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可杨 每经编辑:魏官红 “七夕”,却并不是避孕套市场的“节日”。 2020年,全球最大的安全套制造商马来西亚康乐公司遭遇停产危机。 彼时,国内市场设想避孕套产业链将迎来风口,但随着疫情持续,风口到来之前,避孕套行业先行遇冷。 6月28日,国产避孕套品牌名流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避孕套销量的下滑,一方面受困于疫情的反复,另一方面,随着年轻人习惯的改变,避孕套也受到其他避孕产品的冲击。 市场整体销量下滑,国产避孕套品牌是否“危”与“机”共存?消费者认知门槛仍存,国产品牌又是否还有破局之机?
七夕已至,避孕套市场仍处“寒冬”疫情防控下的第三个七夕,避孕套品牌依旧未走出寒冬。 2020年11月,人福医药(SH600079,股价18.76元,市值306亿元)再度剥离安全套资产,将杰士邦母公司40%的股权以2亿美元的价格卖出;2022年6月,稳健医疗(SZ300888,股价69.68元,市值297亿元)为“填补公司在乳胶产品,尤其是医用乳胶外科手套领域的空白”,斥资4.5亿元买下“国产避孕套第一品牌”桂林紫竹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避孕套行业已遇冷许久。 销量方面,久谦数据显示,在天猫平台销量前五的避孕套品牌杜蕾斯、名流、杰士邦、第6感、冈本,2020年及2021年,年销售量均较疫情前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头部品牌杜蕾斯2019年-2021年的年销售量分别为372.2万件、188.6万件、84.2万件,销量下滑明显。 进入2022年,以拥有618大促的6月数据来看,除了杜蕾斯与杰士邦,销售量排名前五的名流、第6感、冈本,均出现销量同比下滑,分别同比下滑6.7%、58%以及28%。 6月30日,诺丝科技董事长江志铭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疫情至今,诺丝科技的避孕套销量出现了10%左右的下滑,江志铭称,这在行业内已算比较好的情况。名流方面则透露,一般而言,618、双11是避孕套销售的两大高峰期,而在传统电商平台,其今年618的销量同样出现下滑。 疫情的反复时常让人们的社交面临按下暂停键的风险,而这也影响了避孕套在家庭场景之外的使用场景。“对于避孕套来说,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才能产生使用率。”江志铭表示,疫情以来,避孕套市场总体一直处于下滑态势,“疫情没发生时,它是稳步增长、稳步销售,疫情一来了,肯定量是会下滑的。” 在上述原因之外,名流方面提到,销量下滑的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年轻人的习惯发生变化。在可供年轻人选择的避孕方式中,安全套只是其中一类。目前,避孕市场面临的竞争不只是安全套的竞争,避孕药物、手术等方式的出现,也会冲击安全套的销量。 名流方面曾做过的市场调研显示,有固定伴侣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倾向于使用避孕套进行避孕,而是更愿意选择长效避孕药等产品,“现在他们的购物行为、内容,包括品牌的偏好都发生了改变。” 但一方面,长效避孕药的售价与避孕套相差甚远,优思明等避孕药品牌市场单盒售价在100元以上,远高于避孕套的单盒售价;另一方面,避孕套的作用并不只为避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预防疾病,比如梅毒、淋病、艾滋病等常见性病,而后者是避孕药无法达成的效果。CIC灼识咨询经理张昳睿认为,社会性教育的普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仍会是避孕套使用的巨大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