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重播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薯条大王
LV1 初心者
帖子    303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1464 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序浏览
    刚刚刷到一篇被各大媒体转载的通稿型新闻——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 9 月 13 日,国家卫健委官网所公布的答复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病媒生物,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image.png

    作为一个略懂新闻规范的人,首先我要对写这篇新闻稿的人提一点意见,这个或者这几个全国人大代表姓甚名谁,这么重要的信息都给遗漏了,实在不应该,既使其失去了一次青史留名的机会,也有碍于我们对其表达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终于有人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对蚊子进行清零了。
    这令人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一场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

    image.png

    1955 年,有关农业发展的“十七条”意见出台,其中第十三条内容为: “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 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 ,苍蝇,蚊子。”
    1958年2月,“除四害”的指示发出,全国各地成立了“除四害指挥部”,要求“全民动员、人人动手,让麻雀上天无路,老鼠入地无门,蚊蝇断子绝孙……”
    “四害”中的其他“三害”,到底是怎么除法,相关记载并不多,但关于消灭麻雀的报道却是铺天盖地。我搞不清,到底是因为麻雀更容易消灭呢,还是因为麻雀的危害最大?
    当时的报道称,以每只麻雀连吃带糟踏粮食每年按5公斤计算,共可节省粮食200多万斤。又按每年每对麻雀繁殖15只计算,可节省1500多万斤粮食。真是“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成果真不小”!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描述麻雀清零战的——
    全线总攻的时刻到了,围歼麻雀总指挥部在人民广播电台发出了作战命令。顿时,战旗招展、金鼓齐鸣、杀声震天,假人迎风助阵,战场江翻海沸……麻雀一出窝即被猛烈的轰赶,在气枪、弹弓、面盆、铁桶、竹竿、红旗、锣鼓、假人、毒饵、喇叭、音响等轰赶下,麻雀无处落脚,开始坠空而死,有一些被轰赶的没有逃路时,就撞墙“自杀”……
    image.png

    或许当时人们见面第一句话不会问“吃了吗?”,而可能会问“今天打了多少只麻雀?”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1958年一年,就有2.1亿只麻雀被清除。
    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很多灭麻雀的先进人物。
    比如,山西一位138 岁老人,计划在其寿辰前率领全家 40 口人每人捉麻雀40 只;甘肃双目失明的儿童用弹弓打麻雀百发百中;还有“盲人王妈七十八,边哄孩儿边赶雀”的故事,都在报纸上广为传播 。
    image.png

    1958年春天,捕雀大军战斗在昆明湖畔
    当然,在宣传引导方面,知识分子也立下了大功。
    周建人在《北京日报》发表题为《雀是害鸟无须怀疑》的文章,“麻雀是害鸟,害鸟应当扑灭,不必犹豫”。
    郭沫若写了一首诗叫《咒麻雀》,当时流传很广:“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作家叶圣陶在日记中说: “余又谓此举之效,盖不仅在歼灭麻雀,尤重要之意义在训练人民,使浸渍于集体精神,凡有利于公众之举,人人均须参加。此种精神越来越强,我国之巩固,社会主义世界之巩固,均有最可靠之保障矣。”
    有人进一步总结,“无雀”的中国,跟“鼠雀成灾”的美国、法国相比,更能体现出优越性。
    只不过,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麻雀清零战后来无疾而终,政府下令“麻雀不要再打了”,是因为,打麻雀打出了一场生态灾难,不但稻田害虫增多,一些大城市周围的树木发生了虫灾,公路两旁的树木,叶子被害虫吃光。
    而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虽然,消灭蚊子比消灭麻雀难度大得多,因为蚊子家族非常庞大,多达3600种,而其本身繁殖能力又极强,一次就可以产下上万颗卵。但是,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连某种来无踪去无影的病毒都可以动态清零,全面消灭蚊子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仿照当年消灭麻雀的动员方式,即“组织建设—广泛宣传动员—开展突击行动—检查、汇报—评优惩差”,将消灭蚊子纳入各级考核当中,应当也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
    但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思想认知问题。
    有人称,消灭蚊子会破坏生态平衡。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是以蚊子为食的,其中囊括了大量昆虫、爬行类动物、两栖类动物以及水生动物。蚊子的消失必然导致食物短缺,所以这些以蚊子为食的动物种类也会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网上流传,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了,人类将只剩下四年的生命。”理由是,没有蜜蜂传授花粉,大量植物会死亡,最后会导致人类的死亡。这句话是不是爱因斯坦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物种与物种之间强大到可怕的关联性。
    那么,全面消灭蚊子,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生态后果吗?
    如果是,则要按下对蚊子的清零冲动;如果不是,则要对这样的言论与观点进行批判,以便于人们统一认识。
    国家卫健委在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答复中,还有这样的表述——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的研究,以创新技术推动防制工作,探索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经济适用的蚊虫防控技术,降低蚊虫密度水平——这里面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降低蚊虫密度水平”,体现了应有的灵活弹性空间。

    个人签名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