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菲律宾人口研究协会老年医学组宣称,目前在内格罗岛上生活的一百二十二岁的LOLA ISKA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她几乎经历了菲律宾近代所有的重要事件,目前老年医学组正在向吉尼斯申请世界纪录。我们都知道长寿和饮食密切相关,有人说菲律宾的饮食习惯就是米饭+米饭+米饭+肉,到底是不是呢?下面菲律宾家庭的一日三餐,都爱吃些什么,年龄最大的活到了122岁。
1、早餐 菲律宾地处西太平洋群岛,属热带海岛气候。阳光充沛,高温多雨。菲律宾是多民族国家,饮食文化十分丰富,美食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深受中国、美国和西班牙饮食的影响。饮食习惯与东南亚各国大相近同,但又有自己的独特口味。无论街头食档或高级餐厅,都有地道的菲律宾食品以及欧洲菜式。
菲律宾的主食是大米, 剩米饭通常是用大蒜炒,通常作为早餐的主食,连同一个煎鸡蛋,腊肉或香肠。传统的菲律宾早餐包括面包卷、白奶酪、巧克力稀饭、大蒜炒米饭。早餐肉类包括黑椒牛肉,盐渍虱目鱼,也有时候吃咸的鸭蛋。早餐饮品一般是咖啡或茶。
喝早茶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当地的茶楼不少是广东人经营的,风味与粤港一带相近。其茶点的精致,环境的优雅,并不亚于香港的茶楼,价格也很便宜。一般一碟蚝汁叉烧包32比索,折合人民币到6元钱,一盘笋粒鲜虾饺42比索,一盘珍珠糯米鸡40比索,茶每壶20比索。此外,还有不少独特的粥晶、面食、水饺、米饭及饮品可供顾客选择。
对于菲律宾人来说没有米饭就不算“吃饭”,汉堡三明治等等我们看来可以当饭的,对于菲律宾人来说只能算点心,因为他们所谓的正餐其实顿顿都在当大餐吃,同时也会将吃饭视为一种社交活动。
普通人饮食以肉为主,且其中多见炸鸡等美式快餐,炸鸡店非常多,价格还很便宜,因为菲律宾曾是美国的Z民地,所以饮食习惯贴近美国,外加菲律宾种植蔬菜的地方非常少,导致大多蔬菜运到城里之后价格较为昂贵且不新鲜,一般人消费不起,而鸡肉反而相对便宜,炸鸡的技术含量和成本也不高,故普通家庭的餐桌上炸鸡配米饭很常见。
2、午餐 菲律宾的菜式犹如它的文化一样,在食物种类和烹调方法上都反映出多元种族融合的特色。如作为主要食粮的稻米很多时候都以外国的方式烹调。菲律宾的名菜常用的椰奶是源于马来祖先。而热门的菜式如包卷(lumpia)和面条(pancit)却是中国风味,尤其是中国的烤乳猪,更成为菲律宾的名菜。菜式中当然不会缺少西班牙的烹调风味。
猪肉可能是最受菲律宾人欢迎的食材,甚至还在机场开有快餐店。作为烤乳猪,它在形态上和中国华南地区流行的烤乳猪有些相像,只不过考究的广东人爱把酥脆的猪皮切得十分工整,菲律宾人则更简单粗暴一点,Lechón,这是源自西班牙语的词汇也道出了它的身世,实际上,在西班牙的前z民地,都可以找到这道美味。
一般家庭的午餐主食除了米饭,还爱吃菲式炒面,不是加酱汁炒,而是酱油、自制鱼酱汁、盐和胡椒等一起炒制。“Pansit”是面的意思,Pansit canton是面的一种。炒面类各地使用的炒面有所不同,中国还有炒米粉。除了面还加了卷心菜、胡萝卜、洋葱、青椒、大蒜和猪肉。挤上小酸橙拌上食用,本地人非常喜欢这样吃。
午餐多数人还爱吃炖猪血,Dinuguan,意思是“与猪血一起炖”,除了猪头肉和猪耳,往往还会根据菜市场的食材供应情况加入其他猪内脏和腹部的猪肉丁,整个炖成猪血羹。为了多少降低这些黑乎乎一碗的视觉冲击力,还会在面上放一根辣椒,好让它看起来更像是食物。但一勺子舀下去,咸香味飘起来,拌着米饭入口,味觉上带来的体验要比视觉上舒服得多。
午餐后本地人还有吃甜点的习惯,甜点Haroharo在菲律宾语中是“大杂烩”的意思。里面有芋头冰淇淋、果冻、水果、珍珠、椰果、五谷、豆类等,刨冰配上这些丰富的食材。主要是椰子味的芋头冰淇淋为基底。菲律宾的餐厅自不用说,快餐店也可以吃到。而且各店在上面放的配料也不同。
3、晚餐 晚餐菲律宾家庭爱吃海鲜,菲律宾海产特别丰富,海鲜便成为大部分食肆的必备莱式。鲜虾、龙虾、蟹、蠓、鱼以及鲜鱿等海产琳琅满目,以烧烤式烹调最受欢迎,令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增。三宝颜盛产一种貌似蟹的龙虾混合体的海产,味道鲜美,招来不少顾客,成为当地饭店的名牌莱;而达沃的名菜烧谷拿鱼更是名扬千里的菜式。吃菲律宾菜,正宗的吃法是要用手抓着吃。
完成的海鲜,是一道可称“国汤”的菲式酸汤Sinigang,似乎是发酵过的大块鱼肉和杂菜一起泡在用酸角调味的汤里,看起来不太怡人,喝起来也是非常酸,只有汤里的空心菜和番茄勉强维持了一点原味和面对外国食客的尊严。
另一道比较好接受的鱼肉料理是Sinuglaw,它其实是两种菜式Sinugba和Kinilaw的混合体,前者是烤肉,后者则是菲律宾本土的经典开胃菜——生鱼块。吞拿鱼切得方方正正,拌上醋、青柠汁和时令菜,就可端上餐桌,而口味则是见仁见智。
一般家庭晚餐也爱吃牛肉,牛为主角的菲律宾菜中,比较有名的是Kare-Kare,许多介绍文章把它翻译为牛尾汤,但它更确切的名字或许应该是是“花生酱炖牛杂”,包裹着的牛尾骨的牛尾比较容易认出,模糊的内脏和蔬菜则在花生酱料浓稠的质感和浓香的气味掩盖下变得难以辨认。
蒜香牛肉Tapa就正常而可口得多,牛肉片腌制、香煎并稍稍风干,吃的时候蘸一蘸浸泡有大蒜的醋汁,可以排在我心目中的菲律宾菜第一名。Tapa在菲律宾也是常见菜式,甚至有专门吃Tapa的店,配上蒜香炒饭和煎蛋组成一个套餐,便成了经典菲式早餐Tapsilog。
晚餐后本土的甜品有各式各样的米糕,在不同的地区有着诸多的变体,最多见的是Biko,由糯米、椰奶蒸制而成,棕色则源自红糖,你大概可以想象到它的口感和味道;同样用糯米和椰奶而改用烘焙,则可以制作Bibingka,包裹在香蕉叶中,清香中有微甜。
总而言之,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菲律宾人用自己的智慧或创造,或改良出了花样繁多的食物。作为群岛国家的菲律宾没有形成统一而强势的“菲律宾文化”,各个岛屿之间、原住民与移民和殖民者之间的碰撞成了美食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针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下,涛哥每天都会分享不一样的趣闻,祝大家在2021年里好运连连,财源滚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