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这么长时间我才发现原来博牛还有个电影板块,
大家肯定有发现,这几年,“萝莉”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网络上。
“萝莉”这个词来源于纳博科夫的小说《lolita》,指的是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
《Lolita》是一本备受争议的文学作品,它曾一度因涉及恋童癖、乱伦等内容被禁, 而在解禁后则因为人们的猎奇心理,一度登上畅销书宝座。
这样一部“禁作”,曾被两次翻拍成电影,其中97版本《一树梨花压海棠》尤为经典。
作为“萝莉控”的开山之作,电影用了最纯粹的手法,展现出无比的暧昧与情色。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 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电影的开头,汉伯特昏昏沉沉地开着车,手上攥着沾着血迹的发卡, 脑海中不断闪过洛丽塔的身影,回忆着过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汉伯特在年幼的时候,曾有一个挚爱的女友。 可就在热恋期,他的女友却突然病逝,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他或许自己都未曾察觉,他总会对未成年少女抱有几份遐想。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去了美国,成了寡妇夏洛特的房客。
汉伯特第一次去夏洛特家看房时,对杂乱破旧的房间并不满意, 可是当他在院子里瞧见夏洛特14岁的女儿洛丽塔时,他的主意就改变了。
洛丽塔趴在草地上,单薄的连衣裙被水打透,勾勒出少女初熟的身材,像一个初熟的禁果。
汉伯特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仿佛又见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这一刻,他彻底沦陷了。
他说:“当我努力分析自己的欲念、动机、行为和一切,我便沉缅于一种追溯往事的幻想。 这幻想变化多端,却培养了分析的天赋,但是我相信了,就某种魔法和命运而言,洛是阿娜贝尔的延续。”
与洛丽塔同一屋檐下的日子让汉伯特的心情七上八下, 洛丽塔总是有意无意地跟他肢体接触,似乎知道他对自己的想法,故意撩拨着他。
汉伯特一面克制着自己,一面又十分渴望占有洛丽塔。
最终,他为了留在洛丽塔的身边,与洛丽塔的妈妈夏洛特结婚了。
结婚的幌子终究没有撑太久,很快夏洛特就发现了丈夫只是为了占有自己的女儿, 她愤怒地跑出家门,却不幸遭遇了车祸身亡。
趁着这个机会,汉伯特把身在夏令营的洛丽塔接走, 瞒着母亲去世的消息带着她踏上旅途,开始了一段不伦之恋
洛丽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妖女”,虽然她有着天使般的面孔, 但是她却熟谙如何用自己的纯真去勾引男人,游刃有余地在少女跟女人之间转换。
汉伯特面对这样的“小妖女”,自然是百依百顺,痴迷于她。
但是洛丽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关系,她渐渐长大,也渐渐地厌倦了汉伯特。
她利用自己生病的机会,找来了一个“叔叔”带走了她。
失去洛丽塔的汉伯特变得歇斯底里,他疯狂地找寻洛丽塔的下落, 可是他怎么找也无济于事,那位“叔叔”是个诱骗少女的江湖老手。
时间就这样过去三年,某天,汉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千里迢迢地赶去见到了她。
但站在他面前的,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妖女了。
洛丽塔已经为人妇,她挺着大肚子,看上去苍白臃肿,略显老态。
她叫来汉伯特,只是为了要钱维持生计,而汉伯特想要带她离开这里,她拒绝了。
洛丽塔宁愿跟那位“叔叔”走,也不愿意与汉伯特一起生活。
影片的最后,汉伯特找到了当年带走洛丽塔的老男人,枪杀了他,开车逃到了悬崖边上。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电影中,汉伯特痴情的形象并没有打动到圈叔,因为在圈叔看来,所有的悲剧都是他一手导致的。
洛丽塔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又被汉伯特间接害死。 年幼的她根本无法一个人生活,她在汉伯特的诱导下陷入这种畸形的关系中, 从没有人给过她正确的指导,以至于她误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
在电影《水果硬糖》中,有一段台词让圈叔印象深刻:“她卖弄性感,根本是自找的。 虽然是女孩,却硬要装女人。把错都推在孩子身上真容易,对吧? 女孩可以装女人,但不表示她们能做女人的事情。我是说,你是个成年人。 如果一个孩子想尝试与你调情,你该装作没听见,而不是鼓励她。 如果一个孩子说,来杯鸡尾酒吧,你该把酒拿走,而不是跟她干杯!”
年幼的洛丽塔总是想引人关注,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的母亲似乎更喜欢这个新来的房客, 她想要做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比如,更多地接触汉伯特。
但汉伯特根本没有一个作为成年人的自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让年幼的洛丽塔过早地陷入复杂的关系中,毁掉了她人生的一切可能性。
1950年,汉伯特在监狱中死去,同年12月,洛丽塔难产而死。
电影中的故事曾真实地发生过,但圈叔希望这样的事永远不要再出现。
大人们应该有大人的原则,而孩子应该有属于他们的天真快乐。
如果你也喜欢这部电影,这里是观看地址: http://www.douyatv.cn/index.php/vod/detail/id/341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