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确诊近1.3万例,首都等地封锁延至5月31日,实行“改进版强化社区隔离”,台风“黄蜂”登陆,4万余人受灾,公共卫生安全与自然灾害风险持续预警
2020年5月19日,菲律宾卫生部宣布,截至19日16时,菲律宾新增22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12942例,累计死亡837例,累计治愈2843例。5月13日,菲律宾航空当局宣布,所有往返首都马尼拉(Manila)、宿雾(Cebu)和克拉克(Clark)的国内和国际航班将继续取消,直至5月31日。5月12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同意延长菲首都马尼拉、拉古纳和宿雾等地的封锁至5月31日;隔离政策降为“改进型强化社区隔离”。5月12日,菲律宾政府对国内大部分地区由“强化社区隔离”降为“一般社区隔离”(菲律宾的隔离政策分为4个类别:强化社区隔离、改进型强化社区隔离、一般社区隔离、改进型一般社区隔离)。在隔离政策“松绑”后的地区,农业、渔业、林业、食品制造业以及所有供应链都将复工,酒吧、赛场、电影院等集会场所仍禁止开放。
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还显示,2020年5月16日,菲律宾西南部苏禄省(Sulu)首府霍洛市(Jolo)帕蒂古镇(Patikul)Danag村,安全部队与疑似“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武装分子交火,打死至少3名武装分子,另有至少5名政府军士兵受伤。此外,5月14日,台风“黄蜂”登陆菲律宾东部,带来强风和强降水。5月15日,菲律宾中部和南部地区疏散超过15万人。截至5月16日,受台风“黄蜂”登陆影响,菲律宾卡拉巴松大区(Calabarzon)和东米沙鄢大区(Eastern Visayas)的6个省共计40980人受灾。

点 评
ICC-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菲律宾政局大致稳定,总体属安全可控。但国内社会治安状况较差,枪支泛滥,刑事案件、绑架及恐怖袭击时有发生;菲南部的棉兰老岛,伊斯兰教极端组织活动仍较为活跃,马巫德组织(Maute)、阿布沙耶夫组织(ASG)、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BIFF)等均已宣誓效忠“伊斯兰国”(IS),但该岛戒严令已于2019年12月31日结束。此外,反政府武装“新人民军”(NPA)约3500名武装人员,分布在全国80个省份中的60个省,不时实施滋扰破坏袭击。近年来,菲地方势力尤其是南部地区争斗加剧,绑架、凶杀、盗抢等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涉及华侨华人的恶性案件也居高不下,社会不安定因素料长期存在,菲南地区恢复和平与稳定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受新冠疫情影响,首都马尼拉封锁时间长达11周,菲律宾经济受到重创,或面临30多年来最严重萎缩。目前,菲律宾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武装冲突风险、恐怖活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菲律宾各地,尤其是首都马尼拉大都会区,以及菲南部地区、西南部苏禄海地区、吕宋岛北部诸省的中方人员与游客,在近期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前往上述高危敏感地区、灾害高发区及疫情感染地区,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疫情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同时,应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发展形势,提高防控意识,避免前往疫情风险区,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本土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外人员应减少在政治集会场所、节庆场所、宗教场所、政府大楼、军警服务设施、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酒店、大型购物中心、文体娱乐场所、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中资企业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做好绑架袭击应急预案,并提前购买相关特定保险,以减少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菲律宾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