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重播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无敌小怪兽
管理小天使
当前积分:11933
帖子    1858
新博币    67606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288 2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image.png

    西南地区农村调研,遇到一个女孩,00后,已经离婚两次。附上她的简要自述:

    15岁初中辍学,没有再读,16岁跟着哥哥在江苏的电子厂里务工,不到三个月,在KTV玩的时候,偶然认识了H省的一个男孩,大自己十多岁,一开始只是有好感,因为哥哥在自己身边,管得严,两人没有交往。

    又过了半年,哥哥工作变动到了其他地方,自己就开始和男孩交往,并在不久后同居住在一起,没有做措施,不久后怀孕,因为家里人不同意,分开之后流产,自己就回了村里。

    给哥哥嫂子带了一年孩子后,在父母安排下相亲,认识了隔壁村工地打工的男孩,因为双方父母认可,自己也觉得对方老实,就举行了婚礼,因为不到法定年龄,没有领证。婚后一起到东部地区打工。一年多后,生了孩子,自己回了婆家,丈夫在外务工。

    坐月子期间,婆婆因为自己生的女儿而对自己很冷淡,吃的很差。娘家父母照顾哥哥两个孩子,忙不过来。自己坐月子后一年多,瘦了近30斤,在这期间,丈夫把钱打给婆婆,婆婆不愿意买补品等,自己又没钱花,对婚姻失望,于是回了娘家。两年多,丈夫不闻不问,婚姻走向消亡。

    最近半年多在镇上厂里务工,认识了一个大自己十多岁的水电工,觉得有安全感,自己准备和他结婚,目前已经怀了他的孩子,准备结婚。

    根据她的叙述,周边的姐妹,离婚两三次很正常。

    根据我们的调研,当地女孩结婚比较早,打工期间谈朋友或者父母安排,怀孕为契机结婚,生育之后,婚姻生活不如意再离婚,这类现象非常突出,我们称之为当地破碎的婚姻和家庭。

    一个例证是我们在调研时问村干部或者农民,村里的光棍多吗?对方反而要问我们什么是光棍,结过婚再离婚,没结婚有孩子的算光棍吗?如果算,那很多,如果不算,那就不多。反映出的事实是当地的男性都有事实婚姻的经历,但是婚姻存续时间不长,很多都破碎了。最终形成的结果是,我们看到很多五六十岁的叔叔阿姨带着三四岁、五六岁的孙子,而自己的儿子则在外务工等。

    一、早婚的特点

    从早婚的年龄来看,普遍为17、18岁,早于法定年龄。一般为初中辍学后两三年。

    从早婚的性别来看,女性早婚多于男性早婚,在婚姻中一般以少女大男为婚配模式。我们随机访谈了一些女孩,早婚的配偶都是大自己七八岁甚至上十岁的。

    从早婚的时间节点来看,奉子成婚的居多,因为早孕而带来过早结婚。对于当地农民而言,仍然保有厚重的生育文化观念,结婚了就成婚,生下孩子给爷爷奶奶(不少人40岁当爷爷奶奶)带,自己出去务工。

    从早婚的过程来看,当地农民对婚姻本身不重视。一是本地婚观念的瓦解,二是婚姻低捆绑成本。不少女孩外出务工后,接触到不同省市同在厂里务工的人,因恋爱和陪伴走向结婚,父母对本地婚没有执念,没有必须让女孩嫁到本地的想法,反而是只要她喜欢就可以。二是当地婚姻不与进城买房,天价彩礼勾连。结婚有农村自建的房子也可以(翻新过),彩礼也不高,一般以三五万或者七八万为主,不高于十万。

    从早婚的婚姻缔结对象来源来看,不仅有本地婚早婚,本地嫁到外地的早婚,也有外地如四川、广东、江西等地的女孩嫁到当地。说明当地的婚姻圈伴随着男性外出务工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参与而走向全国婚姻圈。当然,从婚配市场来看,无论本地还是外省的婚姻,一般都符合“门当户对”的特征,即省外嫁来的女孩虽然来自发达地区,但多数也属于较早辍学,家庭处于发达地区的边远农村,个人能力和家庭条件普通。

    从早婚后的家庭结构来看,早婚后的年轻夫妻一般以自己独立生活为主。刚结婚后生孩子、坐月子期间需要公婆照顾,年轻媳妇一般住在老家,等到孩子大一些。一般,年轻夫妻以共同外出务工的方式在工作地生活,视打工地收入和生活条件,选择是否将孩子带到身边。从在村调研和入户走访来看,年轻夫妻共同外出务工的占绝大多数,但孩子是否随迁,比例各占一半。年轻的核心家庭在形态上不依附双方父母的家庭,但在实际上,父代的家庭承担着小孩抚育和经济物质支持等功能。尤其是在当地市里生活的年轻夫妻,农村的父代为其输送粮油蔬菜等比较频繁。

