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是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的核心。2020年,二十国集团将加强跨境支付改革列入优先事项,并制定了一份改革路线图,结合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对全球跨境支付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分析,以及对我国跨境支付未来发展的启示。我国需坚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以我为主”、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金融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和支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国际协同合作中贡献中国智慧,加强对新兴支付平台的探索和研究,确保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跨境支付是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的核心。在全球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新产品涌现、技术升级换代、用户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跨境支付生态系统面临着旨在提高跨境支付速度、效率、透明度和普惠性的变革。2020年7月13日,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主席Jon Cunliffe爵士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题为《跨境支付系统被忽视太久》的专题文章。随后全球主要央行和国际支付组织对传统支付体系下跨境支付业务成本高、速度慢、覆盖面受限和透明度不足等问题达成共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与CPMI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制定机构紧密合作,制定出适合当前世界需要的跨境支付发展路线图,G20于2020年10月批准该报告,将全球跨境支付改革列入优先事项,推进由各国央行主导的跨境支付顶层设计,力求实现彻底革新。G20倡议提出后,各国央行、清算基础设施建设者纷纷响应。
一 全球跨境支付的现状分析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国际商业环境和数字技术创新及应用发生巨大变化,跨境支付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跨境零售支付重要性快速上升,传统的代理行模式发展势头持续减弱,跨境数字支付成为新兴模式,地缘政治博弈促使多边支付系统发展。
(一)跨境零售支付伴随新业态发展快速崛起 根据支付类型,跨境支付分为零售支付和批发支付。国际清算银行(BIS)将前者定义为价值和紧迫性相对较低的资金转移,其支付方可以是个人、企业或政府机构。后者定义为全球跨境支付的主流,主要在银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流转,用于资金调拨。
开放规范的国际经贸往来是促进跨境零售支付发展的主动力。随着跨国供应链蓬勃发展以及境外旅游、海外留学和移民的增长,跨境零售支付用户群体日益庞大。特别是,随着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国际支付由大型批发交易向零售交易拓展。贸易模式转变使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跨境零售支付服务产生巨大需求,适用于零售业务的快速支付系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铺开。2022年全球约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快速支付系统,约72%的人口可使用快速支付服务。
(二)全球代理行发展势头持续减弱 近年来,跨境支付业务量和金额持续增长,但是代理银行关系却下降了约五分之一,跨境支付流量更加集中。代理银行关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监管要求趋严、代理风险增加、内部业务战略调整、技术进步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等。代理银行较少从经济增长和贸易强劲的国家撤出,更多从非法融资治理和控制较差的国家撤出。
代理行数量下降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以代理行模式为主的传统支付领域,有可能损害金融体系的健康。多层级代理导致支付链条加长,跨境支付成本增加。对于跨境支付渠道相对狭窄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如果银行不提供关键的支付服务,部分情况下不得不转向未受监管的第三方机构,扰乱国际金融秩序,增加非法融资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另一方面,为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和数字货币等新型支付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机会。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代理行数量下降的问题,有助于支付效率提升和普惠金融的实现,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三)金融科技推动跨境支付领域技术革新转型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支付数字化转型是各方创新的共同着眼点,成为新商业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驱动金融功能变革的新着力点。金融科技企业是推动支付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凭借各自在原有领域积累的资源优势切入金融服务领域,将支付与其他活动捆绑在一起,为用户提供多元、个性化、穿透性强、普惠度高的服务,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丰富和拓展了现行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助力金融在更大的范围内提升全球包容性,重构以商业银行、清算组织、商户及其他产业链为主体的利益格局,倒逼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动改革。
