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菲律宾华人班 于 2020-4-10 22:42 编辑
这两天,是菲律宾一年一度的大节日——圣婴节。
往常这个时候,本地人会去教堂,全菲律宾到处都弥漫着宗教的气息。
这也是一年之中,在菲华商们少有的会歇业的日子之一,大家不是跳岛游,就是去山上避暑。
然而,今年的圣婴节,却可以说是菲律宾近几十年来最冷清的圣周了。
路上空空荡荡的,再没有了长达数公里的信徒队伍,也没有去海边晒太阳的人群,更没有游客晚上归途的塞车。
因为,此时在菲律宾的绝大多数人,都待在家里,并且将继续待上至少20天。
这是小班在菲律宾的第10个圣周,也是最无聊最无奈的圣周。我现在最大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小区的围墙以内。
打开手机,那些原本死寂沉沉的“菲华XX群”都热闹了起来。毕竟大家都闷在家里,整日见不到几个活人,再不找人唠嗑怎么行。
这也是小班近期日更的原因,不写写文章,真的是无所事事。
那今天要写什么?
一个我们将不得不面对的严肃的话题—经济寒冬
在小班写了几篇关于疫情之下菲律宾的现状后,不少小伙伴都在留言区表示:
不是只有菲律宾人不容易,我们的同胞们也很辛苦啊!
小班的群里有位小姐姐是在马尼拉当导游的,于是小班打算跟她唠唠嗑,写篇旅游的。
本来我们还在聊去木瓜岛的攻略,沿途的风景,还有碧海蓝天。
聊天画风开始突转,小姐姐表示,疫情使她看清了这个工作的脆弱,她已经准备转行了。
国内疫情大爆发的时候,旅行社的单子就少了很多。3月初又接了些,由于菲律宾本地的疫情也开始爆发,单子又没了……
在封城之前,很多旅行社都已经没有买卖可做,即使现在允许经营了,也根本没客户。
很多导游都纷纷转行,有卖口罩的,有卖水果的,有做微商的……
还有的导游线上卖菜,卖食品,叫Grab送,结果赚得比本业还高。
而一些去年或今年刚开的酒店度假村,则是要面对巨大的危机……
属于旅游业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一名薄荷岛的潜水教练坐在沙滩上,桌上是美食,面前是大海,配文为:如此美食美景,独自享受。
另一名马尼拉的潜水教练表示,目前是直接的,毁灭性的打击,完全没业务了。
在甲美地做生意的小伙伴也是对封城延长而忧心忡忡。
不怕延长,就怕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解封。
对于批发商来说,1-3个月回款,一瞬间都被截止了,他们只得向零售商讨要款项。
而目前的菲律宾,除了药店,超商,五金外,几乎所有的零售商都被迫歇业了。当然,即使现在开店,都不一定有人。
批发商无法收回款项,现金将流断裂。而2,3手的批发商夹在中间,更是异常艰难。
零售商没有开业,还要支付房租,工资,而钱都在货上。
如果正好是疫情前叫了大批的货,到了现在的还款日,一些小的零售商可能会撑不下去。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华人因此而倒闭,只好打包出售给同胞了。
这位小伙伴有点庆幸,他原本已经看好了个位置,价格什么的都谈好了。
还好没马上开店,不然房租上就得亏一笔不小的钱。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说了,好话都让你说了,你前几篇才叫大家不要慌,这篇就让大家慌了。
No,小班上次写的,是让大家不要对菲律宾的疫情过于恐慌。而本文写的是大家将遇到的经济寒冬。
那么,如果菲律宾的疫情结束了,会迎来报复性消费么?
这个,大家知道的,菲律宾人一向没有储蓄的习惯,现在的钱都花在食品上了。
而高达2千多亿披索的补贴,很多人都还没收到,更别谈现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疫情才能稳定下来。
所以相比起国内的话,菲律宾的高档消费可能在疫情之后能有增长;而中低档的消费嘛,那可就……
疫情之下,全世界的人几乎都受到了波及,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本地人过得不容易,我们在菲华人们也很难啊。
大家漂洋过海,辛辛苦苦好几年,最怕一朝回到解放前。
朋友圈里有人在讨论,是否该借钱给本地员工。
大多数朋友的意思是,再看半个月,真的不行,该借还是得借。其实,多半是直接给了。
疫情之下,小班看到的更多的是同胞们的善意。只希望,不会看到有朋友会撑不下去。
大家,挺住!
我是汪小班,我的心愿是,大家平安渡过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