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增加。在中国内地大力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同时,同为华人聚居地的中国香港正在成为海外诈骗集团的新“攻击对象”。 一句“老婆”打动失婚妇寂寞的心近期,就有一位女士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遭遇了一场“甜蜜陷阱”,最终损失惨重。
据星岛日报24日报道,年约50岁的李女士(化名)离婚多年,一直单身,在护老院 工作,与20多岁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平淡安稳。2024年9月,一名男子突然在社交平台向李女士搭讪,声称自己是内地福建人,因口音相同,李女士放下戒心,不时与他聊天解闷。对方声称自己在内地从事电力相关职业,年多前被派到香港工作,还不时发送自拍照。单身多年的李女士,对 “男同乡” 渐渐充满好感。 为进一步夺取李女士芳心,“男同乡” 声称自己已离婚,还出示离婚证,包装成 “绿帽男”,称因工作关系没时间陪老婆,导致老婆出轨离婚。面对这个看似深情的 “好男人”,李女士痴心一片,希望与他发展下去。然而,这一切都是对方的精心布局。之后,对方以收到公司机密,投资买铜可赚大钱为由,利诱李女士拿37万给他作投资。
李女士不防有诈,转账款项给他。紧接着,男子又称因泄漏公司机密被捕,要求李女士再转账20万找律师。就这样,李女士一共转账57万港币给 “男同乡”。可对方得手后从此失踪,李女士这才知道自己被骗。被骗款项中,17万是她多年积蓄,另外40万是向朋友和银行借的。
为了还债,李女士每日打两份工,早上在护老院上班,放工后到酒楼做兼职,每天工作十多小时。巨大的压力让她身体不堪重负,精神接近崩溃,经常出入医院。她每月出粮后就被银行扣钱还债,甚至因被骗一星期无法进食,现在胃部不时痛楚,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事后李女士报警求助,记者在警方防骗服务器输入骗徒的电话号码,结果显示相关号码是高危有伏。 事实上,李女士的案例并非个例。去年,香港警方就捣破了一个本地网络诈骗犯罪集团,该集团以“杀猪盘”的形式和AI换脸技术,在一年内骗取了逾3.6亿港元!(油腻大叔“变身”窈窕美女?香港警方捣破大型AI换脸诈骗团伙)
2024年1月,香港还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城的AI“多人换脸” 诈骗案。一家跨国公司香港分部的职员受邀参加总部首席财务官发起的 “多人视频会议”,因对方在会议内均显示与现实相同的容貌,职员按照要求先后转账15次,将2亿港元转账到5个本地银行账户内,其后向总部查询才知受骗。诈骗者通过公司的YouTube视频和其他公开渠道获取媒体资料,利用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制作伪冒视频,造成多人参与视频会议的效果,整个视频会议中只有参加的职员一人为 “真人”,骗徒以借口完结会议后,在即时通讯软件继续下达命令实施诈骗。
香港警方数据显示,2024年诈骗案较2023年增加4656宗,上升11.7%,其中61.8%为网上骗案,诈骗案占2024年整体罪案的 46.9% 。网络钓鱼事故更是创五年新高,在2024年,香港网络安全事故协调中心(HKCERT)共处理12,536宗保安事故,其中网络钓鱼占整体个案超过一半(7811宗,占62%),对比2023年上升108%,数字录四位数增加(共增加4059宗)。恶意软件的数量于2024年也显著上升,按年增幅高达4.8倍。这些数据无不彰显着香港网络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花式宣传反诈面对如此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和层出不穷的网络骗术,香港各界近年来也持续加大宣传和防范力度,可谓是全城动员,花式反诈。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4月22日在个人社交平台上传了一则别出心裁的反诈宣传短片提醒大家:“网络科技日新月异,你看到的就是事实?眼见未为真,在网络面前一定要小心”,引发市民广泛热议。
短片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不少市民直言,这出反转“神剧”不仅有创意,更有警示意义, 支持局长拍更多的防骗咨询。
这个身材圆滚滚、憨态可掬的紫色小人,便是不得不提的反诈“明星”——香港警务处的防骗吉祥物“提子”(意为“提防骗子”)。
它不仅出现会在反诈车、嘉年华、地铁站海报中,还经常与市民互动合影,俨然成为了 “全民反诈代言人”。
毗邻香港警察总部及港铁金钟站的夏慤花园,最近化身为打卡胜地“提子公园”!由可爱又亲民的提防骗子吉祥物“提子”为主角,展示26组造型各异的防骗提子艺术装置,将防骗讯息融入有趣的生活体验,市民和游客能随心拍照打卡,捕捉与警察总部同框的独特画面,增添趣味与惊喜。
这个月初,香港金管局与反诈骗协调中心还联手推出了 “反诈雪糕车”走进校园的活动,走入包括中大、理大、城市大学在内的五所大学,一连五日免费向学生派发雪糕。边吃边学反诈知识,轻松又实用。
除此之外,香港警方和保安局还定期推出防骗宣传车,走遍全港十八区利用互动游戏和模拟诈骗场景,宣传反诈知识,提高市民的警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