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名宫女正为宋仁宗梳头,瞥见仁宗怀里的奏折,便问所奏何事?
仁宗素来宠爱这名宫女,就笑着说:“汴京连日暴雨,灾情严重,御使说因宫女太多,阴气太重,建议裁撤一些。”
宫女听后忿忿不平:“朝中那些大臣,谁家没几个舞女、姬妾?官家贵为皇帝,身边就这么几个人伺候,有何不可?”
仁宗听后面露愠色,半天没说话,可宫女并没有收敛:“难道官家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
仁宗有些不耐烦了:“谏官的话,怎敢不听?”
宫女仗着平日里的恩宠,负气道:“若真是这样,那就先赶走我吧!”
此话一出,仁宗大怒,头也不梳了,即刻让人消了这个宫女的宫籍。
老子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有自知之明的人,往往通晓人情,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交浅言深,也能熟不逾矩。
而自以为是的人,容易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言行无状,不知边界,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就像这名宫女,在皇帝身边服侍久了,恃宠而骄,不知天高地厚,不仅随意打探国事,还肆意威胁皇帝,最终自食其果。
生活中,不乏自以为是的人,认不清状况,看不清形势,摆不清位置,最终遭人厌弃。
而真正的智者,懂得放低身段,谦逊和善,活得清醒而通透。
2.
《道德经》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确实如此。
一个人若是过于贪婪,不懂节制,迟早会酿成悲剧。
有一个渔夫,渔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鱼。
邻居见他垂头丧气,空手而归,便好心提醒他将网织得大一点。渔夫听从了邻居的建议,织了一张跟邻居一模一样的网,出海了。
果不其然,一天下来,渔夫打捞了许多鱼,他想:“原来渔网越大,捕的鱼越多,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一些,那定会收获满满一船鱼。”
于是,他花了几天时间,织了一张巨网。织好后,他又花了许多功夫,将网撒入大海。
就在他满怀期待地拼命收网时,由于装满鱼的巨网太沉,船被拽翻了,渔夫也坠入海里,丢了性命。
而这一切,因贪婪而起,以灾难告终。
《史记》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欲望若得不到节制,就会失去想拥有的;拥有了又不知足,便会失去手里的一切。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背篓,边走边捡拾功名利禄,拾起的越多,背篓也就越重,最终压坏了身体,什么也得不到。
贪求得越多,失去得也会越多,人生不知适可而止,终究是一场灾难。
真正的智者,懂得眠不足五尺,食不过三餐,人生知足,才能常乐。
3.
《菜根谭》中说:“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
天宽地广,何处不能飞翔,可飞蛾偏要在夜间扑火。
世间一切苦,终究是执念太深,学会放下,才是智者的行为。
作家史铁生,少年时在陕北农村插队,因当地缺医少药,一场风寒恶化成大病,导致他双腿瘫痪;
中年时,他又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不仅要频繁进行血液透析,余生都将依靠导尿管生活。
一想到曾经健康的体魄,如今变成了一个“废人”,史铁生就情绪失控,经常对着医生大吼大叫,甚至一度因为痛苦不堪,企图用自杀来了结残生。
后来,在母亲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他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不仅接受了这个世界的无常,还用温暖的笔触,治愈了无数看不到生活光亮的人们。
有诗云:“如何三万六千日,不放心身静片时。”
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明知得不到,却还念念不忘,即使身处崩溃的边缘,仍然不愿放手,最终只会越来越痛苦。
人生付出过,拥有过,就已无悔。
失去的,不必过于执着。不如修一颗静谧之心,去品悟生活。
其实,世人寻寻觅觅,殊不知人生只有三天:抓不住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看不透的明天。
不妨活得洒脱一点,如庄子所言,像婴儿般,随心把握,反而能够抓住幸福。
4.
杨绛先生曾说:“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纵观人生,最重要的自觉,莫过于洞悉人性的漏洞,防患于未然。
然而,人性的诸般漏洞,往往不易察觉,总在酿成过失之后,才幡然醒悟。
真正的智者,总能明察秋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人生海海,阴晴不定,愿你我都能明澈双眸,认清自己,不断精进,让余生的每一天都优于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