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那年夏天的歌
LV1 初心者
帖子    0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3462 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序浏览

    目前国内的疫情形势放缓,海外的疫情却愈演愈烈,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国内虽然已经大部分复工,但是对于疫情的防控仍没有放松,除了日常乘坐交通工具、在人口聚集场所仍要求佩戴口罩之外,个人的健康码、出行史等信息仍需及时更新和报备。



    电信诈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诈骗,

    在国内对疫情严防死守之时,骗子利用大家还未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将仿冒公检法诈骗进行新的话术包装,再度升级。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揭露此类案件的作案手法。


    一、告诉受害人卷入某案件中,若拒不配合调查将追究责任


    4月10日,张女士接到了一通010开头的电话。


    “你好,请问是张XX张女士吗,这里是疾控管理部门,我们接到举报,你实名认证的138开头的手机号码在3月16日至31日期间多次发送国内疫情不实信息的短信,涉嫌散布疫情谣言,使一些地域产生了恐慌,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你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现在要对你进行调查,如果拒不配合我们会依法追究你的刑事责任。”


    张女士一听感到十分惊慌,连称自己并没有发送任何疫情相关信息的短信,是不是弄错了,可对方清楚地说出了张女士的姓名以及访问地点的信息,张女士有些不知所措,再次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发送任何涉疫情短信,希望他们再好好进行调查。


    二、表明受害人系无辜,全因个人隐私泄露


    “张女士你好,请不要惊慌,如果你确实没有发送任何相关疫情信息,我们考虑是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有人盗用了你的个人信息和手机号码发布谣言,因为现在国家在大力打击谣言,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关系到你个人的信誉,请耐心配合我们调查,请问你最近是否有在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及最近前往的地域。”



    电信诈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诈骗,

    听到对方这么一说,张女士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可是还是惴惴不安,回想起自己最近确实在不少网站、平台上都填写过个人信息:平台预约口罩时、单位核查信息时、填写地区变动申请表时……



    电信诈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诈骗,

    三、要求转接到本地报案中心进行调查


    “张女士你的情况我们已经基本了解,虽然大概率是有人盗用你的个人信息散布谣言,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你撒谎为了逃避责任的嫌疑,所以建议你主动报案,稍后我们会为你转接到本地公安局。”


    张女士连忙答应,不久后,电话那边传来:“你好,这里是XX市公安局”的声音。张女士便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公安局”人员。对方听后便要求添加社交平台账号进行详谈。



    电信诈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诈骗,

    四、声称银行账户不安全,需转移资产进行审查


    张女士添加了对方社交软件平台账号后,对方发来了公安局网站、警官证等信息来“证明身份”,对方声称张女士系无辜受牵连,但由于个人信息已经泄露,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已经不安全,甚至连身份证都已经可能被伪造,所以为了张女士的清白和安全要对其名下资金进行清查。



    电信诈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诈骗,

    于是在对方的指导下,张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公安防护”的APP,为了保证张女士的资金安全,对方让张女士将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银行登录密码等信息填入提交,并将资金集中到一到两张卡上,张女士照做之后,不一会就收到银行卡里的五万余元被全部取出的短信,才反应过来被骗。



    电信诈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诈骗,

    张女士遇见的情况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这类诈骗结合时事,根据特定群体设计出不同的诈骗剧本,话术不断升级,让人防不胜防,除了以上的声称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谣言”外,近期主要还多用以下套路进行诈骗。


    ●冒充警方以“事主涉嫌违法贩卖医疗物资”为由实施诈骗。


    ●冒充电信部门以“事主手机号码发送大量疫情短信”为由实施诈骗。


    ●冒充警方以“事主名下账户涉及非法跨国洗钱案件”为由对留学生实施诈骗。


    ●冒充警方以“要求协助调查非法入境案”为由实施诈骗。


    ●冒充社保局、通管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以“事主社保卡、电话卡涉案”为由实施诈骗。


    案件特点


    理由多样化,作案手法隐蔽


    涉疫案件、社保卡涉案、电话卡涉案均是由头,骗子蹭热点,编造各种虚假事由实施连环诈骗,作案手法不断变化。并且联系受害人所用的电话多以010、020开头,难以进行追踪。


    先进行恐吓,再表示安慰,迷惑性强


    骗子先以受害人涉嫌参与到某违法案件为由进行恐吓,在受害人否认后,再表示安慰,告诉受害人是无辜受牵连,从而“攻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使其放松警惕,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展示警官证、公安网址、通缉令,获取信任


    电话联系后骗子会要求受害人添加其社交平台账号,然后展示伪造或者盗取的警官证、公安网址、通缉令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以保护受害人账户安全为由,套出受害人银行卡密码


    待取得受害者信任后,骗子告诫受害人账户安全存在问题,诱导受害人通过不明链接或者二维码下载APP填写银行账户信息,或者直接要求受害人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进行“保护”。


    总之,骗子的话术千变万化,可万变不离其宗,其对受害人诱骗的流程也大同小异。我们要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学会见招拆招,掌握防骗技巧。


    ● 防骗技巧


    ①电话办案不要信。公安机关办案会当面出示相关证件和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进行办案,所有通过电话办案的都是骗子。


    ②电话转接不存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电话转接到公安局一定是骗局。


    ③个人信息不外漏。遇到任何要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账户、密码的网站或者平台都要谨慎,仔细核实,不轻易填写,避免隐私泄露。


    ④不明链接不要点。遇到任何不明链接、二维码不要点击或者扫码,防住被植入恶意木马程序,危害个人信息安全


    ⑤安全账户不可信。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力要求你把资金转移到平台或某一账户,所谓的“安全账户”、“资金核查”均为骗局。


    小编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防骗意识,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保持清醒,保持警惕。被诈骗后也不要慌张,及时拨打110或到当地公安进行报警。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