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宅家半年,也有商家惦记着你口袋里的钱。 疫情期间,线下棋牌室的关闭,让上网打麻将、斗地主成为不少人的休闲娱乐方式。这对各线上棋牌游戏公司而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 上半年,有公司就“大手笔”推出了53款新麻将游戏玩法,12款新扑克游戏玩法等,变出无数个“诱惑”让你“入坑”,相关注册用户数大增60%以上;有公司游戏业务“赚钱太多”,毛利达到90%以上,甚至超越游戏大厂,向公司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大肆派钱。 打麻将、斗地主,虽然总感觉上不了台面,政策上面临各种限制,市场上也因为涉赌而问题多多,但作为中国人最接地气的休闲娱乐方式,依然显现着强大的粗狂生命力。 “公司产品《小美斗地主》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上线, 在2020年春节期间在iOS游戏免费榜排名第一。”这是姚记科技于2020年半年报中的一句话。 姚记科技于1994年成立于上海,做扑克牌起家,归属于印刷业,2011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有“中国扑克上市第一股”之称。 2018年起,姚记科技通过相继收购成蹊科技、大鱼竞技等游戏公司,进军“大娱乐”,业务成功实现华丽转身。其公司发展路径,倒和当年从花札(日本的一种纸牌)转向玩具以及电子游戏产业的任天堂有几分相似。 棋牌游戏可比它原先做的扑克牌挣钱多了。 据其2020年半年报显示,姚记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进账10.2亿元。其中扑克牌毛利只有25.18%,但它游戏业务毛利达到了96.12%。更加幸运的是,如今扑克生产及销售已经被姚记科技“掰扯”到占公司营收不足4成,游戏业务已经占到了6成。 有了钱,员工就有了盼头。该公司上半年就顺利通过了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权益总计522万份,首批“获益者”就包括82位中层核心骨干。 行业内“笑呵呵”的不只是姚记科技一家。 开发了“微乐江西麻将”等及斗地主游戏的家乡互动(厦门),“赚起钱来”也展现了福建人的商业敏锐度。 上半年,这家公司“大手笔”推出了53款新麻将游戏玩法,12款新扑克游戏玩法等,用“新鲜”带来了一大波“尝鲜者”。 来看看这家公司的战果吧: 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注册玩家数就较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62%; 每日600万人上线打游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2%; 其中480多万人付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8%; 收益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5.3%; 毛利也较去年同期大涨46.1%,整个公司综合毛利稳定在77%。 如果说两家公司不足以说明棋牌游戏公司的“暴利程度”,那就再举个“中至科技”的例子吧。 中至科技是一家“发迹”于江西、靠“搓麻”和“打扑克”起家的棋牌游戏公司。这家公司牛在已经两次向港交所发起了冲击,但都以失败而终。但江西老表不服气,于近日向港交所发起了第三次“冲击”。 这家研发了205款本土化麻将及扑克玩法的公司之所以这么“豪横”,底气之一就来源于其“豪横”的赚钱能力。 据该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4年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达到了90.9%、91.9%、92.4%、94.5%(截止4月30日)。这些挣的钱很多都来自于该公司开发的私人游戏房卡和虚拟产品销售。 那么,这些棋牌类公司的毛利,在整个游戏行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坐标呢?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端倪。为此,小编查阅了网易、玩友时代两家公司游戏板块毛利,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对比。其中,网易二季度游戏板块毛利为63.8%,玩友时代半年报里游戏板块毛利为65.6%。 较低的开发门槛和运营成本,让棋牌游戏成为了一本万利的生意。甚至于毫无游戏经验的“门外汉”也能通过市面上的棋牌游戏代开发公司制作一款游戏。 与此同时,棋牌这一游戏品类,又属于非消耗性游戏,与二次元、角色扮演等玩法截然相反。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玩家第一次打Boss会感到惊奇,也许还会第二、第三次挑战,但通常不可能会挑战数十遍甚至更多。为了保持玩家的新鲜感,游戏公司必须保持较高频率的内容更新。 棋牌游戏却不会出现内容消耗的情况。鉴于玩家每局拿到的牌和出牌情况都完全不同,面临的战况千变万化,根本不会存在“没有新扑克加入,玩家会厌倦斗地主”的情况。因此,棋牌游戏公司也不需要花费大成本投入到后续更新上。 透过数字简单来看,棋牌类游戏公司“真的很能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