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牛社区
https://bbs.boniu123.cc/
流量池思维的两大核心洞察,教你掌握最低成本获客之道
2020-09-04
思念一直在
恢复备份
导出
导入
更新
清空
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开始
框架
模块
您可以通过导出进行模板备份
我知道了
添加框架
添加模块
100%框架
1:1
1:2
2:1
1:3
3:1
1:1:1
tab框架
关闭
当前为
简洁模式
,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
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广告合作
招聘广告
社区广告
博牛APP
博牛QA
官方人员
官网验证
论坛首页
产业中心
企业入驻
我是提供商
游戏代理
我有需求
招聘求职
求职招聘
招聘专区
求职专区
最新动态
Web3
东南亚新闻
国际新闻
产业新闻
全球展会
讨论广场
综合讨论
黑点曝光
畅游世界
美食之旅
生活服务
房屋租售
商品交易
外卖点餐
声色犬马
私密聊吧
情欲图鉴
绯梦书阁
站务公告
公告专区
毛遂自荐
建议投诉
登录/
注册
博牛社区
›
产业中心
›
我是提供商
电梯直达
»
返回列表
思念一直在
LV1 初心者
LV1 初心者,当前积分0,距离下一等级还需200积分
如何获得积分?
帖子
0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元
发表于 2020-9-4 06:59:01
2892
0
|
显示全部楼层
|
倒序浏览
楼主
最近听了混沌大学5周年返场大课,非常受益,尤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杨飞老师的分享,他更新了对流量池思维的解读,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流量池思维是我觉得目前最适合中国运营人的思维,比增长黑客要好,因为数据这东西对运营人来说很重要,但仅有指导作用,毕竟运营要做的是和用户进行直接沟通,需要掌握的是用户心理。那么,杨飞老师对流量池思维有什么新解读?我总结为两大核心洞察,接下来就以个人理解进行阐述。洞察一:区分流量池和流量源杨飞老师第一次给出了哪些是流量池,哪些是流量源,其中:流量池包括APP、微信、DMP、社群、品牌;流量源包括BD、社会化营销、数字广告、传统广告。为什么要区分流量池和流量源?我个人觉得,是要从长期降低流量成本。如何实现?针对流量池和流量源进行不同的运用动作。流量池是可以通过运营实现流量的长期存续和源源不断,比如一个家长社群,可以通过定立规则门槛和提供升学、家庭教育等内容,促进家长群体的口碑传播。而流量源是一次性的,很珍贵,要么能直接转化,要么引入流量池里进行运营,比如投放头条信息流广告,获取的线索第一次就要转化,而转化不了就要标签化,之后尝试其他策略。那么,一般什么时候用流量源?答案是初期积累种子用户和活下来后快速扩张的时候,而这种时候往往制定了短期目标,至于流量池,则是在长周期里才会用到。换句话讲,一个重视长期,一个重视短期,这是流量池和流量源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再者,流量池成本可控,流量源成本不可控,这是另一个区别。比如,以app为载体的产品可以自由做裂变,邀请好友赠课、赠优惠,把投放的钱直接用于奖励用户,效果好的话可以持续降低获客成本。而如果投放传统广告,价格首先可能很贵,没有议价能力只能按要求行事,其次效果不一定检验得到,你能保证路人看到你设计的广告牌就能记住你?如果不能,那就是浪费。所以,从长远来看,流量池一定是首选,但与流量源的区分
工作
还是要做的。至于如何搭建流量池,杨飞老师提出的「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和「裂变是最低成本获客之道」就是最好的答案。首先是品牌,要做「一升」和「一降」。「一升」,即占领用户心智,做好定位,而流量池思维里的定位有三种,竞争定位、功能定位和升维定位,其中luckincoffee就使用的升维定位。「一降」,则是主动接触用户,强化其对品牌的记忆,办法则是打造强记忆符号和场景营销,比如,luckincoffee设计独特的鹿头和皇室蓝吸引年轻人,并在写字楼附近选址,主打办公场景等。其次是裂变,要设计好社交关系链,据此,杨飞老师第一次给出了他对于裂变玩法的分类,分别是复利式、众筹式、共享式。