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nmiao888 于 2021-11-9 00:32 编辑
真正创业之后,你就会发现,忙,特别忙。这种忙碌并不是你真的去找事,而是当你坐在办公室的时候,
事情哐哐会来找你。
上一篇文章创业笔记胖哥说到,10月份应该比预想的要好,可以完成保本,但是,这个月一盘点,
上月还是亏了2万8。
首先是闪电侠的上门核酸检测业务,这个部分原计划在上个月有两个大客户团队,但是有个客户因为各种原因上个月没有来得及做检测,拖到了11月份,所以造成了这部分应收账款的延迟。
另外根据市场反馈,
我们的上门核酸检测价格费用高了。
这个事我们和合作的检测机构UNILAB专门开了一个会,希望能够把价格谈的更有利于我方,因为我们的成本就很高,折算下来几乎是微利,UNILAB的同志们告诉我们,
市面上有三种检测标准,一种是迪拜标准,一种是中国标准,一种是美国标准。在其中的区别在于,
迪拜标准只检测两个基因,叫“双因检测”,而中国和美国标准都是检测三个基因,叫“三因检测”。
如果只用迪拜标准的双因检测的话,成本会有相当幅度下降,但是如果采用三因检测,相关的试剂标准,样本精度,辅助耗材成本都完全不一样。三因检测会贵不少,而我们合作的UNILAB都是使用中国的“三因检测”标准做的。
10月下旬,我们也找到了另外一家供应商,采用双因检测的标准,这样费用就会有所降低。
所以如果您需要闪电侠的上门核酸检测的话,团队用户可以联系客服采购我们的“双因检测”团队套餐,这样性价比是更高的。
另外不管采用哪种检测方式:
DHA登记,出局机构检测证书都是标配。
整个10月份,最让人操心的事情就是APP的上线,安卓的部分其实已经完成了,但是众所周知,
APPSTORE上线越来越麻烦。
一是对代码的严格审查,二是关于开发者账号的申请。最快速的办法就是直接可以淘宝买一个开发者账号发布,但是这里面又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并且未来我们如果用公司账号再发布新版本,消费者的操作,
不是直接更新,而是需要重新下载一个APP。
后期迭代的成本太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划算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申请自己的开发者账号。
这事是股东老L在办,因为需要他在迪拜提交资料,而后续的操作需要国内的技术用他申请的账号操作,可能是连续在两个国家的IP切换登录,
账号刚申请好就被苹果给封了。
我们又不得不重新走一遍申请的流程。
这是对外,对内的APP的内功打磨上也碰到了很大的一堆麻烦。之前的创业笔记我说过,我们用的是国内成熟的SAAS系统做的二次开发,但是那个系统太成熟了,
里面有上百个功能模块。
哪些模块要,哪些模块不要,哪些要的模块需要设置各种参数,反正就是一团乱麻。而且我们迪拜的团队本身也没有技术人员,就造成和国内技术开会的时候,
沟通成本奇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说我觉得H5和APP页面比较丑,技术的脑子就直接问:
哪里丑?你想怎么改?
我就是觉得不好看,但是你具体怎么怎么改?
我TM哪知道怎么改?这不是技术的事情吗?
就这么斗智斗勇相互扯皮一周之后,慢慢的开始摸着他们的门道了,
我们在两套话语体系里沟通。
我们这种不懂技术的,最多就是给个别家的APP给他们,告诉他们照着抄就行。但是这个语言技术听不懂,
他们能听懂的话是:
这个对话框,需要增加一个,变成两个对话框,长宽的尺寸是多少,彼此之间行距是多少。
他们只能听懂参数,其他的一律听不明白。
这让闪电侠迪拜团队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们缺一个好的能够协调双方的产品经理。
所以除了在国内的兼职技术团队之外,老L又找到了以前的老部下,让他在国内租房,拉宽带, 招聘。
截至到昨天,11月7号,国内的闪电侠团队的办公场地,全职产品经理,全职美工已经到位。
他们答应过我,本月APP全平台上线,并且会完成至少一次的内部大迭代更新。
上个月,我有很大一块时间在办公室,我们那个办公室不大,我能听到客服接打的每一个电话,看到他和客户沟通的每一个进程。
读库的张立宪老师说:
客服是和魔鬼打交道的人。
上个月我对这个话体会的特别特别深。
因为系统并没有上线,所以闪电侠的业务抓手还是以跑腿为主,跑腿业务也分为两种:
代买和拿货送货。
有很多客户需要买个这个,买个那个,过去都找熟悉的做配套的人采购,这个里面就存在着经办人吃差价的问题,但是我们上个月代买的单子变多了,因为我们不会吃差价,这个业务构成的费用是:
跑腿费用+代采的手续费=最终价格。
东西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有发票或者收据,然后我们加一点点时间成本的代买手续费。客户的皮鞭反馈是:
他们的成本省了不少。
拿货送货这事也无需赘言,大家都懂。但是我为啥觉得客服难做呢。
