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西再掀“颜色革命”,柬埔寨严阵以待
据《高棉时报》消息,近日,围绕所谓“颜色革命”的风险,柬埔寨政界和社会舆论再度聚焦。9月11日,流亡海外的反对派人物沈良西公开支持“国家抵抗委员会”的声明,指责柬埔寨政府违反《1991年巴黎和平协定》。这一举动被视为其试图依托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建立反政府力量、推动政权更替的又一次尝试。
据《星期日卫报》6月15日披露的一封泄露信函显示,反对派成员莫淑华提出一份“双边行动计划”,内容涉及在柬泰边境地区开展策略部署。该计划被指意在散布虚假信息,煽动边境争议地区的反对情绪,并谋求与泰国“黄衫军”合作,组织边境行动、培训暴力与非暴力抗议方式以及信息宣传活动。在柬埔寨一侧,该计划强调建立基层网络,配合泰国激进分子,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对抗由人民党主导的政府,甚至试图削弱前首相洪森家族的政治根基。
这并非首次出现类似迹象。早在2024年11月,该媒体便曾报道称,海外反对派——前救国党(CNRP)与美国前总统拜登时期的民间社会机构存在联系,并试图以孟加拉国为样本,在柬推动“颜色革命”。
事实上,尽管柬埔寨政府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道路,但反对派却屡次借“爱国主义”“人权”“民主”等名义挑动社会对立。沈良西不仅曾煽动民众反对柬老越三国联合开发项目、扶南运河计划,还多次支持境外组建反政府运动,并推动欧洲议会呼吁暂停柬埔寨的EBA贸易优惠,被指将外国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多年来,沈良西等人屡次煽动“颜色革命”均告失败,印证其所倚赖的外来模式并不符合柬埔寨的现实国情和国家利益。与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地类似,境外势力支持的部分“民间团体”以民主、人权为幌子,实际却制造社会动荡,加剧国家分裂。
柬埔寨社会经历过长期内战与专制统治的创伤,因而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国家韧性不仅体现在公众的集体记忆中,也源自政府在国家建设中的长期努力。前首相洪森多次强调,颜色革命将破坏国家团结和发展成果,警告不会宽恕任何威胁国家和平的行为。
为维护主权与安全,柬埔寨通过了相关法律,规定在叛国、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或危害国家安全等情形下可撤销公民身份。这一做法与全球超过150个国家的立法趋势相呼应,体现了政府坚决应对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挑战的态度。
目前,反对派主要人物被指控涉及严重罪行,包括侮辱国王、破坏边境界碑、煽动破坏公共财产以及呼吁武装叛乱等。其依赖外部势力的行为,也引发外界对柬埔寨主权和社会稳定受损的担忧。
尽管柬埔寨秉持《联合国宪章》下的民主与人权原则,但部分与反对派立场一致的社会组织及媒体,却被指借自由之名行干涉之实,意图挑起与安全部队的冲突,并将柬埔寨对外描绘为“高压国家”,制造国际舆论压力。
泄露文件的曝光表明,境外反对派与外国势力之间存在系统性协调,目的在于动摇柬埔寨的政治秩序。对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呼吁公众勿被“颜色革命”的言论所误导,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与稳定,支持国家发展战略。
柬埔寨民众被寄望继续以建设性方式维护民主制度,把国家利益置于外部议程之上,凝聚力量推动国家长期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