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说说活跃在东南亚的网赌。 很多上过某些特定网站的男性网民,都一定被这么一句广告词洗过脑:“性感荷官,在线发牌,澳门XX线上赌场上线啦!” 你以为这些“线上赌场”真的都是澳门开的?假的! 澳门人自己线下正规赌场搞得风风火火,没事搞这种在内地属于违法的网站干嘛? 实际上,这些网站都是东南亚的网赌集团搞的,从技术到运营到市场,前前后后操盘的都是我们中国人。 越南端掉的这个几百人的团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类似这样的网赌集团,在东南亚各国遍地都是。 很多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就曾经被“海外游戏推广”这样的高薪工作名号的吸引,掉进了网赌集团的坑。 以为自己真的是去菲律宾、越南从事什么高薪职业,结果去了手机被收护照被扣,一门心思客串“性感荷官”,变着法子通过网络哄骗国内的赌客们。 而多数东南亚国家对来搞网赌的这些中国人,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些网赌集团提供的菠菜项目,针对的客户都是中国人,东南亚人基本都不爱玩。 伴随着网赌集团的不断壮大,动辄几万、十几万人在当地吃喝拉撒,不仅能肥了当地官员的腰包,还能拉动不少消费。 最后被一茬茬收割的,就只能是国内的好赌人士了。 其中最典型的套路,就是传说中的“杀猪盘”。 杀猪盘里的“猪”,指的就是赌徒。而杀猪的意思,是当赌徒在赌博网站上出现大量金额时,通过封禁赌徒账号或者不让提现等行为获取暴利。 你充了100万,充值到账后却发现一分钱也提不出来了。庄家一边收钱,一边还要骂你蠢得像猪一样。 而那些把赌徒们吸引过来当“猪”养的,就是传说中的那些“性感荷官”…… 所以,菜导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别碰赌博!真要想赌自己去澳门玩!别轻信网上的那些赌博套路! 不然当你被人当猪宰了,都不知道去哪叫屈…… 2、然后是现金贷。 早在几年前,中国的现金贷公司就已经在东南亚遍地开花了。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海外市场那么大,欧洲的经济更加发达,非洲的用户市场更大,搞现金贷的这些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东南亚呢? 其实,这都源于软银董事长孙正义的一个理论——“时间机器理论”。 按照孙正义的说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在后者的产业还不成熟时,可以先在前者的市场上开展业务。 等时机恰当,再杀回后者,这样就仿佛坐上了时光机,重回到几年前的前者。 所以,由于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很多国内的现金贷团队转战东南亚市场的动因,就是“时间机器理论”所说的那样,在东南亚身上看到了中国过去的影子。 此前出征东南亚的,或许还算是能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瞄准的是东南亚6亿总人口的万亿蓝海市场,想好好做点业务的。 很多在国内玩不下去的团队和平台,开始扎堆转向东南亚。 而凡是无数新玩家削尖脑袋想要进入的市场,就一定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混战。 经历过海外市场竞争的都知道,任何行业只要有中国企业进入,原先的市场平衡就很快被打破。 但像现金贷这种游戏,玩到最后你会发现,最难搞的其实还不是东南亚当地的监管或用户,而是来自国内的自己人。 这么看来,中国的金融和资本要想在海外市场上扭转自己“吃相难看、急功近利、狼性进攻”的固有印象,恐怕还需要点时间。 而且,现在东南亚的现金贷市场也因为大量急功近利者的涌入,而开始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了。 最终会不会落得跟国内一样由监管强力清场的结局,就只有天知道了。 3、最后是跟多数人直接相关的房产了。 其实关于去东南亚炒房的警示,我之前就拿泰国作为主要典型说过了:那些劝你去东南亚炒房的,非蠢即坏! 但怂恿大家去东南亚买房的各种信息,比之前反而更多了。 而且,现在各路人马的火力,居然都集中在柬埔寨这个国家?! 拜托,你真要是去泰国买了一套就算了,哪怕短期被套,中长期还是能指望靠收租赚一点的。 但柬埔寨?你们是认真的吗? 我还真去找了个推销柬埔寨楼盘的销售聊了聊。结果对方开口第一句就是:“错过了中国过去的房市没关系,金边这个城市就是30年前的深圳。” 听完这句话,菜导感觉深圳的历史地位,被瞬间拉低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水平…… 首先,柬埔寨的经济增速确实很快,金边、西港这些城市的基建架势,乍一看也确实有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子。 但实际上,增速快的原因主要还是底子薄——柬埔寨长久以来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金边、西港这些城市现在的大兴土木,实际上都是中国人自己搞的击鼓传花游戏……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像柬埔寨这样一个本国人口也就1550万,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560美元的国家,根本无法支撑现在每年平均17%的楼市涨幅。 所以,你现在入手柬埔寨的房子,基本上就只能指望由外国人来接盘或承租。 但柬埔寨不是泰国,不会有那么多外国游客会来租你的房子。 而且由于大量的炒家进入,像西港这样的城市,虽然经济发展还没法跟深圳比,但物价早就超过深圳,直逼香港了! 目前在西港的大街上,中国人比当地人多。当地几乎90%的商业,也都由中国人经营,涵盖酒店、赌场、餐馆和按摩院等。 而在西港的超市里买东西的话,会让你有种把美元当人民币花的错觉…… 这样畸形的楼市和物价,指望当地人来消费是不可能的,买单的接盘的,最后不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总之,去柬埔寨炒地炒房,然后大赚一笔的想法,真的太天真了。 对于这个本地人根本无力参与的接盘游戏来说,唯一能持续下去的动力,就是不停地从国内忽悠更多的小白来“为梦想买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不仅在国内要牢记在心,去了国外,更要反复默念啊…… 千万别被人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当韭菜收割了,还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啥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