新技术演进新赛道。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联盟加速形成,带来新一轮的技术竞争。在技术研发、规则制定和法律法规推进的同时,风险形态、路径和安全边界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实施有效监管,尚不存在统一标准和最优解。
(四)地缘政治博弈促使多边支付系统发展 地缘政治博弈已波及到金融领域,进而延伸至跨境支付领域。2022年10月,美元在国际支付中占比为42%,高于欧元7.6个百分点,稳居国际支付第一大货币。
一些国家尝试探索多边范围内的非美元结算机制,以避开美元结算系统的政治影响。例如,2014年,俄罗斯创建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2019年,英法德三国创建欧盟与伊朗贸易的新交易和支付系统(INSTEX);金砖国家内部也在酝酿创建名为“金砖支付”的统一支付体系。此外,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在能源等特殊领域的应用引起各方关注。从长远来看,全球跨境支付的发展将在曲折中前进,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区域化的特征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 全球跨境支付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过去数十年,随着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人员和资本跨境流动逐年增加,全球跨境支付迅猛发展。截止至2022年10月底,SWIFT系统日均处理报文约4480万条。然而,全球跨境支付市场在效率和创新方面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落后于各国高度发达的境内支付市场,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CPMI跨境支付工作组通过对市场参与者调研,分析造成当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数据标准化差、合规流程复杂、运营时间有限、基础设施老旧、交易链条过长、资金成本过高、服务商门槛高等,这些因素叠加,给全球跨境支付在速度、费用、覆盖面、透明度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和痛点。
(一)支付效率低 跨境支付速度难以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跨境支付模式仍以传统代理行模式为主。跨境支付链条长、人工处理环节多,合规审查等沟通成本高,支付效率低。二是全球范围内数据标准统一进程缓慢,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低。报文标准转换、传递效率低,传递信息的缺少、失真进一步加大反洗钱筛查压力,拉长跨境支付周期。三是各国支付系统运行时间的差异。根据2021年CPMI对82个国家和地区支付系统的调研,各国支付系统间运行时间差异较大,这种情况在周末和节假日尤为突出,直接推迟入账时间。
(二)交易成本高 成本高昂是支付机构和客户跨境支付痛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零售汇款平均成本为汇款总额的6.5%,远高于联合国确定的“至2030年将移民汇款费率降低至3%”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造成成本高昂的原因包括货币兑换机制、不同国家法律制度和基础设施的差异、时区的复杂性以及中介(包括代理行和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调问题。跨境交易的成本结构复杂:一是支付机构方面,涉及人工运营、系统开发、合规审查、货币兑换、流动性管理等多项成本;二是客户方面,个人和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差,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虽有一定议价能力,可以通过遍布全球的机构网络降低部分费用,但仍面临资金流动性及外汇转换成本。
(三)覆盖面有限 全球主要跨境服务代理机构都处于货币流通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欠发达地区覆盖率低,并受限于流动性成本、系统开发能力、风险控制水平等,现有的跨境支付资源往往被大型银行垄断,不发达地区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无法直接接入现有的跨境支付体系,更多通过间接参与或代理关系实现跨境结算和清算,无法同水平获取数据统计、清算路径选择、查询查复、错账处理等服务。间接参与者往往要面对严格的条件限制或不平等的待遇。
因跨境支付渠道相对狭窄,未享受银行账户服务的个人和中小企业,部分情况下不得不转向未受监管的第三方机构,加剧跨境支付风险,分化全球跨境支付体系。
(四)透明度差 跨境支付链条涉及的上下游银行及代理中介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及共享机制,导致各支付环节无法在同一平台上完全透明展示,主要体现为交易进程不可完全追踪、信息无法“无损”传输、总交易成本难以锁定。
目前,世界各国之间的客户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存在较大差异,跨境监管治理环境日益复杂。新技术、新平台应用推动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交互,也对反欺诈、反洗钱等业务管理带来新挑战,各监管机构需要制定更高标准的透明度要求,进行“穿透式管理”。总体而言,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跨境支付生态链的透明度改善难度大,协调统一困难。