有些客户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地址在哪,直接微信或者其他聊天软件甩一个定位过来,但是,
如果设备上开着VPN,定位是不准确的。
明明对方在DIP,定位显示是在棕榈岛,这种情况太多了。
我们的骑手忙活1小时到了地方死活找不到目的地,再用电话反复确认,最终发现是定位错了,然后又要去新目的地,这一来一回,
我一个骑手3-4个小时可能就搭在了一个订单上。
一个骑手的外包费用是4500迪(人,车,油),我们对表现好的可能还适当奖励个300--500迪。一个月上班26天,每天的成本是192迪。一个骑手的极限是每天大概6单-8单左右。如果是外卖单,我们还能拿到商家给平台的部分折扣,如果是纯跑腿订单,那么只要一个不小心耽误点时间,这个骑手今天我们平台就是亏的。
我跟小巴们聊过天,他们自己上班外包公司给他们的工资是2800迪,我问他们,每个月往家里寄多少?他们跟我说:
自己留个200迪吃饭,剩下的全给家里打回去。
有的时候,看着他们在一起吃的那些东西,一张饼,一叠酱就是一顿饭,也挺可怜。所以我们本来是对表现不好的骑手让外包工资扣他们的钱,后来就决定,除了扣钱,对表现好的我们公司拿点钱出来给他们额外奖励。
比如我们有一个小巴骑手,叫赛因,脸黑黑的,个子不高,话不多。但是挺能吃苦,一般DIP或者拉斯海马的订单我们都是汽车,那天实在单子太多,就安排他摩托车跑,来回就是80公里,他麻利的把单子就给送了,一句废话没有。
后来我们就在骑手开会时奖励了他50迪,这小子特别开心。
不管是哪国人,都是将心比心。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奇妙的事情,负责客服的是我们的股东老W,他英文不咋地,我们的骑手英文也不咋地,
但是,一个英文不好的中国人,和一个英文不好的巴基斯坦人,
他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
这个方式具体是啥胖哥我真不明白,反正就是你别看老W英文不行,现在跟这帮子小巴司机已经形成了一种沟通的默契。
我们有客人自信自己的英文水平好,非要把骑手电话要过去自己跟骑手沟通,结果整半天整不明白,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如果通过客服调度的话,其实效率是要高很多的。
还有的客人,给客服发个定位,比如说是某个别墅区,就是死活不告诉别墅号,骑手到了地方,客户说没看到,我们问客户要别墅号就是死活不给,这一来一去又是耽误时间。
再有的客人,住在酒店里,但是不给房间号,也不给入住客人姓名,骑手把东西送到了,客人让放在前台,但是前台也要客人的房间号,客人还是不给。最后没办法了说,等他一会,他在打游戏呢,骑手一等就是一小时。这种单你要加钱他又不乐意。
这样或者那样的幺蛾子太多了,下次我让管客服的老W来写一篇客服血泪史。
上个月在老L家吃饭的时候我抱怨过,现在整体的客服团队和骑手团队还是在磨合中,老L的想法又挺超前,都规划了好几种新的业务模式了。我跟他说:
你丫的是梅西,你跟团队说,只要把球打过中场,剩下的别管了,我负责进球。可我们团队现在是中国人,球就是死活过不了中场线。
几个股东都是在大公司干过的人,而大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现在这种小公司,一下子给怼到了只有决策层和执行层,无暇管理,也不会管理。
所以上个月底,闪电侠也引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性股东,有大型IT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给他的定位相当于是CEO,他加入之后我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把一团乱麻的事情逐步理顺了,接下来也会由他牵头来重点打磨技术,客服相关部门的内功修炼和流程优化。
我们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分析了友商,迪拜王力宏的拜托拜托,人家之前是运费全免,11月开始运费半价,我们帮他们算过账,不管怎么算,
都是亏本生意啊。
当然,人家家大业大,亏得起无所谓,但是从商业逻辑上来说,我们几个股东都有一个困惑,
用原子弹轰一个县城规模的外卖市场有必要吗?
想不通也就不想了,也许人家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呢。
我记得牛根生当年从伊利离职,创立蒙牛的时候,市场宣传打过一个口号:向伊利学习,做内蒙古第二好的奶制品企业。
我寻思着,等我们APP上线了,我要不要弄点推广:
向拜托拜托学习,做迪拜第二好的美食外卖平台。
前路迷茫茫,做老二是幸福的,我们只要看着老大的尾灯跟着走就行了,而老大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前面就是一片混沌。
总之,本月,
苦练内功,戒骄戒躁,放弃幻想,准备打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