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岳继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 她15岁便主动参军 在朝鲜战场曾与敌人的炮弹擦肩而过 她说,“不上光荣簿就涂烈士碑” 作为“战地百灵鸟” 她用歌声感染着每一个战友 她也是电影《英雄儿女》中 王芳的原型之一 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专访 抗美援朝老战士柳岳继 听她讲述那段冰与血交织的传奇故事 01 参军是谁也拦不住的决定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在剿匪途中路过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年少的柳岳继受抗战故事和《毕业歌》影响,心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决心效仿抗日小英雄保家卫国。尽管家人劝阻,她仍坚定参军。 因能歌善舞,她被招收进第15军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16岁那年,柳岳继随部队踏上了朝鲜战场。 1951年4月,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接近尾声,第五次战役一触即发,战士们的心情既需要安抚又需要鼓舞。刚过清川江的柳岳继被紧急派往前线阵地慰问指战员。每次为战友们唱歌、跳舞,柳岳继都全力以赴,唱得战友们心里热乎乎的。 冬季来临,朝鲜战场严寒刺骨,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在一次搬运粮食任务中,每人负重30斤,柳岳继的双手暴露在寒风中,很快就冻得失去了知觉。 为了取暖,他们用松枝生火,但因缺乏经验,双手在低温与高温交替下起泡、脱皮。即便如此,柳岳继和战友们仍缠着绷带上台表演。柳岳继的四个脚趾因冻伤粘连,脚趾甲脱落,那时落下的毛病伴随了她一生。 02 亲历上甘岭炮火 “不上光荣簿就涂烈士碑” 1952年10月2日,志愿军指挥部得到情报,美军第七师和南朝鲜第二师将进攻上甘岭,15军的部署必须尽快作出抉择,这关乎战役走向和整个战区的局势。 此时,柳岳继和战友们已在西方山阵地,为鼓舞士气,他们在现场煮饺子给战士们吃。 10月14日拂晓,美军对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炮弹如暴雨般倾泻。130团团长下令将柳岳继等三人送离前线,但柳岳继和战友们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战士们都无畏危险,自己也没有理由退缩。“不上光荣簿就涂烈士碑”,这是战前动员时军长对他们说的话,也是柳岳继和战友们坚定的誓言。 03 歌声就像止疼药 给战友们带来希望 战斗进入白热化,美军的炮火将上甘岭笼罩在硝烟中。柳岳继留在坑道,承担照顾伤员、写请战书和家信的工作。她总想做更多。得知上级需派人运送补给到前沿隐藏的爆破点,她软磨硬泡争取到任务,凌晨出发。 柳岳继腰缠灌满水的水壶,在指挥员的指令下,躲过一束又一束探照灯,艰难爬至指定坑道。她和战友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补给,还有歌声和希望。 告别时,危险悄然降临。一颗炮弹在坑道口爆炸,耳鸣消散后,柳岳继从土中爬出,发现左右的战友,一个牺牲、一个负伤,幸亏腰间水壶替她挡住子弹,才躲过一劫。 顾不上悲伤和害怕,柳岳继立即投入救援。趁着夜色,战友们修复坑道,她为伤员包扎伤口,并轻声哼唱志愿军战歌。那一刻,歌声就是战士的止疼药。 30多年来 柳岳继一直给年轻一代 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每次演讲她都全程精神抖擞 声音铿锵有力 那个在朝鲜战场上 唱响革命歌曲的“战地百灵鸟” 依然在用她的声音 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让革命精神在每个人的心中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