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中国式家长》一炮走红。 这款现实主义模拟游戏在发售第二天飙升至Steam国区销量榜第二,taptap上评分达到9.6分,在国庆周的Steam销量排行榜上,也新晋第八位。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我强,亲戚的压岁钱不能直接拿,跟老师形影不离的班委经常发号施令...游戏中对中国式人情的呈现,成长中烦恼与矛盾的表达,以及学生时代的经历重现,令许多90后玩家产生了极强认同感。 在知乎上,玩家纷纷表达对《中国式家长》好评,相关话题一度飙升到知乎热搜榜第二位。 除了晒高考成绩、分享游戏攻略,多数玩家还表达了对中国式教育的反思与讨论。在三代上清华,迎娶校花后,预言家也对如何做好“中国式家长”陷入了沉思... 中国式“安排”,成长的烦恼 《中国式家长》的玩法与传统模拟养成类玩法无异:在游戏人物从出生到高考结束的十数年人生中,玩家需要在不同的选项中选择,获得不同的结果。每个选择决定着游戏人物的成长路线。 在游戏里,从孩子出生到高考结束的每个回合的计划均由玩家完成。在回合开始时,玩家需要“安排”孩子一天所要做的事情,不同的事项会给予孩子不同的数值反馈,数值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整体游戏就是围绕着数值反馈,来让玩家不断地做出选择。 具体到游戏中,从游戏人物的婴儿时期开始,玩家就要给孩子“挖脑洞”并安排日程。 “挖脑洞”实质上就是消除类游戏,玩家消耗行动力点击方块,获取对应的属性数值或者悟性。 游戏里,每一代人物的属性有智商、情商、体魄、想象力、记忆力以及魅力和面子,属性和安排的日程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包括高考成绩、工作和配偶情况。 “安排”日程时,玩家需要给人物挑选六个活动,包括学习类和娱乐类。每个活动都对应着不同的属性。 学习类活动要通过悟性获取,娱乐类则会根据人物的成长获得,也可以在商店解锁或者向父母索要。 通过属性的相互影响,玩家会逐渐体会到许多孩子成长时烦恼。比如,培养艺术和体育生无法兼顾学习;家长的期待从学英语、到学画画、再到奥运冠军变来变去; 游戏中父母满意度和人物压力值的对比,则体现了孩子成长中的学习与娱乐的矛盾。 安排学习类活动安排过多,会增加人物的父母满意度,获得额外属性,同时也会增加自己的压力,形成心理阴影。心理阴影不仅会影响到未来求婚,还有可能导致游戏结束。 安排娱乐活动能缓解压力,但会令父母不满,同样会造成人物的心理阴影。 玩家对人物的属性分配和安排决定着高考成绩,职业方向和配偶情况。游戏中可解锁的职业很多,既可以按部就班的成为医生、程序员,也可以成为奥运冠军、首富、歌星甚至街头混混和忍者。 至于是成为体育评论员还是奥运冠军,销售经理还是首富就取决于玩家的体魄、智商等属性值和安排技能的等级。 游戏中的另一亮点是遗传的设置,每一代玩家的属性都会通过天赋遗传给下一代,而职业等级则决定着下一代的零花钱。想要解锁名校,或者成为巨星与首富,往往需要玩家通过几代人的接力实现。 《中国式家长》对一代人成长中烦恼的还原,加上召唤玩家回忆的剧情文本。让这款游戏发售第二天就飙升至Steam国区销量榜第二,TapTap上评分达到9.6分。在国庆周的Steam销量排行榜上新晋第八位。 关于《中国式家长》的讨论也在知乎上也引发热议,国庆期间一度飙升到知乎热搜第二位。 中国式人情:父母的面子,亲戚的红包,班干部竞选 除了挖脑洞和安排,游戏里还有许多表现中国式人情的小游戏,比如家长的面子对决,过节收压岁钱时与亲戚的周旋,校园班干部竞选时的结盟与告密都触发了许多玩家的回忆与认同感。 面子对决在每一代人物都会出现2-3次,玩家要以母亲视角面对居委会大妈、老妈闺蜜或者是远房表妹、社区拆二代们的花式炫耀与讽刺。 老妈的闺蜜会向你表示自家客厅空间太大,炫耀自己嫁了有钱人;居委会大妈拿自家孩子背诵党章说事,暗示你家孩子不行;熊孩子更会直接使出无礼招数把你的玩具拿走,惹老妈生气。 这些行为都会伤了老妈的面子。 想挣回面子,就要靠玩家在安排日程时所学习的特长。比如幼儿游戏学习的浪里白条,终日闲逛解锁的街道守望者,疯狂投篮获得的三分王称号等等。 