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12亿,《独行月球》的爆款效应,并不意外。 早在上映前,很多业内人士都给出了极高的期待,“保40亿,冲50亿”是普遍声音。 《独行月球》没有辜负期待,目前已经是今年电影票房榜第五,很有可能冲击第一。 但在两极分化的口碑影响下,高开的票房也出现了后劲不足——票务平台的预测票房正在稳步下降,从44亿降到了42亿。 即便在前无对手、后无追兵的暑期档,拥有观众缘极高的主角阵容,《独行月球》冲击50亿的概率仍不被看好。 而这不确定的50亿背后,是开心麻花一直以来的口碑困局。 为什么是《独行月球》? 《独行月球》的爆款开局,离不开宣发的前期造势。 早在电影首次官宣时,最受关注的就是“沈腾+马丽”组合回归,之后的营销也一直反复强调这点。 《夏洛特烦恼》之后,两人只在拼盘短片中短暂同台。 七年间没有重要合作,也就没机会消耗太多的口碑。 《夏洛特烦恼》的高光还持续笼罩着他们,观众愿意相信,沈马组合的回归值得一看。 网传的《西虹市首富》换角风波,更为这对银幕CP增加了新的故事线——识于微时,一起成名,却在资本的操控下错过第二次合作,充满遗憾的悲剧美学。 《独行月球》则补全了这个遗憾——两人一路扶持、不再受到资本操纵、时隔七年再合作、这次换我追你…… 戏外的CP叙事甚至比电影本身的爱情线更完整、感人。 沈腾这两年也算爱惜羽毛,没有盲目接戏。《四海》《温暖的抱抱》等口碑不佳的电影,全被打入“含腾量不足”的区间。 对于这样的沈腾,观众也仍然有偏爱。 自带观众缘的主演吸引了第一波关注,良好的点映效果是第二步。 7月28日,《独行月球》在全国范围内点映,18—22点的黄金时段,收获票房9751万,这也让它成为了近三年来暑期档点映效果最好的影片之一。 9.6的点映评分,则释放了第一波口碑营销。不错的点映反馈、亮眼的预售成绩,把《独行月球》的首日排片推向了前所未有的62.7%,也因此换来了当日93.4%的票房占比。 观众来了之后,如何持续留住观众,则是最后一步。 在东风具备的条件下,《独行月球》本身质量也没有太掉线。豆瓣7.3的开分,是“非烂片”的证明。 事实上,《独行月球》可能是开心麻花最成熟的商业电影。 相较于漫画大篇幅的冷幽默日常,电影的整体叙事更为流畅,故事围绕独孤月回地球展开,科幻部分的特效也比较精致。 笑点集中在前半段,后半段则负责情绪输出——《独行月球》所传达的情感契合了当下的时代情绪。 一个被遗忘在月球上的人,忍受无尽的孤独,吃苦受累挨打,但用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苦难,喜剧消解了悲剧。 翻译成当下最热门的语言,大概就是——《直播独孤月的生活三年,治好了地球人的精神内耗》。 尽管这种“先喜后悲”的煽情套路被诟病,但不可否认,仍然有很多观众吃这套。 正如二舅刷屏了朋友圈,独孤月也占领了暑期档。 50亿希望不大 如果说40亿+稳了,那么《独行月球》破50亿的概率有大多? 以口碑走势来看,大概有些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