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深圳龙岗六约派出所在“微信派出所”平台收到一条群众举报线索,位于横岗街道的某写字楼内 ,一家名为“某南互动科技”的公司疑似从事电信诈骗活动。 民警随即上门核查,发现几张办公台面摆放着近百部手机。在未及时关闭的电脑屏幕中,清楚显示着某“比特币平台”的交易记录。 检查这些手机时发现,微信头像和朋友圈内均是“网红美女”,可站在民警面前的几名员工分明是小伙子啊! 经验丰富的民警一目了然,这是诈骗窝点无疑了。 冒充“美女”,寻找目标,谈情说爱,诱导投资,血本无归,拉黑走人……这“投资诈骗”的套路,咱们是再熟悉不过了。 但调查中发现,这个团伙还真不一般。 “客户”中竟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近到日本、韩国、东南亚,远到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 电诈团伙没少抓,将“业务”发展到全球的,这还是头一次见。 审查,几名嫌疑人道出了真相: 随着“卖茶女”等电诈手段的持续曝光,传统的“冒充美女诱导投资型”诈骗已经越来越难开展,因此在国内坚持广撒网寻找漏网之鱼的同时,也尝试去开拓海外市场。 只是没想到,公司才从外市搬到深圳,正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就被警方查获了。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和各国“客户”使用多国语言尬聊,撑起了公司全球“业务”的竟是几名初中毕业生。 话术本曝光 国内国外一律有效 在嫌疑人电脑中,警方还发现了一套“话术本”,也正是靠着这些话术,才让骗子们在国内国外都无往不利。 首先下载年轻貌美的女孩照片作为自己的头像。 之后包装朋友圈,豪车、旅游、出海,隔三差五发些励志短句 这和我们多次曝光的“白富美”、“卖茶女”等诈骗手段如出一辙。 而在开拓海外市场上,骗子们会利用各种翻墙软件,虚拟定位APP,购买国外手机卡等手段,搜索“附近的人”寻找目标,一旦通过好友申请,便按照话术开始聊天。 可是一群初中生,如何精通多国语言?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完全不懂英语,更别提多国语言交流了,对话全部通过翻译软件完成。 至于具体话术,不分国内国外,一律有效。 首先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之后暗示单身,只要你够优秀,一切皆有可能。 时不时发一些生活照片,增加真实感和信任度。 如果对方是外国人,就说自己将到该国出差,期待见面。 感情到了一定基础,便慢慢铺开自己的投资产品。 如果客户不反感,就继续聊感情聊生活,穿插聊一聊投资。 如果客户坚决表示不投资,就直接拉黑淘汰。 每日专业分析,提高说服力。比如:大涨了,有机构消息了等等。 对方被成功洗脑,投入资金,后台人为操作指数涨跌,直到血本无归。 3 某8同城应聘入职 高额“激励”难拒诱惑 此案被抓获的嫌疑人大多为90后,年纪最小的只有20岁。 几乎都是在某8同城等招聘网站中应聘入职,应聘的岗位是“网络销售”。 具体销售什么,公司面试时只告知是做“数字货币”交易。 看起来高大上的写字楼,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位,一群涉世未深的初中毕业生们便一同栽进了诈骗团伙中。 一旦入职,每人标配几部手机、几张电话卡和一台电脑,话术本必须熟背,广泛添加客户,一点点摸索进步。 经理说了,冒充美女,这不是骗,这是包装。 开始时心存疑惑,担心涉嫌违法,但面对每一单4%的提成,也就逐渐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要不是警方突袭,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的发财美梦中。 而现在等待他们的,是按照其“工作业绩”确定的量刑处罚。 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 人家都“网红脸”、“白富美”了 凭啥还要搜索“附近的人”找对象 “白领”看着很风光 销售经理、投资顾问、客服代表 凭啥就选上咱一个初中毕业生 都醒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