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http://www.odty595.net
https://t.me/magicianSMS_bot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无敌小怪兽
LV12 无尽的雷鸣
帖子    3204
新博币    15105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5142 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image.png
    在中外电影中,“人皮面具”是很常见的道具。情节的起伏,剧情的反转,很多要靠一张薄薄的“人皮面具”。
    如今,电影中的桥段,竟然在现实中重演。据报道,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接到居民报警后,上海闵行警方迅速行动,次日在外省某地将嫌疑人通某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人皮面具”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该词语已被系统屏蔽,但更换关键词比如“硅胶面具”,就能看到不少商家,所售产品价格在几元至几万元不等,不但种类繁多,而且设计各异。顾客只需提供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商家就能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出一张人脸面具。
    在网上,公众对于“人皮面具”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人认为,“人皮面具”本身并没有问题,所谓的硅胶人脸面具,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科技产品而已。就算是坏人拿着“人皮面具”干坏事,那也是坏人的问题,板子不能打在“人皮面具”的身上。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皮面具”还真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的事物。我国民法典严格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具体包括了肖像权、隐私权等子权利。如果仿照他人相貌,制作人皮面具,并且对外销售,就是明目张胆触碰法律红线,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如果“人皮面具”真是“创造出来的面孔”,现实中没有谁能对号入座,也不能听之任之。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人眼识别甚至面孔识别的法宝都统统失效,这就意味着,那些不法分子能凭借这些以假乱真的硅胶面具,轻松躲避安防系统的监控,或者躲过执法部门的行动,造成更多难以侦破的案件。对于公众来说,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对于职能部门,这是难以容忍的。
    “人皮面具”的制造者们,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公众安危,肆意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益,显然是在玩火。一些商家推出“明星面容仿真面罩”,声称可以高度还原明星的面部特征,效果逼真。一个巴掌拍不响,网络平台无疑是这些乱象不容忽视的推手,那些对乱象听之任之,甚至助纣为虐的网络平台,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是说,每个网络平台都应该是福尔摩斯,都应该是公安机关,对不法商家的行径都能了如指掌,但作为法律明确规定,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面对如此嚣张的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媒体都能发现,平台却蒙在鼓里,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得不好,也可能打开潘多拉之盒。平心而论,硅胶人脸面具并非天然的“危险品”,如果在电影制造、心理疏导、游戏等场合使用,可能不无效果,可一旦为别有用心者掌握,就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后果。
    面对“人皮面具”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应该介入,严肃查处违法的人和事,形成强烈的震慑态势,让不法分子及时止步。电商平台也应发挥应有的“探头”和“稳压器”作用,第一时间消除形形色色的苗头隐患。对于商家,应看清“人皮面具”存在的风险,依法操作,别让科技产品在无尽的贪欲下变了味。

    本专区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平台不承担真实性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处理:Telegram @boniuom
    image.png
    个人签名


    无敌小怪兽
    LV12 无尽的雷鸣
    帖子    3204
    新博币    15105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需要重视一下
      个人签名


      关闭

      博牛社区 x 菠菜圈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