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生物科技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加入,开展对这一块新科技的研发。但是,也有人害怕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潘多拉魔盒在被打开之前,潘多拉绝对想象不到自己会放出恶魔。在历史上,有一位科学家曾发明了一件东西救了无数世人,可在十多天后,他却又开发出一物,祸害了无数人,直到今天依旧危害深远。 
此人便是霍夫曼,由于先后研发的两种药物,他被人比作天使恶魔的结合体。在霍夫曼的时代,水杨酸被研发成功,拯救了大量的生命,可是,这种药物的各种衍生产物都具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伤胃。病人在治好了一个病后,却不得不患上胃痛的毛病,所以,大量的制药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德国拜耳公司是当时制药行业的巨头人物,霍尔曼便是这个庞大公司的一员,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其服务,并且接下了研制可以抵抗水杨酸带来的胃病这一难题。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霍尔曼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 他的方案就是制作乙酰水杨酸,由此冲淡可以让人得胃病的成分。这种配方就是现在依旧在使用的阿司匹林的由来。但是,当时霍尔曼的上司并不认可,他认为这种药物会导致心脏衰弱,治好了一种病,却又导致更严重的病情,这自然是不会得到认可的。当然,以现代人的医疗水平看,他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阿司匹林在正式投入市场之后,收到了重大反响,没有什么主流的推广手段,仅仅是口口相传以及出色的药理功效,阿司匹林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全部。 可是,在这种药物遭到否决后,霍尔曼的上司交给了他一项全新的任务,那就是将这种乙酰和吗啡结合到一起,制作出可以治疗咳嗽,却不会引发上瘾的药物。在他看来,乙酰既然可以降低毒性,那么用到吗啡身上,一样可以起效。可是,理论推断和实际效用却全然不同。霍尔曼研制出了祸及万世的毒药。 
经过之前的演练,不过才两周的时间,他便合成了海洛因,这种产物是将吗啡与乙酰结合起来,经过试验,服用过这种药物的人会产生一种英雄气概,及英语的hero,也因此海洛因得名。当然,当时没有一个人会想到他的上瘾性反会远远赶超吗啡。 
在简单的试验之后,这种药物便被推向了市场,并且和阿司匹林一样,他引发了人们的疯狂追捧,但这并非其带来的强大功效,而是上瘾性。无数人为了吃这种药不惜变卖家产,也不惜身体垮掉。一旦和这种毒药沾边,便注定无法解除。更为可怕的是,当时有无数的普通群众在不知情下,吃下药物并且成了瘾公子。 
归根结底,这一切究竟是否应该归咎于霍尔曼的试验,这或许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可以打开宝库,也可能放出恶魔。那么在大家看来,我们应当如何处理科技与现实的关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