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http://www.odty595.net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台灣服務器-小冰
LV5 水面的小草
帖子    171
新博币    118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2652 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序浏览
    最近,电影台频频播放「铁达尼号」,猜想是这艘巨轮夜撞冰山的断魂忌日四月十四即将到来。

      我连看了两天电影,兴味盎然,完全沉浸在万里外大西洋的寒夜。十三岁的儿子突然问:「日本时代,台湾有报导铁达尼撞沉的事吗?」虽然有兴趣探究日本时代,但一时我也没有答案。看着电影,我不曾疑惑,一九一二年的台湾人是否看报获知这桩震惊世界的船难。

    台湾日日新报 游往残骸深处

      翻开当年最大的报纸「台湾日日新报」,仿佛游往铁达尼残骸深处;找到九则相关新闻,感觉又如电影再现。

      报纸几已描尽铁达尼的沉船惨事,台湾读者会知道,铁达尼「为世界空前之巨船。乘客中有大富豪。及名士。即彼等身上所带。亦有一亿镑」。美国不动产大亨「河斯多尔」(即John Jacob Astor)就带了三千万镑,约台湾钱三亿,比当时任何台湾人都有钱。他正「于新婚旅行之归途」,其死「尤可恸也」。

    当天,「前面忽见一大冰山浮流水面。距船不过四分之一英里。事急不遑转轮。竟致断撞。」船上的妇人小孩都获救,一千五百名男人「终至葬鱼腹」。船上有救生「小艇共十六只」,艇上乘客有的穿礼服,有的穿「亵衣」,在海上漂流四、五个小时,但「寒气殊甚」,仍然有四个人在获救后不幸冻死。算一算,从海上死神魔掌逃脱的,头等舱有两百一十人,二等舱一百廿五人,三等舱两百人,连同其他船员、火夫、厨夫杂役,共七百四十五人幸运被救回纽约。报纸直指救生「小艇不敷」,才害得那么多人葬身海底,「此后各商轮宜多备小艇」。而「台达尼克号」将沉时,「音乐长某氏不动声色。从容而起。指挥乐队整齐鹄立。演奏音乐。竟至沉没。尚不绝声。」在电影里令人感动的一幕,旧报纸上又多了一点讯息;这一位乐队成员在英国家乡举行葬礼时,「与礼者共及三万人之多」。

    大量国际新闻 当年可不封闭

      生活在日本时代的人,如果有阅报习惯,一九一二年完全可以了解美国「达夫特」(塔虎脱)和「卢斯福」(罗斯福)都「有意重充大总统」的选情。他们一九一○年会知道有位美国小姐拍卖初吻,捐做慈善;一九一五年有荷兰科学家发明不需手持听筒的电话;一九四○年泰国在选美。

      以一九一二年的「台湾日日新报」来说,一天有八个版,除一版日文广告,一版副刊小说,有六个新闻版,其中两个中文版,和日文版新闻不尽相同,以铁达尼沉船事件来看,甚至比日文版详尽。不过,国际新闻的数量庞大,两版则没有差别。

      关于对岸中国的内政外交,报纸也常常大幅报导。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曾回忆说,一九一二年前后,他正在总督府医学校念书,同学们「每朝起床就阅读报纸看中国革命如何进展,欢喜革命成功」。这群学生包括蒋渭水、翁俊明等之后的政治名人。

      如果远眺一九一二年,历史概念被满清王朝倒下占满,的确很难想像,同年的台湾也有耳朵眼睛开向整个地球,知道天外有个铁达尼。事实上,以报纸为翼,台湾早年一点也不封闭,放眼就看得到、伸手就摸得到世界

    本专区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平台不承担真实性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处理:Telegram @boniuom
    个人签名

    免实名北岸防移動屏蔽高防Cdn 免实名 香港美國海外物理机 促銷馬上帶走TG: TWNWD08

    MiaoJiWen
    LV1 初心者
    帖子    0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看看 怎么样
      个人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博牛社区 x 菠菜圈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