。大约三分之一的玻纤被用于建筑行业。 玻璃纤维行业的毛利下降了44.5%,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了77%。综合毛利和净利润的下降幅度,行业平均利润下降了60.8%,这一数据清晰地揭示了玻纤行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八家A股玻纤行业样本公司中,基准期总毛利为138.5亿元,总净利润为105.4亿元,而当期则出现了两家企业亏损的情况。 玻纤行业受房地产、基建的影响较大,所以玻纤行业的短期复苏依赖于房地产和基建的复苏。
2.水泥 下降64.2% 水泥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其下游市场主要为房地产与基建领域。 自2022年以来,水泥行业整体需求持续萎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保持低迷。据统计,2022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20.4亿吨,而2023年则小幅下降至20.26亿吨,降幅为0.7%。进入2024年上半年,产量进一步下滑至8.5亿吨,同比下降10%。 在A股市场,水泥行业样本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14家样本公司基准期总毛利为693.9亿元,总净利润为268.7亿元,然而当期毛利下降38.2%,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挫90.2%,平均下降幅度达到64.2%。同时,亏损企业数量也由基准期的两家增至当期的六家。
3.农药 下降67.2% 自2022年四季度起,中国农药行业遭遇了产能集中释放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印度农药制造业的崛起进一步压缩了中国农药的出口空间,内需疲软也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在A股市场,32家农药行业样本公司的经营状况堪忧,与基准期相比当期毛利下降了46.1%,净利润更是大幅减少了88.3%,平均下降幅度高达67.2%。亏损企业数量也由基准期的两家增加至当期的六家。
4.房地产开发 下降78.6% 房地产开发行业,涵盖住宅、商业地产和产业地产三大领域,在93家样本公司中,住宅开发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最为显著。 73家住宅开发企业基准期总毛利为2178亿元,总净利润为678.8亿元,然而当期毛利下降了42.7%,净利润更是骤降了124.4%,平均下降幅度达到83.6%。同时,亏损企业数量也由基准期的20家增至当期的38家。商业地产和产业地产开发企业同样面临困境,毛利和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62.4%和53.9%。
5.稀土 下降86.2% 自2022年以来,稀土行业供应端保持稳步增长,供给充足,但下游消费需求却未能达到预期,导致主流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在A股市场,四家稀土行业样本公司的经营状况堪忧,与基准期相比,当期毛利大幅下降了78.5%,净利润更是骤降了93.9%,平均下降幅度高达86.2%。其中,原本盈利的企业中已有两家出现亏损。尽管北方稀土作为当期净利润最高的企业,其毛利和净利润也分别下降了76%和84.1%。 短期来看,虽然行业总需求有所增长但增速有限,而供应端资源和产能均相对充足。长期来看,稀土作为中国的重要资源,其开采、冶炼分离、销售等方面的管理预计将更加规范,可能会导致稀土供应缩紧,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6.碳酸锂 下降88% 在2015年之前,锂主要应用于玻璃、陶瓷等传统行业,而电池行业需求相对较小。然而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猛增长,锂电池已成为推动锂需求增长的主导力量,至2023年,电池行业的锂需求占比已高达87%。但是,由于供给的快速增长,自2022年底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对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拖累。 在A股市场,锂金属行业样本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与基准期相比当期毛利下降了82.9%,净利润更是骤降了93%,平均下降幅度达到88%。其中,原本盈利的企业中已有两家出现亏损。天齐锂业作为当期毛利最高的企业,其毛利和净利润也分别下降了76.6%和91.2%。 目前,99.5%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跌至约7.5万元/吨,这一价格低于许多在产项目的成本线。
7.奶牛养殖 下降98.2% 奶牛养殖行业近年来经历了剧烈的波动,疫情初期原奶的生产和收购遭遇困境,随后在2021年,需求的恢复推动乳企抢奶源。然而,从2022年开始,新建牧场产能释放导致原料奶供应量激增,而中国奶制品消费却未能跟上,造成原料奶持续供大于需,原奶价格持续下跌。 在港股上市的五家大型奶牛养殖企业样本数据显示,与基准期(2022年中期)相比,当期(2024年中期)毛利上升了29%,但净利润却大幅下降了225.4%,平均下降幅度达到98.2%。原本盈利的企业中已有四家出现亏损。 据行业专家测算,每天减少8000吨-10000吨原奶之后,可以显著缓解原奶过剩的情况。而中金公司的研报预测,原奶价格见底时间将在2025年中期。在此期间,行业将继续面临严峻挑战,现金储备不足的奶牛场可能会持续出局。
总结分析 1.分类 统观十大盈利下滑行业,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建筑行业及其上游,包含了房地产开发、玻纤、水泥、钢铁、焦炭; 第二个领域:新能源行业上游,包含了光伏硅料硅片、碳酸锂; 第三个领域:农业行业及其上游,包含了奶牛养殖、农药。
2.原因解析 建筑行业很多人都很清楚了,毕竟我们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囊括了地产开发、建规景设计、土木工程、成本造价、物业等各个岗位,大家已经从日常的工作状态和薪资真实地感受到了行业的寒气。农业也好理解,毕竟传统的农林牧渔利润一直都不高,行业内的从业人员薪资也偏低。 但是新能源行业很多人还是抱有误解,觉得是国家大力推动的方向,转行新能源肯定非常好。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国内新能源行业早已非常成熟了,扔到全世界范围都是吊打其他国家的那种。虽然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有较大的技术壁垒,但是在国内,相关新能源公司早已经产能过剩,各家杀红了眼只为拼抢市场份额,低于成本价中标抢项目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
目前整个新能源的板块,包括光伏、风电、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不是头部公司都不建议去,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一段产能出清的艰难时期。而且,就算龙头公司也都开始降本增效,今年比亚迪就已经爆出了裁员计划,在10%-20%左右,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绝对的top 1,连比亚迪都在裁员了,更何况其他的新能源公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