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http://www.odty595.net
https://t.me/magicianSMS_bot

GDBW
LV9 苍瀚的风云
帖子    1285
新博币    4254 提现
提现    0
     
    912 2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清华团队「搭积木」造出9cm陆空两栖机械人 可代人类执行危险任务 _2025042012575079405.jpg.jpg
    清华团队造出9cm无线陆空两栖机械人。新华社

    新华社报道,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目前已知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械人,其体长为9厘米、重25克。这一创新成果星期五(4月18日)晚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机器智能》上在线发表。未来,这种微型陆空两栖机械人可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地质及文物勘探等场景,替代人类执行复杂危险环境下的多种任务。

    微型驱动器助力机械人形状连续变化
    驱动器是一种具有可控变形能力的器件,也是微型机械人的「心脏」。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最新研制出一种薄膜状的微型驱动器,可像「变形金刚」一般让微型机械人实现连续形状变化且「锁定」其特定动作形态,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

    XxjpsgC007121_20250419_PEPFN0A001.JPG.jpg

    清华团队造出9cm无线陆空两栖机械人。新华社

    XxjpsgC007122_20250419_PEPFN0A001.JPG.jpg

    清华团队造出9cm无线陆空两栖机械人。新华社

    XxjpsgC007123_20250419_PEPFN0A001.JPG.jpg

    由多个驱动器单元构成的迷你版「变形金刚」。新华社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此驱动器以及团队构建的一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制备出上述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械人,让机械人不仅能做走、跑、跳、飞、爬等动作,还能将任意形态随时固定,是机械人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关键因素。据悉,目前5厘米以下的小尺度驱动器,通常难以同时实现连续的形状变化与构型锁定,这严重制约了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机械人向微型化与无线化发展。

    基于材料与结构协同设计方法上的创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制出最小至几毫米的微型驱动器,作为「可变形外骨骼」可用于集成传感器、电机等功能元器件,进而构建复杂的机械人系统。

    此外,团队还用10多个驱动器制出一款高4.5厘米、重仅0.8克的迷你版「变形金刚」。

    本专区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平台不承担真实性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处理:Telegram @boniuom
    _2025042012575079405.jpg.jpg
    XxjpsgC007121_20250419_PEPFN0A001.JPG.jpg
    XxjpsgC007122_20250419_PEPFN0A001.JPG.jpg
    XxjpsgC007123_20250419_PEPFN0A001.JPG.jpg
    _2025042012575079405.jpg.jpg
    个人签名

    保持可爱,偶尔傲娇,凡事感恩。

    GDBW
    LV9 苍瀚的风云
    帖子    1285
    新博币    4254 提现
    提现    0
       
      看到这帖子真是高兴!
      个人签名

      保持可爱,偶尔傲娇,凡事感恩。

      无敌小怪兽
      LV12 无尽的雷鸣
      帖子    3204
      新博币    15104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个人签名


        关闭

        博牛社区 x 菠菜圈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