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觉得这家伙必死无疑,但按照日本法律,他大概率不会被判处死刑,甚至可能连无期徒刑都判不了。
倒不是说日本已废除死刑,正相反,它是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依旧坚持保留死刑的国家之一,且多数国民也支持死刑制度。
只不过在具体实操上,日本最高法院很少下死手。
日本执行死刑的场所
从公开资料来看,近代日本死刑执行的最高峰出现在二战后的前20年。
这段时间里,日本平均每年有两位数的罪犯被执行死刑,其中最高的一年达到39人。这个记录直到今天依旧没被打破。考虑到日本当时所处的历史进程,这也算乱世用重典的具象体现。
进入7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社会安宁,平均每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大幅下降至个位,这个态势一直维持到90年代初才因经济泡沫崩盘中断。可即便在失去的30年里,岛内的死刑判决和执行频率依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
根据日方给出的数据,1991年-2015年间,一审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总共只有197人,均摊下来一年不到8人。看清楚了,这还只是一审。而死刑执行数则要到2008年才再次突破两位数,达到15人。
此后,再次突破两位数的年份只有2018年,且那一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中,有13个是已经拖了很久的奥姆真理教成员。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和2020年两年日本甚至都没有执行过死刑。
有一说一,日本国内的治安水平整体是可以的,但死刑判的少,主要还是跟量刑标准有关。
受轰动日本的「19岁永山则夫连续杀人案」影响,日本最高法院曾在1983年公布过一个死刑量刑标准,具体涵盖以下九条:
1. 犯罪性质;
2. 犯罪动机;
3. 犯罪形态,尤其是杀人方法的执拗性和残虐性;
4. 结果的重大性,尤其是被害者的数目;
5. 被害者家族的感情;
6. 社会影响力;
7. 罪犯年龄;
8. 有无前科;
9. 犯罪后的表现。
自此,日本法院对死刑的判决开始变得慎之又慎。
当下,只杀害1人的罪犯基本上只会被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杀害2人的罪犯则有一定几率被判死刑;只有杀害3人及以上的极恶之徒,才大概率会被剥夺生命。
总而言之,我们中国人朴素的「一命抵一命」价值观在日本是行不通的。
19岁永山则夫因射杀四人,于1968年被逮捕,但79年才一审,97年被处死刑
除了判的少,日本官方在死刑执行的速度上也很慢。
上文提到的永山则夫从一审被判死刑到执行完毕,总共耗时18年。在此期间,他出版过不少文学作品,甚至还在里面跟粉丝举行了婚礼。
哪怕是臭名昭著的麻原彰晃,也在一审被判死刑后又苟活了14年才下地狱。
之所以那么能拖,一是被告方、检方、法院三方以年为单位的拉锯;二是经最高法院核准的死刑还需法务大臣签字同意才能执行。问题是日本的法务大臣普遍干不了多长就要换人,因此多数大佬的应对方式就是拖给下一任,实在不行才会硬着头皮下笔。
说完了当前环境下日本法律对待死刑的态度,我们再来看看日本近百年来发生过的首相遇刺案例。
1921年11月4日,日本第19任首相
原敬在东京车站被右翼人士中冈艮一刺杀。结果,中冈仅被判处无期徒刑,且最终只蹲了
13年大牢就被释放。
1930年11月14日,日本第27任首相
滨口雄幸在观摩陆军演习时遭右翼军人枪击,此后长期住院,最终于次年身亡。1933年,行刺他的佐乡屋留雄被判处死刑,可迫于汹涌的民意,日本政府始终不敢对其实施死刑。1940年,此人索性
被假释出狱。
1932年5月15日,日本第29任首相
犬养毅在首相官邸被海军右翼分子古贺、中村义雄、三上卓等人当场击毙。但在法西斯浪潮的裹挟下,这些海军马鹿无一例外,都只被判处
有期徒刑。
1936年2月26日,史称「226兵变」的军事政变在东京爆发,时任日本第31任首相的冈田启介侥幸躲过一劫。由于政变属于叛国,是无法宽恕的罪行,因此领导政变的17名军官都被崩了。
1960年7月14日,安倍晋三的外公,日本第57任首相
岸信介被右翼人士荒牧退助刺伤,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第二个首相任期。
你猜日本当局是怎么制裁荒牧的?两年有期徒刑…
是的,你没看错。
如上所述,在过去100年里发生的5次首相遇刺事件中,最终仅有一次出现死刑判罚。综合各方面考量,这次刺杀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山上徹也大概率不会被判处死刑。
也许有人会举日本第1任首相伊藤博文的例子,因为他和安倍都死于卸任后。但问题在于伊藤被刺杀时,其职位是非常敏感的朝鲜统监,而刺杀他的正是朝鲜爱国青年。所以无论从面子还是里子出发,日本官方都必须杀掉刺客才能服众。
反观本案,山上徹也首先是日本人,其次和安倍、及其背后的日本不存在无法调和的民族矛盾。如此一来日本政府自然无需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当然,并不是说山上徹也百分百就能活命。
如果被发现暗中勾结外国势力,那他很可能会因叛国罪被处死。
另外,安倍家族在岛内的政治势力相当强大,要是咽不下这口气,运作一下也是有希望给他判个死刑的。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不明不白地死在里面。
所以后续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