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媒体频频提起“中年失业”,有人因为疫情失业,有人因为公司优化而失业...
而在柬埔寨,也有许多面临失业的中年人,他们或者是被欠薪,或者是被骗进网投,或者是因为项目烂尾、工厂倒闭...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在柬埔寨失业,不仅使他们丧失信心,更加剧了他们的家庭困境。
中年人的失业,带着血淋淋的痛感,生活的脚步却丝毫不容缓滞,房贷、子女教育费、父母抚养费,催促着他们往前进。
一群在柬埔寨失业的中国人,提心吊胆地踏上充满未知的路。
根据柬埔寨旅游部的声明,截至今年5月,由于新冠疫情,在柬埔寨有近1200家旅游企业关闭,近 22000人失业。
不仅如此,除了疫情外,社会治安、薪酬没有保障等原因,都使柬埔寨失业情况更为严峻和普遍。
根据2021年下半年CamboJob对柬埔寨求职者发起的离职原因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员工认为,所在岗位的晋升机会、薪酬涨幅无法满足期待。
另外,企业不健全的企业制度,导致培训体系较弱,员工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成为导致员工离职的因素之一。
在这些失业者中,大多人年龄在30岁以上。
一些曾在制衣厂工作,但因疫情导致工厂倒闭的失业工人透露,他们的年龄约在35岁左右,而大多数失业工人之前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今年30岁的姜弘原本在一家餐饮店工作,工作也很顺利,某天老板突然告诉他不用来上班了。
问原因才知道,是老板的老乡介绍他朋友来上班,就这样,姜弘在柬埔寨突然失业了。
对姜弘而言,失业并不算很可怕。“在柬埔寨,只要好好工作,就饿不死。”他说。
因为自己并没有成家立业,兄弟姐妹多,国内的父母也有人照看,所以没有那么多压力与顾虑。
只不过,在柬埔寨的三年里,他没有攒下钱。
当初信誓旦旦地告诉父母和亲人,说自己在柬埔寨一定会赚大钱。
现在却落得如此境地,姜弘心里仍有不甘。
与姜弘的洒脱相反的是今年已经41岁的王景山。
今年2月份,曾报道了四人前往柬埔寨开矿被欠薪的文章《47岁远赴柬埔寨开矿》,王景山便是其中一位。
(图源于网络)
去年4月,王景山与同行三人一起前往柬埔寨矿山工作,工头承诺他们只要好好工作,月薪可达到3万左右。
工作完成后,对方负责人却以工作没有达到指标等理由拖欠薪资,随后工头消失,承诺失效,全部希望都化作泡影。
而当初公司承诺的来回机票也没有踪影。
王景山原是家中的顶梁柱,有父母和妻儿。
但因为欠薪,工作也随之停止。
在柬埔寨吃住每个月要花费2000多人民币,王景山如今只能靠家人和朋友的救济来生活。
而王景山也不是没想过出去工作,只不过他害怕,辛苦的工作换不来应得的报酬,索性等待机票价格下降,回家再另作打算。
“家里也恼火”,王景山说。
人到中年,原本应是事业稳定,成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的年纪。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还有各项生活支出,四面八方的压力使他们在柬埔寨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可是,天总是不遂人愿。
在异国他乡,语言障碍、法律的盲区,使他们在遭受欠薪、恶意扣薪等事件时,丧失了抗争能力,陷入无助的地步。
从顶天立地的顶梁柱到需要家人接济的“柬漂”一族,其中的心酸与苦泪只有自己清楚。
遭遇危机并不可怕,因为这只是表面。表面上你以为自己失败了,但实际上,真正的失败是丧失了继续战斗的意志,那才是最可怕的。
这也算是“柬埔寨后遗症”之一。
出发柬埔寨前,大多数人都冲着柬埔寨美元通用,工资高而来,他们满怀希望来到柬埔寨这块未被过度开发的土地上,希望以此获得更多的财富,改善家庭境况。
虽然在异国工作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当失业后的压力迎面而来时,为人夫、为人父的他们也会挺身而出,继续工作。
因为,“摆烂,是不可能的”。
西港1155栋烂尾楼的背后,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工人的下岗失业。在疫情之前,孔常和妻子在西港的一处建筑工地工作。 两个人辛苦一些,但每个月也能存下一点钱,除了维持家用外,这笔钱都被两人拿去供孩子上学。
工地上日复一日的工作,枯燥且乏味。
但对孔常夫妻来说,这却是现阶段的他们难以奢求的东西。
疫情加上一些原因,工地项目烂尾,孔常夫妻和其他工人一样沦为失业人群。
还没等他们晃过神,封城、宵禁......系列防疫措施出炉,就这样,他们被“拘在”小小的出租屋中。
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孔常自认为没有文化,也没有任何特长,在生活的前半生,他几乎都是靠出卖体力换取报酬,在失业后,孔常只能用一个小推车卖些糕点。
幸运的是,在柬埔寨,做生意的门槛十分低。
但销量十分不稳定,如果碰到下雨,天气变冷,那么路过的人都很乐意花钱买一份热乎乎的糕点暖暖身子。
但要是碰上太阳毒辣的天气,那么当天的销量就会极低。
(孔常的小摊)
孔常售卖一个糕点的价格为1000瑞尔,刨去成本一个糕点的利润仅为500瑞尔。
如果当天销量大,那么他还能小赚一笔。
大多数时候,他一天的收入不足10美金。
“现在做生意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一边说说,孔常还熟练地翻了翻锅里的糕点。
去年4月份,一名48岁失业男子给上海政府写信,“我想我是代表当下相当一部分高学历但失落的大龄职场人给您写的信”;
去年11月份,一名45岁高级软件开发师求职无门在中国政府网留言,“半年后,当我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更别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了”;
这两封情真意切的“求助信”,在网络上爆火,引发热议。“中年危机”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即使是社会精英人群,随着年纪的增长,被社会淘汰的概率也会变大。
对于大部分赴柬务工的中年男性而言,即使失业,也会费尽心思快速找到下一份工作。不少人,因此被骗至网投。
因为他们肩负着养育子女,赡养父母,家中房贷车贷等重任,即使失业,他们也不会选择妥协,因为他们没有退路。
“只是工资高低而已,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本地人工厂上班还做了呢。
只要肯吃苦,工地搬砖总归也能有饭吃。”不少人在失业的帖子下方留言道。
生活,只要不放弃,似乎就仍有希望。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过一句话:“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人的失业带着血淋淋的痛感,生活的脚步却丝毫不容缓滞,身上的责任催促着他们,要提心吊胆地踏上充满未知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