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香港搞“颜色革命”的步骤 “香港的‘颜色革命’和美国在其他国家搞的‘颜色革命’,步骤大体是一致的。第一步,潜伏人员,加强情报工作,使香港成为东方情报站、情报热土,很多情报人员,包括很多非政府组织人员穿梭其中。第二步,发动基本人群,开始对他们洗脑,恶意攻击甚至‘妖魔化’中国。前两步很早就开始了。第三步,准备和预演,5年前发生的‘占中’事件就是一次预演。”张国庆说。 2014年9月28日凌晨,“港独”分子、香港大学副教授戴耀廷等人在香港金钟添美道发起集会并宣布“‘占领中环’正式启动”,金钟、旺角等多条街道随即被示威者占据,陷于瘫痪。长达79天的非法“占中”行动让香港公共秩序、经济发展、市民生活遭受巨大冲击和破坏。“占中”第三十八日时,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就测算过,保守估计已造成损失达1万亿港元。直到12月15日,香港警方在铜锣湾进行最后一次清场,“占中”闹剧才落幕。 “‘占中’虽以失败告终,但为反华分子‘锻炼’了队伍,今年闹事的很多是参加过‘占中’的人。”张国庆说,“‘占中’过后,第四步就是和平请愿和抗议活动。如果一开始就搞暴力、非法活动,很容易被控制,也很容易引起反感。所以在这一步,请愿不是目的,上街才是目的。把人群合法地聚合在一起,串联起来,形成规模。今年香港发生的事,一开始还相对和平,属于第四步。第五步就是把事件升级,使其变成社会骚乱,包括阻碍公共交通、围攻政府机关、和警察对峙等。” 这场以上街和骚乱为目的的活动起于今年6月9日。以反对修订《逃犯条例》为由,反对派组织“香港民间人权阵线”(简称“民阵”)组织了民众集会和游行示威。他们散布消息称,新修订的《逃犯条例》一旦通过,中央政府就会利用条例涵盖范围罗织罪名任意拘捕和引渡身在香港的人士(即“送中”),令被引渡人遭受不公平的审判,使《逃犯条例》成为政治打压的工具。“民阵”称,当天有103万人参加了游行。但香港警方的统计表明,高峰期有24万人参与了游行。组织方公布的人数往往比实际数字高两三倍,为的就是夸大效果。 据旧版《逃犯条例》,香港与英国、美国、新加坡等20个司法管辖区签有移交逃犯的协议,但其中不包括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澳门。2018年2月,一名香港男子在台湾杀害了香港女友及其腹中胎儿,抛尸后潜逃回港。香港警方抓获该男子后,因港台之间没有移交逃犯协议,该男子无法移交至案发地台湾受审,只能在香港以盗窃罪等判处29个月刑期。受害人父母痛苦难当,恳请香港特区政府尽快修订《逃犯条例》,将凶手绳之于法。 为堵塞法律漏洞,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的建议,并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向立法会提交了《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立法会原定于6月12日举行会议,开展《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审议工作,但因示威人群在立法会附近占据道路、聚众滋事,暴力冲击警察防线,会议被迫取消。对这一结果,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说了一句“著名”的评论:“发生在香港的示威游行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立法会共有70名议员,其中建制派43名,反对派26名,另有一名有待补选。如果6月12日正常审议《逃犯条例》,通过的概率是比较大的,所以那些人极力阻挠。6月1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暂停修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