当然,父母的面子不仅仅是单纯的攀比,也跟你的生活品质相关。老妈面子的大小,决定着你能向老爸索要娱乐技能的等级。 面子大才能索要任天堂和欧洲游,面子小则只能玩玩氪金手游和小区滑梯。 除了面子对决,拿亲戚压岁钱时的周旋,也是中国孩子成长中的一大记忆。 游戏中,每代人物都会有过年获得压岁钱的机会。老妈会告诉你面对压岁钱“既不能直接拒绝,也不能直接就拿”。 玩家要在收与不收的平衡点上摇摆,坚持十几秒才能拿到压岁钱。金额越大,与亲戚周旋的时间越久,太耿直的拒绝和直接索要都不行。 中国校园中,班干部竞选是一桩大事。 游戏中,玩家在竞选班干部时要注意师生关系、品德表率、群众基础三方面。 这其中也会遇到竞争对手的结盟和告密。 竞选阶段,玩家会暗示帮大家写作业来获得群众基础,也要不时的抹黑竞争对手,当然效果最好的还是拉近师生关系。 一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常常能让你获得大幅支持率。只要套路玩得好,0分也能当班长。 除了这些体现中国特色的小游戏之外,每回合日程中除了“安排”的活动,玩家还会遇到许多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剧情。 上小学第一天老妈嘲笑你不敢过马路; 初中时买材料问父亲多要5元当零花钱; 高中时总爱找喜欢的女生说话,好奇初恋的滋味; 小卖店的四驱车和周杰伦唱片,高考前的《黄冈密卷》和《五三模拟》也充满了代入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式家长》的制作人之一老杜曾表示,游戏剧情中许多内容来自于网络玩家的真实经历和游戏QQ群中收集的亲子故事。 这也是能让玩家产生代入感和认同感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情怀和认同感之外,这款游戏也有一些缺陷,首先就是游戏玩法太单一。 玩家属性的分配主要是靠“挖脑洞”,也是推动剧情的主要玩法,但它本身并不好玩。 有玩家对预言家游报(ID:yuyanjiayoubao)表示,“玩到第三代单纯是想刷高考分,解锁剧情硬撑的。这个消除游戏越到后来越没意思。” 其次,游戏剧情不管是细节还是后续都可以做一些延展。 玩家如月千早就认为:“像高中的住宿生活其实就有很多细节,而且游戏中只有男孩的视角,其实女生的属性和安排的侧重点肯定不同,也挺好奇模拟女生会是什么样。” 在游戏设计方面,不少人表达了通过高考决定人生走向不够严谨。 玩家Doya说:“在中国,大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分水岭。毕竟高考只是决定大学在哪玩游戏。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以及度过大学的方式往往对之后的工作决定性更高,既然是模拟中国孩子的成长,就应该增加大学的剧情” 代代传承的中国式思考 除了认同感和回忆杀,游戏最核心的趣味是在代代传承中实现阶层跨界,解锁职业,攻略更多妹子和剧情。预言家发现,在多代模拟之后,许多玩家不知不觉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中国式家长”。 如何当好中国式家长?也成了几代目后玩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许多玩家的第一代初衷是希望弥补自己小时候的一些遗憾。比如预言家希望自己成为体育生,活的悠闲自在。 由于没有数值加成,初代目很难一步登天成为奥运冠军或演艺巨星,大概率会成为体育评论员或者跑龙套的小角色。 经历过只有50块零花钱,求婚校花被拒等遭遇后,玩家们都不自觉得想着如何给下一代遗传更多属性,留下更多零花钱,更好的工作机会。 当第一代角色为人父后,回到开场画面。看着下一代说,“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实际上也表达了中国式家长的共同期望——希望下一代活的比自己好。 在游戏中,认真学习参加高考是完成“逆袭”最快的方式。 大部分玩家经过三代人的学习和遗传后可以考上清华和北大。