三 全球跨境支付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上述问题和痛点,全球各方苦“跨境支付”久矣。2020年10月G20批准《关于加强跨境支付的路线图》,为后续跨境支付发展提供清晰蓝图。总体上看,可以从加强国际合作与行业规范、改善现有支付基础设施和运营安排、探索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应用三个方向,推动跨境支付转型,促进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发展,提升金融体系便捷性、包容性和普惠性。
(一)加强国际合作与行业规范 1.制定跨境支付统一目标与标准 全球跨境支付的参与方普遍存在政治、监管、业务处理、服务标准等多方面摩擦,制定统一跨境支付目标能够促进国际组织、各国监管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各方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共同为全球层面的支付变革、摩擦减少、服务提升而努力。跨境支付改革路线图以解决当前跨境支付问题为出发点,从成本、速度、覆盖面、追踪性四个方面为批发、零售、汇款三个分支分别设定了具有挑战性的量化目标,便于各方沟通进展情况。
统一跨境支付服务标准的确立,有利于各参与方在共同执行框架下提供标准化服务、减少分歧,同时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CPMI对现有多边服务水平协议和支付方案进行分析,认为跨境支付服务标准需涵盖以下重要因素:法律基础、治理结构、准入标准、技术标准、业务处理规则、清算和结算安排以及风险管理等。
2.规范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则 跨境支付中多类摩擦交叠产生。例如,一笔跨境汇款经常由于身份识别问题被多家中转机构索要合规相关信息,且内容存在重复。由于各家中转机构合规信息不共享,整个过程消耗大量人工和时间成本。此外,当前各国都有自己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则,要求报告的数量、种类均有所不同,跨国经营的金融机构往往需要根据各国监管的不同要求,出具不同形式的报告。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和巴塞尔委员会(BCBS)共同完成的调查报告指出,由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则实施差异引发的跨境支付摩擦,主要分为四大类:识别客户和实际所有人、制裁甄别、客户和交易信息共享以及建立和维护代理银行关系。各国应尽可能在这些方面建立统一框架并保持信息共享,提高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则的一致性和全面性。
3.采用ISO20022报文标准 各国支付系统报文标准存在差异,且SWIFT MT报文标准的信息空间有限,只能满足点对点报文传输。因此,跨境支付链条上的机构在中转时可能发生数据截断、内容缺失等问题,造成合规筛查信息不充分,增加对手行之间查询频次。
ISO20022报文标准数据丰富且高度结构化,清算链条信息能够实现端到端无损传递,提供详细的合规信息,提高反洗钱流程的确定的度。此外,ISO20022报文标准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便于机器阅读与自动化处理,更能满足高效、直通处理的要求。因此,跨境支付行业共同采用ISO20022报文标准是大势所趋。SWIFT将在2025年完成MT报文标准向ISO20022报文标准迁移工作。包括欧盟、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在内85%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也将在2025年前开始采用ISO20022报文标准,覆盖了全球80%的交易量和87%的交易额。
(二)改善现有支付基础设施和运营安排 1.实现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目前,支付基础设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国家和地区较少,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支付通过代理行模式完成。通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支付基础设施间建立直接联系,跨境支付参与方能够实现系统间标准化信息传递、存储、验证,从而减中间环节降低汇款费用,提高跨境支付处理效率。尽管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要各系统运行者交互操作,且相关规章和流程需进一步明确,但支付系统基础设施机构普遍持积极态度。根据CPMI的调研结果,近10%的清算系统表示,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于2022年11月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强化支付连接的合作,以支持更快速、廉价、透明和包容的跨境支付交易。
实现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障碍之一在于系统运行时差。目前,国际主要货币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运行时差往往超过半天,且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差更为突出。由于延长系统运行时间能够提高跨境清算结算效率,减少流动性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对此进行研究。
