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与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的双重压力下,各界领袖与分析师昨日在面包论坛上共同呼吁菲律滨调整外交政策,主张应以经济务实主义为导向,强化对华经贸合作。
这场由专栏作家李天荣主持的论坛,与会者疾呼通过加强双边贸易、基建合作及签证改革,在维持传统战略联盟的同时,善用中国经济潜能。
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施东方博士以菲中建交50周年为开场,强调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菲律滨农矿产品与服务出口的关键地位。 “若每年能吸引数百万中国游客,将彻底改变我国经济面貌,但这需要更安全的街道环境。”
他主张恢复绑架罪死刑,称此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形象,获得全场掌声。
前参议员许尔琦指出,菲律滨在中国基建投资合作方面已落后于东盟邻国。她列举泰国现代化铁路、印尼雅万高铁、老挝中老铁路等中国合作项目,质疑菲国对中国游客与投资者的严格签证政策:“当东盟多国实施免签或落地签时,我们为何自设障碍?单一签证改革就能带来每年数十亿美元收益。”她呼吁为经济发展减少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敌意,强化务实外交。
安全专家罗梅尔·班乐义教授直言,在菲律滨所谓“自由群岛”中,越南实际控制最多岛礁。他主张主权争议应通过外交和平解决,但不可阻碍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农业技术等领域合作,并举证中菲曾在争议海域开展渔业与油气勘探对话,证明“外交与发展可并行”。
以对华南海行动持批判立场著称的理查德·海达里安教授,意外肯定中国从扶贫到高科技的“不可否认经济奇迹”。他建议菲国效仿德国等美国盟友在维持北约关系的同时寻求战略自主,主张“在巩固传统盟友关系基础上拓展对华合作,同时持续强化国防建设”。
主持人李天荣以亚洲地缘经济案例总结,指出中印边境冲突后仍强化经贸联结(中国已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中日韩重启高层三边会谈整合供应链,强调“若他们能做到,菲律滨更应主动深化对华关系,以缓冲美国保护主义冲击。通过扩大对华出口与吸引投资,方能抵御全球经济波动风险”。
|
本论坛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用于分享与讨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平台致力于提供开放的资讯与交流空间,但不直接参与用户间的交易与合作。请用户自行甄别信息真伪,谨慎交流与交易,必要时寻求法律协助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