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终于在出来后的第9个月正式开始写点东西了,本人黄甜,男,29岁,今年2月份关掉了自己的微小公司出来晃荡,不知不觉已经第9个月了。
期间我去过了13个国家,见过了无数美景。
认识了超过来自50几个国家的小伙伴,了解到了各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我发现: 有些小伙伴旅行为了美食,有些为了美景,有些就是为了到此一游,因此我越来越意识到旅行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跟随自己的内心,用属于自己的旅行方式去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由于本人钟情于风土人情,所以现在我个人的旅行方式是: 尽量告别走马观花和单纯的景点打卡,把节奏慢下来,尽量跟本国本地人打成一片,从他们身上了解那个国家最真实的情况。接下来我可能还会继续行走1年到2年的时间,在这里我会把一些比较冲击我内心或颠覆我观念的经历和人物记录下来,都是真实的经历。
这篇开张大吉的文章写下最近让我情怀爆棚的在
菲律宾
一个非常本地的岛上如梦般的14天的经历吧。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到过的所有国家里面最最抨击我幼小心灵的地方。而且这一切没有任何计划,居然是自然发生的。
这篇文章是在Camotes island,
薄荷岛
,
杜马盖地
,
长滩岛
等主要的
菲律宾
旅游城市旅途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可能比较粗糙。
菲律宾
是这次晃荡的第13个国家,来这里主要是为了拜访之前在
越南
生病时帮过我的
菲律宾
朋友,顺便放慢下脚步,找个每天能晒晒太阳玩玩水的地方好好整理这8个月以来的凌乱,同时拍拍照秀秀优越感。当然,也顺便感受下菲妹们的热情。
在
马尼拉
和宿务待(也可以说是熬)了接近10天后,认识了故事的主人公
日本
学生妹Ella和
法国
大厨马球,当晚一起去了club嗨了一夜,第二天就变成很紧密的小伙伴了。又一起瞎逛了2天后Ella说想去一个她之前去过的岛上待几天,听她的描述,大概是我们会住进一个面朝大海且拥有一个超大海滩的房子,每天过过我之前计划的生活。然后我跟马球就很爽快的答应了,接下来就开始了每一天心灵的颠覆。
当天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船后到达了这个几乎没有游客的世外
桃源
,combodis island,一个低调到连很多
菲律宾
人都不知道的小岛。一登岛就被惊讶到了,几乎所有码头边的司机们都在喊Ella Ella,welcome!I miss u!一路上也有很多小孩追着我们的车跑,依然是叫Ella Ella。原来她之前来过几次这里,外国人的身份让她在这里变得很出名,加上
菲律宾
人也很喜欢跟着起哄,动不动就群嗨。就这样我们在万众瞩目下到达了最终目的地塔利湾,一个外表平淡无奇却拥有一个无敌风景海滩的小村庄。
下车后几乎全村人都出来看我们,4.50个小孩一直围着我们睁大着眼睛盯着我们看,可能是因为村里没怎么来过外地人,加上马求又是个
欧洲
脸。所以很自然的,接下来的几天基本就活在各个移动摄像头的监视下,在哪里都是焦点。
我们入住的酒店实际是个民宿,两室一厅,很普通但厨房冰箱啥的基本都挺齐全,最主要的走出房门就是这个海滩,而且这里几乎没有游客,所以这个海滩几乎是我们专属的。接下来的一周我们的房子几乎被孩子们占领了。
没游客,也没什么商业导致这里的人每天无所事事,大人们唯一的娱乐就是像这样坐在一起聊天。这种宁静和祥和经常让我感动的不由自主的加入他们,也不说话,就静静的坐在一起,互相微笑。他们就是这样''浪费''每一天的生命的。
小孩子每天就像这样玩水和一些我国80后儿时玩的游戏,无忧无虑,无比投入。
每次我去游泳,必定会有一群小家伙过来陪游,他们用各种肢体语言逗我开心,有小孩甚至表演了空手抓鱼。对比我国部分
大城
市的孩子正好相反,你要用各种方式取悦他们,以他们为中心。
这是我最爱的一张图,马球叔叔正在逗孩子们开心,喝了不少海水。
孩子们告诉我渔夫们凌晨会从这片海出海打鱼,因为鱼喜欢在晚上进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晚上8点很多人都已经睡了,而且这里的鸡都会半夜开始叫。此为我们的房东,每天都会收获一两条像这样大的鱼,好几次我都试着找他买,他都不要钱,索性我也不要鱼了。
这里网络很差,步行30分钟才能找到稳定的网络,所以这几天基本与世隔绝了。而且每天晚上还得停3个小时左右的电。不过后来每天的这3个小时成了我最喜欢的时刻,因为什么也看不见,黑到坐你旁边的人都看不见,只能仰望满天的星星,静静的吹着海风,这种宁静让我非常享受,无法忘怀。
让我比较震惊的一件事:这里的孩子不管多大都懂得一个词share。
他们会非常主动的分享得来的食物,哪怕一块面包都会撕成几份分给他人,吃不完的食物会问我可不可以送过去给他们的兄弟姐妹们。如果有一个孩子想吃独食,其他的孩子必定会集体谴责他,很少有自私的孩子。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下原因,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家庭基本都很穷,而且每户都有5到10个以上孩子,日常都会一大家人一起吃饭,食物也不会很多,所以很自然的形成了分享的习惯,也明白食物是不能独享的,自私的基因就少了。而且他们也没有占别人便宜的习惯,有几次我请他们吃冰激凌,他们总会犹豫再三直到我强塞给他们。冰激凌这种2.3块的零食对他们来说是奢望的。
第一次吃冰激凌的Cindy宝贝:
孩子们都很懂事,吃完饭总会有人主动刷碗,有人扫地,配合的井井有条就像是被训练过的一样,让我很感动,毕竟他们大多数连10岁都不到。这里的家庭没钱让孩子们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从3岁到15岁的孩子,真的每天就是玩玩玩。特别贫困家庭的孩子6,7岁就会开始随着父亲一起帮别人抓鱼,上课缺席是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