    从早婚者的经济收入来看,早婚青年一般都为低学历,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以进厂、工地、服务业等为主,收入不高。且工资收入不稳定,很多人仍然有玩乐心,家庭经济支出还需要依靠父母来支持。

    二、婚姻易碎

    家庭破碎的表现为:早婚家庭建立并不能保持存续,缺乏年轻女性成为农民家庭结构的明显表征。婚姻以法律离婚、约定离婚、妇女离家出走等方式结束。

    一是法律离婚。在当地诉诸法律离婚的较少。因为多数早婚青年在成婚时不符合法定年龄程序,只是举行了农村酒席,形成事实婚姻。如果婚姻关系能够存续到小孩上幼儿园阶段,一般来说为了上户口,双方会申请结婚证,形成盖戳认证的形式婚姻。一旦法律认证之后,离婚就变得不易,女性不能再以负气出走等方式倒逼男方松口。男方在等女性回心转意,所以愿意耗着,耗得起,带来女性的法律诉讼。增加了离婚成本。如小A今年25岁,想要和丈夫离婚,协商不成,自己到市里花两万元请了一名律师帮自己诉讼。她在家的附近厂里务工,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离婚就用去了自己一年的收入。

    二是约定离婚,由于不少早婚青年没有申领结婚证,其婚姻关系便在法律之外。双方关系的维系依赖于二者的情感基础和对亲子关系的依恋。不少人在恋爱激情期奉子成婚,结婚后发现家庭生活琐碎且一地鸡毛,满足不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浪漫想象,离婚成为多发事件。经过双方协商,以退还全部或部分彩礼,孩子留给男方等方式离婚。

    三是妇女离家出走,在当地总听到女的跑了,女的找不到了等话语来解释自己孩子离婚的原因。从事实来看,对于男方而言,其视角中女性确实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愿意与自己再过日子了。不少女孩外出务工期间认识了新的异性,与对方情感升温,于是出轨、跟着对方走变得正常。对于女方而言,其视角中,一是遇到了更好的人,值得自己托付,二是早婚的对象一直无法给自己想要的生活等,不少男性还有家暴倾向等。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自己尊重自己有选择的权利,离婚变得正常。

    三、为什么早婚

    一是情感缺失与陪伴填补。当地具有厚重的生育文化,也有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这意味着不少女孩在多子女家庭中没有享受到充沛的来自父母的关怀和关爱。小A说她从小就能感受到父母对于哥哥们的偏爱。尤其是女孩外出务工期间,异地、离家远等更是会生成其孤独、孤单的心理,这时候,追求他人的陪伴成为填补自己情感缺失的合理行为。在对早婚女孩们的调研中发现,她们寻找的男朋友普遍是大自己七八岁的人,在她们看来,年龄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这些大龄男孩会疼爱自己,知道如何陪伴自己。在家庭情感体验缺乏的情况下,较早的依赖异性给予自己陪伴填补成为其早婚的原因之一。

    二是教育缺失与社会诱导。早婚女孩大部分都是初中后辍学,进入到社会打工。这意味着,这些女生没有接受来自学校对婚姻和家庭教育的机会,或者即便说高中和大学教育没有涉及这些内容,但规范化管理的学校对于早恋和早婚的禁止和规避能力还是有的。教育无法影响和家庭教育缺乏的情况下,女孩们在外务工期间,受到的婚恋观念教育都来自于社会,更为具体地说,来自于自己的同辈群体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工厂附近的灯红酒绿和接触到的异性男生,都将这些女孩视作成人对待,她们自己也逐步模仿并习得同辈群体的婚恋观,进而早恋,早孕以至于早婚。

    三是个体压力与婚恋体验。独处于异地务工,精神上的孤单和经济上的压力,都需要特定方式的排解。调研了解到,早婚女孩们的选择是通过恋爱的情感体验来排解精神压力。这些女性身份还有一个标签为多恋,即在早婚之前,都有多段恋爱经历,通过恋爱来追求情感刺激,成为这些女孩们排解压力的一条有效路径。

