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末羊子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决定:
每天只干3%,不追求断舍离的速度,只求累积下来能最精准地,留下搬新家需要带过去的物品。
或许会有人纳闷:“为什么帮雇主上门整理3层楼的房子只用9个小时,自己家就要一年呢?”
其实,有人讲究效率,愿意花高价买专业团队的服务,也有人热衷于拉长时间线,亲自收拾、打整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不管哪种选择,都不冲突。
只不过,这样长周期的断舍离,虽然细致又精准,但也会给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比如,很多东西是末羊子不再需要的,但为了留给亲戚朋友们,收拾出来后还只能堆放在家中的角落里占地儿。
类似客厅里的各种收纳盒、收纳篮,形状或大或小,却无法再物尽其用,只能这样空着。
再比如,客厅的电视被处理掉后,就露出了光秃秃的墙面,无奈只能用更多的收纳架遮住,显得有点杂乱。
但尽管如此,末羊子也依旧坚持每天只完成3%的任务,不是为了偷懒,只是不想给自己设定一个很赶的期限。
在她看来,断舍离是一件需要心思和功夫的事,如果规定在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完成,就没办法做得很全面。
人都是这样,一旦有了时间压力,就容易急躁。甚至还会因为太着急,而不考虑后果的丢丢丢,导致浪费了不少资源。
并且有一些东西,长辈也需要时间,慢慢想清楚它的去留。
如此一来,他们才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调适时间,去放弃某些用不上的物品。
对末羊子一家来说,花一年去断舍离,总比一个月匆忙搬家后,发现很多东西都要重新买,来得实在。
03
看到这,相信不少人会和房君一样好奇:
一个奉行极简主义的整理收纳师,她的新房子在经历为期一年的准备工作后,内部会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末羊子在入住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公开了家里的house tour。
走进末羊子的新家,一股极简风扑面而来。
玄关处没有任何高大的柜体裸露在外,全部内嵌在墙体内,视觉上给人以简约利落之感。
奶白色的墙面,搭配小花砖,加以一些原木色、粉色的点缀,显得清新又活泼,毫无空旷带来的死气沉沉。
顺着玄关过道往里走,便是客餐厅区。
硬装方面,墙面整体延续了入户的奶白色调,而地面则通铺浅色木地板,与玄关的花砖分隔开来,巧妙过渡并强调了功能区的变换。
天花板采用了圆弧设计,搭配粉色跳色,又与玄关遥相呼应。
客厅休闲区的设置,也非常简单。
米色的沙发与地面、墙面和谐又统一,旁边白+木色的储物柜有藏有露,拥有强大的收纳、置物能力,同时在视觉上也不会感到压抑。
整个公共区域,还围绕着电视柜打造了一个洄游动线。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让空间充满流动性,也能充当划分不同功能区的软隔断。
餐厨厅则采用了一体化的开放式设计。
家具使用大面积的白色+木色搭配,在视觉上治愈又温馨,偶尔有五颜六色的物件加进来,也不会显得突兀。
餐厅一侧的墙面内,还设置了壁龛式的实木餐边柜,既节约空间,又增加了储物能力。
末羊子的卧室,则藏在客厅右侧的墙里。
房门采用隐形设计,让整个空间别无异常,又能悄无声息地通往另一个区域。
卧室虽然面积不大,但胜在功能齐全。
靠墙摆放一张单人床,靠窗处则设置成办公的区域,二者之间用玻璃滑门隔开,既能合理划分空间,又不影响采光。
有趣的是,末羊子的房间里并没有正儿八经的衣柜!
她的“衣柜”,是通过在房间里“挖个洞”来实现的。倘若你不仔细看,还真不一定能发现这个巧妙又省钱的设计。
看到最后,或许你会纳闷:末羊子的新家,虽不算满满当当,但起码不是极简主义,也完全不像花了一年断舍离后的成果。
这或许是因为,断舍离常常会让人陷入一个认知误区:必须丢东西、零物欲。
但其实,不管是断舍离还是整理收纳,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生活更轻松、简单,而不是盲目的舍弃。所以,才更要花时间去想明白、分清楚:
哪些衣服是不会再穿的;
哪些东西是用不上的杂物;
哪些物件还能回收利用,避免浪费。
然后,学会将所有物品都陈列出来后,把相同属性和类型的东西摆放在一起,再根据价值和需求进行取舍,并且避免今后还出现类似的囤货行为,而不该只会一味的丢丢丢。
总而言之,末羊子对断舍离的定义就是:不造成任何生活负担的整理与收纳。
毋庸置疑,这是一门学门,不可急于求成。向往整洁干净的家,是人之常情,但不必为了“交差”或“跟风”而为之。
末羊子的新家,或许没有极简主义者所追求的一尘不染的空旷,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治愈气息,每一件物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力求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化繁为简,这才是断舍离的智慧。
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曾说过:
“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人生要想活得美,就得删繁就简,去掉多余的东西。”
艺术如此,生活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