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懒得自己动手的留学生们,不惜砸钱,也要从国内转运来螺蛳粉、辣条、泡椒凤爪鸭脖子和各种口味的泡面,甚至过去看不上的奇怪口味薯片,也要尝一尝!
倒不是说有多好吃,纯粹是想那一口味儿。
那口能把留学生们一秒传送回家里的沙发,吹着足足的空调,左手抱着家里的狗子,右手从薯片袋子里掏着,往嘴里丢一片的日子。
对于馋家乡味的留学生来说,问问他们在国外学到了什么,大概就是学会了做糖醋里脊黄焖鸡水煮牛肉排骨汤韭菜盒子佛跳墙........吧。
像国内一样买买买
要说出国后留学生最想念的国内生活体验是什么,那大概是购物了吧。
不仅是已经被吐槽过无数遍的物流体验,还有商品的种类和价格。橙色软件上,只要你想得到的东西,它都能给你整出来:从平价小家电到各种生活好物,大部分的东西都能百元内解决,而且选择多,还好看好用!
而到了Amazon,科技产品还行,一搜手机和ipad壳雨伞彩笔发饰小文具,你就会发现.....emmm,丑得没眼看。
当然,也有朋友发现美国的衣服,也是又少又土;虽然不缺大牌,但是和亚洲人的品牌实在太少了。只有金发碧眼高鼻深目、或者根本不在乎穿什么的美国人,才能把那些不是死亡芭比粉,就是全身一共加起来没几件布料的玩意天天穿。
然而即使有适合亚洲人的牌子,贫穷留学生们搜一搜价格,脑子里汇率一转,也只能轻轻放下。最终,还是向target和walmart的服饰区走去。
不过,随着海外同胞越来越多,购物方面,在美国“假装在国内”也变得简单起来。大城市Ktown和华人街里的超市里,国内的各种东西都应有尽有。上半年,拼多多美国版Temu在美帝大撒币,均价10刀一以下的各种国内小玩意随便送,也算是给了美国市场一个小小的中国震撼。
那时,也有不少留学生趁着“砍一刀”的大好机会,狠狠薅了一大箱子羊毛!
当国内的博主们还在上海Costco购物车里扭成各种形态,假装在LA的时候,留学生们却在广播里放着好运来、各种蔬菜肉类,还有年货糖果招财猫堆满的亚洲超市里,流连忘返,假装自己还在国内。
生活还是离不开中国人
虽然这些年,已经听了不少“都出国了还整天和中国人混算什么样子”之类的批评。然而事实上,在大部分美国公立大学读书,都不用“假装在国内”,同胞的浓度已经堪比国内了!
虽然前段时间很火的“反向留学”是在英国,但是美国这边情况也差不多。先不说中国人最多的UIUC, USC,普渡大学等等,就是在稍微知名度高一点的top30大学,到了商科金融会计这种中国学生热门课上,一眼看过去,搞不好还以为是国内大学在上外教课呢。
不说学习,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是离不开国人。虽然大家融入美国社交圈的程度不一样,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中国留学生朋友,毕竟一起涮火锅、看国内综艺电视剧的时候,还是同一种语言聊起来顺畅;
哪怕是分寝室,比起分到不知道会不会半夜带五六个sweet heart回来的美国人,以及可能遇到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可能有奇怪体味、音响永远拉满音量、甚至偷东西的的奇葩室友,还是选至少能说得清楚话的中国留学生相对保险一点。
在学业之外很多方面,也还是离不开国人。想剪头发?想做指甲?在美国,这些项目还是交给同胞来做更靠谱,再不济也得是日韩的店家。
这种东西,欧美人的审美就,还是和国人不一样的嘛。
在生活质量方面,“仿佛在国内”绝对是一句夸赞!
像国内一样娱乐
刚到了美国的大家,一定对传说中的party文化好奇又向往:女生穿着超辣的包臀裙,男生穿着西装,还有迷乱的灯光,刺激的酒精和酒桌游戏,一定是和国内完全不同的体验吧!
但是,在真正经历过几次之后,也有留学生会发现,其实也不过是一堆人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摆罢了,还有根据不同的主题换奇装异服。所谓的酒桌游戏,也只是隔着两米往红色塑料杯里丢乒乓球。就......有点子无聊。
再加上不少美国大学party有着各种各样的丑闻,递到手里的饮料永远不能安心喝下去,被男伴搭讪要单独相处的时候,也要小心再小心。
当然,也不排除确实很enjoy party的,能彻夜蹦迪的;但是经小编观察,不少留学生哪怕人在美国,也还是重新回归到原汁原味的国内娱乐方式的“safe zone”里。
当你以为一群留学生聚在一起社交,一定会搞什么高大上的社交活动时,其实他们是在狼人杀、斗地主、火锅局、开王者,有条件的话还会搓个麻将。
一张桌子一副牌,几瓶小酒玩一晚。虽然嘴上吐槽着美国人彻夜party震得人没法睡,但输牌的时候,大家输出的国粹音量也不算轻啊。
随着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国内的娱乐方式也在各个美国大学和城市蔓延开来。比如小编在UIUC的同学,已经自己开起了剧本杀店,只能说不愧是生存能力超强的中国人!
从拼命融入到文化输出
假装在国内?才不!中国文化它博大精深不值得输出吗?有些留学生,成功做到了反向输出,愣是同化了身边的美国人。
在留学生们的带动下,原本只喝冰镇过的快乐水的美国同学,也开始像模像样地每天沏一杯绿茶;逢年过节,也会帮忙写春联包饺子,混入火锅局也没问题,还能骄傲地说出自己的生肖属相和对应特征。
和中国留学生混久了的美国朋友们,也能熟练地飙几句国粹,对本地好吃的几家中餐厅如数家珍,记奶茶的口味和小料比咖啡还清楚。
这波怎么说,已经不是“假装在国内”了,是直接把阿美利卡变成国内。
过着国内时区?
有的留学生,你发现明明是中国时间下午美国时间凌晨,微信却是秒回的。难道人在美国,但是过的却是国内的时区?
不奇怪,屏幕对面的ta们,可能正在赶due/失眠/emo/party……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反正感觉大家到了美国之后修仙时长和次数指数式上涨,要不是怕家长担忧,和国内时区无缝对接是没问题的。
况且美国这里的白天正是国内的晚上,而熬了一整晚的留学生正在呼呼大睡,可以说是彻底和国内同步了。
但是,还是请大家注意身体健康,过点正常时区的生活吧!
写在最后
其实,大家开始对“假装在国外”系列反感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现在大家确确实实可以去国外了;更多的,是因为国内的山水人文都有自己的特征,没必要硬扯上国外的标签。
而且,这些号称“假装在LA”,“假装在纽约”的博主,往往也只展示了这些城市自由酷炫的一面,所以也绝不可能还原出空气里的大麻味,街头的流浪汉,天黑了就不敢出门的隐患......
而留学生的“假装在国内”情结,则是源自于浓浓的乡愁。于是,他们把思念化为行动,在陌生的土地重新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空间。
但是,既然人已经在国外,也不乏多体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不同的人多多交流,融不进去再说嘛。而且,现在回家的门已经再次重启了,在外精疲力竭的时候,也有机会回归到家的港湾。
也希望有一天,留学生们都不用“假装”在何处,也能真实地享受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