2.推动采用同步交收(PvP)结算方式 外汇业务是跨境支付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支付通常涉及多种货币,结算时差将导致外汇结算存在赫斯塔特(Herstatt)风险。据BIS统计,目前54%的外汇交易是通过场外交易市场(OTC)完成的,每天约为7.5万亿美元。采用实时汇款同步交收(PvP)是消除这一风险的重要安排。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际外汇交易市场逐步形成了全球性和区域性两类同步交收系统。全球性交收系统以连续联结清算(CLS)为代表,已连接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额清算系统;区域性交收系统多由一国或地区搭建。例如,我国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完成人民币对卢布同步交收,中国香港地区依托金管局CHATS支付系统完成港元对美元同步交收等。目前,我国外汇交易同步交收系统已支持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交易。
3.探索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 银行账户间流动性不足是跨境支付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限制和特定市场的流动性要求,银行需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货币储备,以满足自身的清算和结算需求。不同银行的流动性获取和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加剧流动性储备分化,尤其在市场流动性条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流动性资金成本激增,进而转嫁给跨境支付的最终用户,导致跨境支付成本增加。
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各国银行在本国央行开立清算账户,多个央行之间开立互惠流动性账户,建立流动性安排机制,形成流动性桥梁。这种安排可以避免银行开立多个代理行账户,降低流动性压力和融资成本。同时,各银行账户的统一集中处理,可以缩短支付链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支付效率。2022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BIS)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的协议,该协议旨在通过构建储备资金池,在金融市场波动时为参加该安排的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满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合理需求。
4.扩大支付系统参与度 CPMI通过调研发现,很多本土商业银行能够以直连方式接入国内支付系统并拥有央行结算账户,而其他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受到诸多限制。应当鼓励更多机构接入支付系统,扩大央行结算账户和支付系统覆盖面,全面规范跨境业务,拉直清算路径,提高清算结算效率,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考虑到各国监管政策不同,跨境支付系统可以在兼顾风险与效率的前提下,采取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系统的全球辐射能力。
(三)探索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应用方向 1.评估全球多边支付平台的可能性 从长远来看,对全球跨境支付活动的监管应更加注重多边合作,而不是由某个或者某些国家主导管理,国家之间应积极联合建立跨区域的多边跨境支付平台并匹配对应的监管合作关系。
当前,欧洲、非洲、中美洲、中东等地区为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先后上线运营多个区域内的多边支付平台(见表3)。而覆盖全球的多边支付平台,目前还停留在测试或概念设计阶段,其中的典型代表为Nexus和Amplus。Nexus由BIS创新中心牵头,新加坡金管局联合意大利央行、马来西亚央行推出,运行模式主要为各方将现有的本国国内支付系统通过标准化改造后连接到多边支付平台Nexus,由Nexus统一接收并处理汇款信息(如货币兑换、信息翻译、合规查询等),再发送至各收款行完成入账。而德国央行提出的Amplus方案更为前沿,通过建立统一支付账户的识别规则、统一KYC数据库和统一各国央行跨境清算账户管理平台,搭建起全球共用跨境支付平台。
2.加大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和探索 2022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显示,目前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探索CBDC的研发和应用。CBDC作为中央银行发行、具有交易结算性质、有固定价值的数字形态货币,对现有以广布全球的代理行关系为基础的跨境支付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有望打破原有路径依赖,重塑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一是CBDC支付效率更高。CBDC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交易模式,缩短支付链条,进一步提升支付效率。二是CBDC普惠性更强。CBDC与银行账户低耦合,没有银行账户的本国及外国居民均可直接持有和使用。三是CBDC安全性更好。区别于传统货币,CBDC具有可控匿名、可追踪等特性,允许远程注册实现KYC,降低反洗钱压力,加强央行的跨境支付监管水平。四是CBDC应用范围更广。通过制度与技术设计,可以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与对接兼容性,解决时区不匹配问题,实现不间断。
在跨境支付领域,单一国家的CBDC很难支持多币种跨境支付的互操作性问题。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现已进展到第三阶段研发,英文名称由mCBDC Bridge更名为mBridge,将秉持不伤害、合规和互操作性三大原则,以“针对高成本、低速度和复杂的操作性等痛点问题,设计和迭代新一代高效跨境支付基础设施”为总体目标。目前已完成了基于四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此外,SWIFT也正在积极探索将现有支付系统与CBDC网络相互连接,助力CBDC无摩擦的跨境支付。
