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退休署(Philippine Retirement Authority)成立于1985年7月,2009年5月12日根据第9593号共和国法成为菲律宾旅游部的附属机构。
根据相关数字显示,截止2020年封城前夕,菲律宾一共批准了70520名外籍人士获得SRRV签证,
其中,中国大陆居民的获得人数位居首位27678名,其次是韩国公民14144人,印度公民6120人。
从比例来看,中国大陆居民占了外籍公民在菲申领SRRV签证总数的近40%,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
02 谁是SRRV持卡人
写过政策的人都知道,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不断完善的规则。
或许是坐拥“全球条件最宽松的永居身份”之名,近几年,SRRV的申请人数随着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开始逐年攀升。
“树大招风”这句话在菲律宾总是映射的尤为突出——生意越好,对申请者的质疑就越是跃然纸上。
无数的质疑归纳起来无外乎也就是两个“为什么”——为什么有两万多名中国大陆居民交得起2万美金?他们在菲律宾都干些什么?为什么35岁就允许他们来菲律宾“定居”?
实际上,思路稍加捋顺就不难发现,申请SRRV的中国大陆居民无非以下几类:
一是纯粹来菲律宾养老的。他们是SRRV最理想的目标群体,但数量相较于2万人显然凤毛麟角,但原因并不难理解。
时至今日,中国国内的养老体系已趋于完善,领着养老金,吃着舌尖上的家乡菜,住房医保样样不缺,如果在国内就能享受这样的养老体验,怀揣2万美金千里迢迢的跑到菲律宾来颐养天年,恐怕要给自己一个足够说服的理由才可以。况且即使这样,也依然逃不过质疑——“他们为什么要35岁退休来到这里?为什么不在属于自己国家的岛屿上退休呢?”
第二类,通过“买房送绿卡”取得SRRV签证的。
这类人群的最大贡献无疑是加速了菲律宾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上涨。无可厚非,在哪个国家35-40岁都是购买力最强的年龄阶层。也因此,35-40周岁左右申请SRRV签证的他们,把钱扔到菲律宾同时,也把海南游升级成了海外游,定期到菲律宾看看自家的房子,顺便度个假——这应该也是SRRV的确定的客户群之一了。
如此看来,制订35岁的年龄门槛,吸引购买力最强的年龄阶层来菲,并无实质性的错误。
第三类,举家搬到菲律宾的。
早期阶段,大部分父母考虑的是子女可以享受华侨名额而举家搬迁到菲律宾,也有些是纯粹为了方便陪伴子女留学或英语游学而父母中的一人申请SRRV的。这部分父母即主持卡人的年龄也大多都在年富力强的40岁上下。
第四类,来菲律宾寻找商机的,如果能扎下根来就顺势留下来养个老。毕竟在还能动弹的年纪就只想着天天晒太阳的人,家里没个矿是根本不敢跑来吹海风的。
当然,说是寻找商机,实际上就是经营些未必有多大的生意,40/60公司、投资签证于他们而言门槛太高。但要说这些人冲击了本地人的就业,抢了菲律宾人的饭碗,倒也真不至于。毕竟,有些苦叫“不是自己的生意就不愿意吃”,而有些行业是大部分菲律宾人即使经过短期培训也无法独立胜任的。况且,全世界接纳移民的国家都有中国城,都有中国餐馆,都有为移民提供各类生活服务的小生意人,这些营生也为本地菲律宾人创造了无数就业岗位。
如果这类人群是参议员们口中“要小心这一政策使得非法务工的中国人很容易进入本地”的话,那还要回到前文的那句话——在还能动弹的年龄,就能天天闲着晒太阳的人,没个百亿家产托着是根本不行的。当然,如果真有百亿家产,恐怕他们也不会来菲律宾这片土地了。
如果说,以上四类人群至少还有在菲律宾长期生活的打算的话,那么剩下的,就是被特别提出质疑的菠菜人群了。
想知道这类人群申请SRRV的比例到底有多少或许并不算难,直接了当的问一个问题,或许就能得到答案。
一个连2千5美金赔付都不愿意自己出的群体,到底会有多少比例的人愿意自掏2万美金只为一个往返菲律宾的签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或许还会反问三个为什么——公司出工签,为什么要自掏巨款办签证?为什么35岁还要留在菲律宾?还有,为什么要一辈子往返菲律宾?
最后,抛开现象看本质。笔者这里还不得不厚道的提一下另一个被忽视的数字——在菲律宾申请养老签证的美国公民只有3704人。
而截止2015年,美国国务院就已经爆出,在菲定居的美国公民或超22万。
03
不变的使命VS寻不到的初心
发展和促进菲律宾成为退休天堂,以加速该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时增强其外汇地位,
以最有吸引力的方式为目标退休人员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是菲律宾退休署一直以来的使命,
于菲律宾而言,“众筹”之下的十几亿美金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或许的确起到了绵薄之力,而于众多SRRV持有者而言,
是否真的有人感受到了当初那个描画般的”退休天堂“,或许只有他们自己说的清。贵为2万美金的长期签证,早已在事实上蜕色成为高价购买只为节省出入境时间成本的考量。
2020年,百年疫情,菠菜散场,外籍人口的加速流失对自身造血不足的菲律宾更是雪上加霜。高居不下的失业率、经济疲软的菲律宾如何开放思路,
在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吸引养老投资的佼佼者,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2020年10月25日,菲律宾社会学家、记者,兰迪·戴维 (Randy David)在每日问询者专栏发表署名评论"The new Chinese migration to the Philippines"(菲律宾的新中国移民),
其中写道:
“很难想象,今时今日,来自其他国籍的外来人口会在菲律宾人中引起如此的怀疑和敌意。”
“戈登(Richard Gordon)参议员可能认为,如此多的中国退休人员在菲律宾的存在,是国家安全隐患,这种论调听起来有些令人震惊。
我们仍然记得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的故事——有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
日本人潜伏在我们国家的故事。他们静静地充当园丁、道路工人、农民和小商人的
工作——然后在日本占领期间以日本军官的身份出现。
根据后来的资料显示,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在当时,被以间谍或地下潜伏者的身份派遣到了菲律宾。”
“如果简单的认为没有任何POGO工人和SRRV持卡者在菲律宾从事情报工作或许是不负责任的,但绝非每个POGO工人和SRRV持卡者都是间谍。”
“我倾向于相信这些中国“退休人员”中的大多数,特别是35至50岁之间的人,主要是在这里经商,SRRV签证对于他们而言,是便利进出菲律宾的快捷通行证。
我们的法律并不禁止这些SRRV的持有者谋生或谋职,并且事实上退休署也会提供协助,而我们只需要确保他们在这里时没有从事违法活动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定期审查获得退休签证的最低要求。但不能歧视某些国籍的SRRV申请人。”
2020年10月23日,2万美金的SRRV正式成为历史。下一个经过包装的“永久居住卡”是否还能再次迎来属于菲律宾自己的春天?
——相信未来很长一段赶时间内都无人能给出定论。
“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应该大胆地实践,大胆地试,先不要下结论,干了再说。”
文章来源公众号 这里是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