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有多个火车站,其中包括客运和货运火车站,客运火车站中,也分有城际铁路和高铁火车站。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山北站和中山站这两个站点!
中山站和中山北站 中山北站和中山站作为中山市两大重要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及发展规划上各有侧重。 中山北站 中山北站位于石岐区民盈西路,是广珠城际铁路首批开通站点,隶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 中山北站作为中山市传统城区的核心站点,其总建筑面积 3885.4 平方米,站场规模为 2 台 2 线,设计高峰小时客流量达 5045 人。
中山北站新建站场效果图 历史上,中山北站曾因靠近市中心、车次密集成为市民出行首选,广珠城际约 80% 的车次经停于此。 根据规划,未来中山北站将引入深湛铁路(深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5 号线,形成 “1 站 3 场” 布局,总规模达 6 台 10 线,定位为集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枢纽,进一步强化其作为珠江西岸重要节点的地位。 中山站 中山站地处火炬开发区泗门村,定位为中山市东部高效便捷的交通枢纽及现代化商贸综合发展区。 中山站的目前站场规模为 2 台 4 线,总建筑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经停线路包括广珠城际、深江铁路(联络线)及南中城际等,未来还将是广珠澳高铁的重要站点!
中山站和中山北站位置地图 作为中山市向东发展的门户,中山站通过接入多条区域干线,承担着对接深圳、珠海及粤西地区的功能。2023 年站场改造后,其开行跨线高铁能力显著提升,可停靠 16 节编组列车,覆盖北京、上海、成都等长途方向,日均办理旅客列车超 90 趟,成为中山市连接全国的重要窗口。 未来,中山站片区将依托交通优势,打造以商贸、居住为主导的现代化综合发展区,推动城市空间向东拓展。 两站差异化定位体现了中山市 “东西协同” 的发展战略:中山北站强化成熟城区服务功能,中山站则承载城市向东对接大湾区核心的使命,共同构建起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双高铁站对中山有何利好? 交通枢纽升级,重塑湾区时空格局 中山北站作为深江铁路与广珠城际的交汇点,扩建后规模达 4 台 10 线,预计 2027 年完工。其接入深江铁路后,将实现中山主城区 30 分钟直达深圳机场,较绕行广州南站缩短约 40 分钟车程,成为珠江西岸对接深圳的 “桥头堡”。 中山站则通过广珠城际中山站联络线,打通珠海至深圳的高铁通道,2028 年深江铁路通车后,可开行至北京、上海等长途车次,并新增深圳北至厦门、香港方向班次,日均办理列车将突破 120 趟,成为大湾区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经济引擎激活,枢纽经济效应显现 中山北站片区依托深江铁路建设,规划打造 1500 亩综合商务区,山姆会员店等项目加速落地。其中,山姆会员店投资超 5 亿元,预计 2025 年 9 月开业,将辐射周边 30 公里消费圈。 中山站则通过深江铁路存车场及首发站功能,带动火炬开发区商贸升级,形成 “交通 + 商业 + 文旅” 复合生态,推动城市向东拓展。
中山市的火车站分布图 城市空间重构,东西协同发展提速 两站分别锚定 “老城焕新” 与 “东部崛起” 战略:中山北站联动岐江新城,通过轨道网络串联石岐、港口等成熟城区,带动传统商圈升级;中山站则融入南中城际(中山首条地铁)、广中珠澳高铁规划,构建 “1 小时湾区通勤圈”,助力马鞍岛等东部新区承接深圳产业外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