3.关注全球稳定币(GSC)的发展与影响 稳定币主要应用于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搭建的跨境支付体系中,通过锚定现实中的单一法定货币、一揽子法定货币、大宗商品、其他加密货币或者算法调整保持稳定性。稳定币既保留了数字虚拟货币在区块链网络上支付、转账、清算、交易等行为的安全性、快捷性,也部分规避了普通虚拟货币币值剧烈波动的风险。
稳定币的发展前提是其币值的相对稳定,离开了这一前提,任何附加优势都会变成空中楼阁。实际上,稳定币并不稳定。2022年5月,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T①[4]一度暴跌至13美分,远低于预期的1美元挂钩汇率,而另一种用于吸收UST价格冲击的代币,LUNA币价值几乎完全蒸发。此外,稳定币存在的其他问题同样需要关注:一是数据保护安全。稳定币的整个交易链条在平台封闭网络条件下完成,数据保护完全由其自身决定,外部监管机构难以掌握资金情况,尤其是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二是垄断趋势。平台具有头部效应,垄断趋势加大,不利于竞争和创新。三是金融稳定性。稳定币清算结算涉及支付货币主权,可能导致银行存款流失,并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鉴于以上情况,各国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目前大部分稳定币和美元挂钩,有可能丰富美元的使用场景并进一步强化美元地位,美国对相关探索持积极态度。欧盟正在抓紧出台稳定币监管法律,强化其流动性安排并限制交易规模,为投资者和金融体系提供制度保障。为整顿国内虚拟货币投机炒作风气,我国监管部门表示,基于加密货币或算法的稳定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且相关业务活动已被央行定义为非法活动。稳定币暂时没有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推广。
4.关注元宇宙支付动态 元宇宙可以理解为已经出现技术基础、应用雏形和闭环经济系统新模式的动态演化进程,能够打破现实世界规则,在虚拟世界扩展人类生存与交往的空间跨度,从底部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式变革,为最终数字化转型创造可行路径。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元宇宙概念为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赋能、拓展经济系统提供全新思路。一方面,其可被应用于传统金融业务,在延伸服务场景、提升客户体验、提高金融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其空间内部也将形成一套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以法币和数字货币等为载体的经济体系,与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相辅相成。2022年6月,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将打造元宇宙钱包,让用户在元宇宙中管理自己的身份、物品和支付方式。此外,一些银行也正在应用VR技术来改善用户体验。
整体看,元宇宙支付作为新兴概念尚处于早期阶段,需要面对一系列问题。一是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目前,各国对元宇宙的立场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监管标准和有效监管方式。二是垄断性。元宇宙具有高度垄断基因,私人数据平台如何与主权国家对网络空间的管控达到平衡。三是元宇宙支付与现实金融体系存在矛盾。元宇宙支付应用前景存在较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距离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仍存在一定距离。
四 对我国跨境支付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自2015年10月上线运行以来,坚持立足服务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发挥了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主渠道作用。同时,我国积极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参加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与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潜力。未来,我国需持续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以我为主”、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国际协作融合,在促进服务标准和反洗钱规则统一等方面发出中国声音。积极探索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和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实施,加快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跨境支付清算生态。同时,健全配套的法律监管基础和人才培养机制,为支付清算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一)立足现状,持续完善我国跨境支付体系 跨境支付能否取得长远发展,本质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我国在跨境支付领域取得足够话语权的前提是综合国力和人民币支付地位的进一步加强。