复利式的特点是互惠互利,比如luckincoffee的游戏化裂变玩法,和好友一起花式领券。众筹式的特点是人人帮我,比如拼多多的拼团裂变,邀请好友参团才能低价获取产品。共享式的特点是我帮人人,比如神州专车的亲情账户,家人账号与自己绑定就可消费。当然这只是大概分类,不同产品适用不同的裂变玩法,具体的社交关系链设计则要仔细思考。总之,流量池思维的第一个核心洞察是区分流量池与流量源,而流量池则要利用好品牌和裂变,以此实现长期降低获客成本。洞察二:留存第一当然,获客成本降低并非在于流量池的搭建,留存也很重要,而留存第一,则是杨飞老师解读流量池思维时第一次提到的,也是第二个核心洞察。AARRR模型大家都熟悉,留存就处在激活和变现之间,很难想到其处在核心位置,但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增长这件事,必须依靠留存后的用户,因为只有它们才会付费、传播,才有被激活的价值。那如何保证留存?第一点是转变思维,即从顾客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什么是顾客思维?花钱买量,一次成交,无自己的数据,常见例子是过去以广告为主的企业,市场费用高企,很难活得长久。什么是用户思维?自建流量,多次转化,有自己的数据,典型案例如宝宝玩英语,以社群和体验课为转化手段,拥有了超30万付费用户。可见,在用户思维的指导下,才能有自己的流量,留住已有存量,创造更多增量。第二点是流量池思维里最核心的一句话:存量带增量,高频带高频。如何让存量带增量?很简单,让用户分享,而分享的前提是用户高频使用产品,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是高频的,怎么办?提频,具体方式是创造更多接触点。什么样的产品接触点多?答案是低价高频的产品。所以,如果你是高频高价、低频高价、低频低价的产品,可以通过特殊设计改造成带有“低价高频”特点的产品,比如微保就是典型的高价低频产品,其通过免费赠险、发布个人月报等方式显著提升频次,增加用户留存和分享。保证留存的第三点,则是用DMP和PBL来运营和挖掘用户。所谓DMP,是用户数据的标签化平台,它可以根据用户标签实施更精准的动作,比如精准定向投放、千人千面的消息提醒、个性化的老带新活动等。不过,我不想讨论怎么利用DMP,而是它背后可借鉴的运用逻辑——用户分层。比如,可以根据积分对社群的用户进行三档划分,第一档赋予新群管理权限,帮助裂变新社群,第二档设计积分奖励活动,帮助活跃原社群,第三档则给予常规福利,唤醒沉默用户。所以,无论是借助机器还是人工分析,对用户实施分层是对留存有好处的,只要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实施不同运营动作,就能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留存效果。除了分层,另一个可借助用来提升留存的工具是游戏化模型PBL,即点数、徽章、排行榜。点数可以增加用户粘性,比如熊猫小课的训练营,打卡、评论、分享等可得兑换奖品用的金币。徽章可以给予用户成就感,比如知乎的用户完成相应任务,就可获得匹配的称号和成就。排行榜可以提升用户分享和复购欲望,比如luckincoffee的百万大咖活动,就根据用户消费件数进行排行。总之,通过转变用户思维、提高用户频率、用户分层和游戏化运营,能显著提升留存,让存量变增量。总结流量池思维做为运营型思维,非常值得每一个运营人研究和思考,这对于实际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总结一下两个核心洞察的基本内容:1. 区分流量池和流量源,保证流量池的搭建是核心,其中,从定位、符号和场景三方面做好品牌,根据社交关系链的设计选择裂变方式。2. 留存第一,可从转变顾客思维为用户思维、以高频带高频、利用DMP和PBL运营用户三方面着手实施,实现存量变增量。以上两大核心洞察,如果能很好结合,低成本获客将不是难事。最后分享一下杨飞老师最新的流量池思维方法论模型,希望对各位运营人有启发:
个人签名
收藏
0
回复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综合讨论
东南亚新闻
关闭
博牛社区 x 菠菜圈
/1
免费企业入驻
产品曝光难?免费入驻,轻松对接资源方! 限时开放!让你的产品轻松被接入 免费入驻,连接无限可能!
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