不仅能成为医生、算法程序员获得地位和薪资相对高的工作,还有的直接跨越到专家医生甚至首富级别,体育和艺术类则需要更多代的属性遗传。 一位玩家对预言家游报(ID:yuyanjiayoubao)说:“看着第三代的自己考上北大,旅游可以去欧洲游,用可以买iphone,玩可以选任天堂游戏,结婚可以攻略富家女,感觉自己终于能功成身退了。 “玩了三代才明白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也不是马拉松,而是接力赛。” 玩家“拯救无知少女”同样表示,几代人模拟过后领悟到几个道理:“好的父母让你的成功事半功倍。一个人能达到怎样的层次,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族一代代成员的累积。” 他对预言家游报(ID:yuyanjiayoubao)谈到:“随着90后在职场和社会经验增多,这些现实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不过游戏中通过模拟让我更真实的感受到这一点。” 若想在游戏中尽快缩短阶层差距,玩家只能让孩子背负巨大压力,把属性和安排都放在学习上,甚至有玩家考上清华时都没学会走路。 小C说:“为了让孩子尽快成才,只能给我的cc布置学习计划,一周安排满满的全是刷黄冈、国青集训或者雕塑课程。 本来想让他活出自我,听听演唱会、看篮球赛的全面发展计划逐渐被自己都取消了。 突然,我发现我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中国式家长’。 为了遗传属性和留下更多零花钱,我都不知道孩子妻子的名字,不在乎孩子考上哪个大学,更不关心他的性格和喜好。” 到这个阶段,多数玩家都会反思自己成长时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思维,并表示理解。但这样的发展规划,是否真的是对下一代最有利的选择?小C表示,她自己也没法给出正确答案。 现实中,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也是许多普通家庭必须要做的选择。 不仅孩子背负了巨大的身心压力,家长往往也承受着补习班、学费通勤等财务压力。 2018年各省市一本平均上线率在20%左右,最低的三个省份分别是12%、10%、8%。为何许多家庭顶着如此大的压力也要去搏这个概率?这也是游戏中对中国式教育发出的诘问。 家族积累对起跑线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利弊、中国式家长的不易与选择,这些对社会现状的呈现和思考并不是在游戏中直给,而是通过遗传的几代模拟后,在零花钱数额、下一代娱乐手段高低、求婚难易程度等设计中让玩家去感受并反思。 这也是这款游戏的初衷。 老杜说:“《中国式家长》立项起初是觉得中国的亲子关系在当前社会是一个断面,首先是想记录我们这代人的亲子关系,也想通过代代相传实现阶层跨越的模拟,给出不同的维度去看待。” 当90后逐渐面临结婚生子的年纪。“如何做好中国式家长”显然已经成为要提上日程的问题。作为一款游戏,《中国式家长》能让玩家自然而然的浮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本身就难能可贵,也是许多玩家给出好评的一大原因。 有网友欣喜的认为:“十一期间,《太吾绘卷》异军突起、《中国式家长》稳扎稳打。套用中国足球的句式,这两款游戏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独立游戏的希望。”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太吾绘卷》发售15天销量破60万,一度登顶Steam周销量榜冠军。《中国式家长》登陆周销量榜前十。两款游戏广受好评,也说明在相对公平透明的独立游戏市场,玩家愿意真金白银支持好游戏。 当然,这两款游戏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继续优化。预言家希望十一期间这波国产游戏小高潮,能引出更多优秀的国产独立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