跨境支付发展,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完善CIPS清算体系搭建并提升服务质效,做好跨境支付ISO20022报文标准迁移等工作。对于我国支付系统,应进一步延长服务时间,扩大参与者覆盖面,做好ISO20022报文标准衔接,同时努力将我国外汇同步交收系统打造为全球性外汇交易结算系统,完善法规制度,为我国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持续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是不断加强多边合作,构建人民币推广基础。稳步推进中资机构开拓境外业务,鼓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布局,持续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在实现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过程中,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多边使用国际货币。二是打造跨境批发和零售双引擎,推动人民币向计价货币转化。引导鼓励中资企业在运营与交易中使用人民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留学和跨境旅游。三是实现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动人民币向投融资和储备货币转化。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特定区域试行资本账户有条件开放,稳步推动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四是继续扩大货币互换范围和规模,增强境外人民币的流动性。
2.持续完善CIPS清算体系搭建和提升服务质效 截至2022年12月末,CIPS已接入77家直接参与者和1283家间接参与者,连接10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一是扩大加入CIPS系统的“朋友圈”。充分发挥CIPS作为金融市场跨境互通和双向开放的基础设施作用,针对“一带一路”、RCEP等重点区域,扩大专线连接范围,鼓励更多中外资机构加入,不断提高CIPS服务覆盖面和辐射能力。二是加强系统兼容性和拓展性。大力推广跨境创新服务终端机(CISD)等新兴产品,实现直接参与行与间接参与者以及企业之间的支付指令标准统一,支持信用证、保函、托收等各类国际结算工具。三是不断优化CIPS服务质效。大力推广支付透镜、汇路优选服务,惠及更多终端用户,实现跨境支付低成本、快速、透明和可追溯。四是扩大支付币种,丰富支付场景。根据客户和市场需要,稳步扩大支付币种,进一步丰富支付场景。
3.全方位推进ISO20022报文标准升级 一方面,根据各国清算组织及监管机构的要求,各商业银行需积极推进完成跨境支付报文ISO20022标准迁移相关系统改造。另一方面,我国境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应尽早完成ISO20022报文标准的迁移,确保报文转换准确、传递完整。
4.实现支付系统延时服务 目前,我国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为5×21小时+12小时,境内外币支付系统运行时间为5×8小时。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参与者信用风险、成本效益、夜间运营操作、系统维护、应急管理等因素后,逐步实现大额系统7×24小时全时段覆盖并延长境内外币系统服务时间。商业银行方面,做好对应的流动性管理、业务操作安排,做好风险防范,确保服务不间断。
5.扩大支付系统服务对象范围 支付系统的平稳有序运行,对于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密切各金融市场有机联系、畅通货币传导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央行应通过准入退出管理体系确保各参与者处于公平竞争环境,对参与者的流动性管理能力、风险控制、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素质、运行维护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提升参与者业务管理水平,在“成本回收法”定价策略基础上,以增加参与者价值为出发点,优化参与者成本,吸引村镇银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入支付系统,提升支付清算的普惠性。
6.鼓励采用PvP结算方式消除外汇结算风险 目前,CLS系统从实现结算时间全覆盖、扩大参与者、提高创新力度等方面不断发力,力争扩大其影响力。从中国金融市场纵深发展的角度来看,应积极探索本国系统标准与国际标准融合。一方面,实现本国外汇交易市场主要基础设施与境外托管设施和外币结算设施的互联互通,通过接口自动化处理等方式实现交易直通式处理。另一方面,可尝试将区域性外汇同步交收系统扩展至更多国家和货币,构建适用不同司法管辖规则的全球性外汇交易结算系统。
7.推进支付结算法律体系建设与时俱进 国家立法机关应加快推进支付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第三方支付等的立法建设,厘清结算最终性制度原则与破产法之间的关系,确保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有法可依。
(二)开放包容,实现跨境支付外延式发展 G20在跨境支付改革路线图中提出成本、速度、覆盖面、透明度四方面量化目标,令人振奋。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需要国际组织、各国监管机构、清算组织共同在统一跨境支付服务标准、反洗钱规则、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和支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合作,求同存异,还需要跨境支付链条上的商业机构积极参与、协同配合。我国应加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努力在国际合作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1.统一跨境支付服务标准 我国要积极参与法律基础、治理结构、准入标准、技术标准、业务处理规则、清算和结算安排以及风险管理相关国际通用标准制定,坚持平台中立性结构设计原则,总结CIPS、网上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等建设的实践经验。例如,网上跨行支付清算系统推出的手机号支付服务,技术上采用分布式多中心多活架构,支持亿级手机号码与银行账户关系的线上绑定和日均千万级账户信息查询服务,避免客户敏感信息泄露,实现更优的快捷支付体验。
