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近30人乘坐厦门航空公司mf8168航班开始了菲律宾长滩岛之旅。两个多小时后在福州转机,乘mf8167飞菲律宾的卡里波。从飞机的玄窗向下望去,是我们的南中国海的万顷碧波。3个小时后,飞机平稳的降落在卡里波机场。出机场后,转乘大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才来电卡里波的码头。在码头我们又乘坐一种当地名曰“螃蟹船”的小船渡到长滩岛码头。在长滩岛码头又换乘一种类似“蹦蹦车”的交通工具总算到了我们要下榻的长滩岛的天堂度假酒店。此时,夜幕早已降临,人困马乏。我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从早上3点到晚上7点,一天之内计程车——飞机——飞机——大巴——汽船——蹦蹦车,快赶上儒勒 凡尔纳的80天环绕地球了,乘坐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就差牛车了
长滩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处于 班乃岛 的西北尖端,形状如同一个哑铃。整座岛不过7公里 长,却有一片长达4公里的白色沙滩,被誉为“世界上最细的沙滩”。雪白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和煦的阳光使长滩岛成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度假村和酒吧星罗棋布,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在海滩边消磨一个又一个漫漫长日。岛的北部和南部那些海拔不过百米的小山,蜿蜒小路穿过雨林,连接起座座村庄,是轻松而不失趣味的徒步路线。
长滩岛的海水清澈而又透明,在阳光照射之下有如液体宝石。长滩岛最为难得之处 ,恐怕还在于它的狭长。它有如一条骨头,两头大中间窄,最窄处只有一公里左右。也正因为如此,随着风向的不同,小岛两边经常出现截然相反的景象。于是就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小旅馆所在的岛西,海面温和有如处子,多数游人都在无风的这一边游玩休憩。而岛东,却白浪推涌,踏浪的人们踩着 舢板 ,拖着巨大的海风筝在浪涛中搏击,就像拖一大群在空中飞舞的五彩弯月。令人极为舒服的是,海上冲浪者十数个,比岸上旁观的还多,这真是一个休假的天堂。
D’Mall是长滩岛的购物区,由横竖各2-3条步行街交错组成(看图示),主要由各种服饰、纪念品精品店和餐饮店组成,越往里走,餐饮店越多,汇集了各国风味,有当地烹饪,日韩料理,西式大餐等等,D’Mall连接主路Main Road到白沙滩,从主路这头到白沙滩出口大概250米的样子。白沙滩这边的D’Mall 出口,正好位于S1和S2码头靠中间的位置。实际上,白沙滩一溜,最靠里的部分,依然是餐馆和各种商铺(有潜店、SPA店、旅行社代理店等),还有酒店。这样就又形成了一条沿沙滩走向的沙滩步行道,街两旁会有售卖各种当地特色纪念品和活计的私人摊位,手工的贝壳项链耳环、手绘的长滩风情钥匙扣等,现场纹身编小辫的等等,当然还会有拉活的小黑们。S1和S2之间是最繁华的一段,S1码头和S2码头间的距离700-800米,S2码头到S3码头1公里的样子。
在D-mall ,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日本料理
海滩边上有很多纹身、编小辫子的摊贩,很受年轻的姑娘们喜爱
海滩边上有很多纹身、编小辫子的摊贩,很受年轻的姑娘们喜爱
阿提族人是长滩岛的原住民,因为不会英文,被政府迁往山上居住,没有基本生活技能的他们无法和现代社会接轨,只能从事最低端最辛苦的 工作,在长滩岛游览时,也不难发现皮肤黝黑的阿提族人儿童在沿街乞讨,或是早早地在售卖廉价旅游商品在长滩岛上,游客往往能够看到一种身材迷你、皮肤黝黑、类似于非洲人种的当地居民,他们就是世居在这里的原住民阿提(Ati)人,属于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尼格利陀人,平均身高在1.50米以下。
然而这些原住民虽然长得酷似非洲黑人,遗传检验研究的却结果显示:尼格利陀人与非洲人关系疏远,只是因为生存环境与非洲相似而造成了类似的生理特征。尼格利陀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偏远地区。
普卡海滩也被成为雅泊海滩(Yapak Beach),位于北部海岸,面对着Carabao岛。它是长滩岛的第二大海滩,以闪亮的普卡贝壳闻名。这些贝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风行一时的饰物原料,收集贝壳是当时岛上的主要产业,至今还可以看到沙滩上普卡贝壳堆留下的痕迹。
普卡海滩是长滩岛第二长海滩,过去以适合做饰物的普卡贝壳闻名
普卡海滩的海水比白沙滩清澈,只需走几步就能看见珊瑚,这里的人不多,也比较安静,可是沙比较粗
普卡海滩是长滩岛第二长海滩,过去以适合做饰物的普卡贝壳闻名
长滩岛的傍晚,乘坐风帆出海,是来看长滩岛最美日落的。五个人包一艘船出海看落日刚刚好。躺在船上看着一艘艘帆船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迎着太阳前行,那幅画面超级美。如果说在长滩岛记忆最深刻的美景,那当属风帆日落了。傍晚,在海滩上能看到成群的帆船忙碌地载客出海,都是为了绝美的海上日落而来的。沐浴夕阳,背靠大海,最美的心情不过如此。
这个风帆船是坐在上面的,乘上之后是坐在两边的,而且还可以躺着
帆船速度很快,在海上航行感觉很自在,时不时溅起一阵浪花,心情格外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