    四是现代思想与网络的影响带来其性行为的开放。追求恋爱来寻求陪伴本身没有问题,在网络媒介的普及与短视频的影响下,女孩们习得了以开放为代表的现代“性观念”,即恋爱与性行为的强关联、婚姻与性行为的解绑。调研的女孩谈起她自己和她身边的朋友们,很多人都有婚前性体验的经历,不少女孩在每一段恋爱中都会有性行为,一般两个月的恋爱就会有性行为发生。并且为了追求刺激性体验,不做措施成为女孩们默许的选择。不少人的想法是:“要么打掉,要么结婚,只要快乐就好。”“因为是值得托付的人,晚婚和早婚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早婚—家庭破碎的问题

    早婚并不必然带来家庭破碎,调研中也听说了不少早婚家庭夫妻共同奋斗,合家美满的故事。但是在村和乡镇综治调解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的婚恋纠纷是当年农村社会纠纷占比最多的一种类型。早婚有大概率容易离婚,带来家庭破碎。

    一是个人问题化,早婚到离婚容易带来女性的身体和精神双重伤害。从调研来看,早婚一般为女性早婚多于男性早婚,早婚必然以早孕为时间节点,这意味女性在较小年纪就要成为妈妈,担任母职。问题是婚后生活的不如意,其自身还小,如何照料孩子,自身经济的依附性,很难得到丈夫的共情理解,加上自己对情感体验需要的难以满足,精神和身体都容易受到刺激性伤害。调研对象说,离婚一次之后,二婚、三婚的概率就增加了,每次结婚都要生育,都是奔着过日子去的,但总是所遇非良人,就多次离婚,离婚过程的拉扯与争吵,身体伴随多次生育而受损,对于女性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再加上天性使然,离婚一般以净身出户为主,孩子留给夫家,对孩子的念想和疼爱以及陪伴不得,都会加剧其精神压力。

    二是家庭破碎化,隔代抚育带来的问题儿童产生概率极大提升。年轻夫妻的离婚,带来父辈抚育责任的延长,年轻女性离开,男性要外出务工赚钱,照料孩子的责任就给了爷爷奶奶。虽然早婚青年的父母年纪不大,但五十岁左右的爷爷奶奶照料孙子的学业、生活还是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学业问题儿童的产生,随着教育对家校共育要求的增加,学业上的问题很多需要家长来陪同完成,低学历的爷爷奶奶更难以陪读,学业上的难以辅导转向手机支配权的赋予,年少孩子容易沉迷网络世界,和爷爷奶奶打游击战,也自然,其学业难以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是生活问题儿童的产生,在乡镇调研,每天晚上我们都到街上走走,晚上十点多,街上仍然会有一小部分年轻的男孩、女孩玩,穿着成人化,抽烟、喝酒,向人打听,说是基本来自于镇上初中。调研得知,这些孩子多数都是镇上寄宿就读的,初中未毕业,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单亲离异儿童,缺乏家长的关注和监督,不少人走向越轨,逃离学业。有访谈对象说,这些人也是早婚、早育、早离的主要人员。除此之外,这一群体很有可能成为代际传递的受害者,因为低学历和较早滑向混混生活,其在劳动力市场将失去竞争优势,突破底层将成为难题。

    三是社会戾气化,婚恋纠纷多数伴随恶性事件。能够和气的终结婚姻关系的属于少数,多数婚姻关系的终结,都会历经多次的拉扯、争吵,他人的调解,政府的介入乃至于法律的判别。在调研地乡镇了解到,介入婚恋纠纷治理,预防极端事件发生成为重大问题,因为婚恋纠纷而上升到刑事问题的概率很大。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婚恋纠纷带来的财产纠纷是难以理清的问题,如果是闪婚闪离还好,有了两三年的共同生活经历后,离婚,如何分割财产就成为问题。男方自然还想要回彩礼等数额较大的支出,但女方一般不会认可其想法。财产的难以分割,会引发极端事件。如因为婚恋纠纷,杀死小舅子,杀死插足者等等很多。

    工作人员介绍一个案例,夫妻俩婚后生育三个孩子,几年后女方有了新的追求者,要与男方离婚,男方多次上门沟通未能劝回,在最后一次争吵中,将小舅子杀死。事后,女性受到刺激,精神有点问题,女方家庭也陷入沉痛中。男方坐牢,孩子由男方的爷爷奶奶照料,他说,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能不能把孩子拉扯大是个问题,并且顶着杀人犯孩子的称号,这几个孩子在学校很难不被同学另眼看待,孩子们将来工作也自然会受到“政审”影响。无法顺利地离婚引发的个体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也很难从单一的角度予以应对。


    个人签名

    文艺范小叔
    LV3 流浪的疾风
    帖子    1
    新博币    28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楼主加油,我们都看好你哦。
      个人签名

      无敌小怪兽
      管理小天使
      当前积分:11933
      帖子    1858
      新博币    67606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个人签名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博牛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