2.加强我国反洗钱规则衔接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发布《银行跨境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试行)》《汇款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客户识别、开户管理要求和汇入汇出机构、中间机构的职责,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专业资源和能力,提升洗钱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效率。我国要持续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积极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则的一致性和全面性上发声。加强监管规则与国际通行规则的衔接性、兼容性,在反洗钱国际合作框架下制定跨境支付指南,促进我国立法与反洗钱国际标准衔接,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监管确定的性,规范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则。在尊重各国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RCEP框架下的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努力减少跨境支付数据壁垒,提升反洗钱效率。同时,持续推广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①,提高尽职调查效率、降低合规成本和跨境汇款处理速度。
3.扩大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和支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由于建立新的多边支付平台具有不确定性,对现有成熟的设施进行功能优化和互联互通改造在短时间内可行性更高。我国可在前期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时区操作差异,梳理明确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扩大央行间互惠流动性安排,进一步减轻参与者流动性压力。同时,加强与友好国家的探索合作,努力实现相关业务标准、技术标准、交互操作统一,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支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特别是在小额快速支付系统领域。
4.加强跨境支付专业人才培养 在跨境支付人才建设方面,我国需要培养既掌握本国支付系统情况及监管要求,又熟知全球支付清算体系相关国际标准原则、监管法规框架的队伍。商业银行作为跨境支付主力军,应抓紧培养政治过硬、行内公认、专业领先、在业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人才,通过人才梯队建设掌握新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保持前瞻性,进一步拓展在支付清算领域的行业引领能力,为全球跨境支付发展发出专业的中国声音。
(三)放眼未来,探索多元跨境支付生态环境 全球多边支付平台具有7×24小时运行、成本低、对传统代理行依赖度低、使用便捷性高、透明度高等优势,但实施关键还在于重要的国际货币提供方是否参与,此举决定了平台的发展空间和存在的必要性。此外,平台运行的商业模式、反垄断问题以及对金融经济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评估,风险控制和治理框架需进一步细化;如何保障全球各国和地区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符合各国监管和法规要求,需进一步协商完善,系统建设成本如何分摊等现实问题也亟待解决。虽然全球多边支付平台建设存在一些困难,如能妥善解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应提前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上做好准备。
CBDC作为具有法偿性的数字形态货币,具有天然公信力,潜在交易体量巨大,发展前景光明。同时,CBDC作为一种新的跨境支付手段,在较长的时间内将与现有的跨境支付体系共存、互补,增加支付多样性,增强跨境支付竞争力和效率。现阶段,CBDC尚未形成完整全面的应用体系,我国开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研究具有先发优势,应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各货币CBDC系统间以及CBDC与非CBDC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妥善研究制定相关风险防范措施等继续保持领先。
部分基于加密货币或算法的稳定币,由于币值变动过大,已有沦为投机性工具的趋势,而基于主权货币的稳定币涉及货币政策外溢,且需做好准备金、运行风险、治理结构等相关安排。未来,全球性稳定币是否能在跨境支付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将主要取决于其**共政策和监管产生的诸多风险如何解决。为此,我国应继续保持审慎态度并予以关注。元宇宙支付作为新兴概念尚处于萌芽阶段,未来发展充满变数,国内科技实力强大的银行或科技公司可以开展一些实验项目,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