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经济是世界第34大经济体,估计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名义)为3485.93亿美元。初级出口产品包括低端的半导体和电子产品,运输设备,服装,铜产品,石油产品,椰子油和水果。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日本,中国,新加坡,韩国,荷兰,香港,德国,台湾和泰国。 二次世界大战后,菲律宾曾被认为是东亚第二富有的国家,仅次于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其经济表现开始被取代。在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的独裁统治下,经济停滞不前,因为该政权催生了经济管理不善和政治动荡。该国遭受经济增长缓慢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只有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自由化计划才开始恢复经济。 菲律宾经济是在严重依赖汇款来自海外的菲律宾人,其中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汇来源。汇款在2010年达到峰值,占全国GDP的10.4%,2012年为8.6%,2014年,菲律宾的汇款总额为280亿美元。区域发展不平衡,吕宋岛 - 特别是马尼拉大都市 - 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获得了大部分新经济增长,尽管政府已采取措施分配经济增长通过促进对该国其他地区的投资。尽管受到限制,服务业如此旅游和业务流程外包已被确定为具有该国增长最佳机会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