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重播

二狗
LV14 敬畏的寂静
帖子    9607
新博币    4210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3606 4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管理员留:感谢您分享的内容,此内容已被收录至 社区好贴/菲国攻略奖励 6新博币 0积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一点,在华人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无论孩子身在何处,无论他们年龄几何,甚至是已经走入社会、成家生子,父母们永远有着操不完的心。
    更别提,因为孩子所处国家这样那样的“国情”“社情”,华人父母的担心更加多了一层。
    推行大麻合法化?华人家长严词怒怼
    在相对更加“开放”的西方社会里,华人子女的生活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其中有些还披着“合法”的外衣,比如近年来常在新闻中听到的,大麻合法化。
    无论是出于历史传统的沿袭,还是医学常识的普及,绝大多数华人父母对大麻“谈之色变”;为了让孩子避开这个“雷区”,真可谓操碎了心。
    不久前,加拿大列治文市召开了一场大麻合法化的说明会,没想到却遭到一位华人家长怒怼:
    “新法允许每个家庭种四株大麻,家庭中的儿童怎么办?”
    “法律规定超过12岁的孩子携带5克以内的大麻是允许的,携带的下一步是不是就是吸食?”
    “合法化以后,持有大麻的人越来越多,未成年人接触大麻的渠道无疑会更多,谁来保证他们不会误吸或被引导?”
    在小侨看来,这位家长的操心是完全有道理的,一组来自加拿大有关机构的统计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 吸大麻的年轻人是吸烟的年轻人的三倍
    · 大麻行业市值60亿至80亿,100%被犯罪组织控制;
    · 在安大略省,12年级学生有超过三分之一表示自己吸过大麻;
    · 超过一半吸大麻的年轻人认为大麻不会影响到开车,三分之一认为会让开车技术更好;
    · 不清醒驾驶案件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吸大麻,但是警方只有查到1-2%。警方将获得1.61亿元用于检查麻驾


    大麻,资料图。来源:摄图网


    近年来,一些北美国家推行“娱乐大麻合法化”风头正盛,有人更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甚至鼓吹“大麻无害论”。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就此以为,大麻只是“小抽怡情”的娱乐品。
    事实并非如此!
    在医学上,目前确实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大麻对健康的直接性伤害,但这只是因为,研究人员没法像抽烟一样获取大量样本,其原因是大麻使用者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
    相反,一直以来都有相当多的案例证明,吸食大麻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并伴随感官功能的失调。
    更何况,大麻一直被称为“毒品的入场券”——尝试过后,不断加大剂量,最终为获得更大刺激而转投其他毒品。
    因为年幼好奇,或因自小在国内长大、对大麻缺乏了解,一些华人学生已经为大麻所诱惑。
    为此,无数华人父母一直在抗争。翻看报道,仅在最近半月,有关报道就有数条:
    然而,华人的声音毕竟有限。想让子女彻底摆脱来自大麻的威胁,父母们依然任重道远,依然要为此累心伤神。
    中国留学生无端被攻击,父母忧心忡忡
    几天前,一位来自浙江嘉兴的女留学生,在西班牙马拉加乘坐地铁时遭遇种族歧视,此事在国内引发高度关注。
    当地时间4月29日,女留学生在乘坐地铁时,被一群15岁左右的西班牙学生围观,并遭到辱骂、攻击,对方还将当时的场景录制了视频。
    她随即联系了警方,却被告知“无能为力”。随后,她将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社交网络。


    来源:脸书


    这位留学生的委屈经历引起了不少父母的共鸣。有人更直言,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到国外留学。
    从点赞数看来,支持这位父亲观点的网友不在少数。


    来源:观察者网


    小侨认为,且不论他的表述是否“因噎废食”,仅从发生在留学生身上形形色色的案件上看来,父母们的操心不无道理;章莹颖案、江玥案、唐晓琳案、李洋洁案……留学生们或遇害或失踪的案例不绝于报端,怎能不让人心生忧虑?
    别忘了,还有诸如上文这位女留学生所遭遇的,形形色色的歧视现象。


    章莹颖的下落,目前依然成谜。图片来源:华人生活网

    更何况,一些恶性案件,发生在公众印象中治安环境较好的国家,比如德国。这无疑让家长们更加放心不下,究竟哪里才是留学的安全地?
    看不见就会格外思念。无论是孩子在千里之外求学,还是在寄宿学校、周末才能返家,只要孩子不在眼前,父母就会挂念、会担心,这种天性难以泯灭,这种心里的“累”是父母摆不脱的牵绊。
    “爬藤”之心不减,华人父母“累”并快乐着
    说起华人父母们操心的对象,“学习”是永远避不开的主题。
    尽管,随着时代发展,当代人的教育观已在很多方面发生改变,但对华人父母而言,上名校仍是很多人的共识。
    在国内,非清华、北大不可;
    在英国,非牛津、剑桥不上;
    在美国,“爬藤”是最大目标;
    ……
    在华人总数超过500万的美国,名校之争让父母“痛”并快乐着:
    加入各种华人家长群,每天在群里各种探讨各种比较,还要时刻盯紧各位“名师”的补习班广告;
    一掷千金购置学区房,让孩子在初级阶段先人一步,为“爬藤”打好基础;
    花费重金帮孩子培养各类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简历含金量更足,录取时更有底气……
    近些年,由于美国部分地区推行平权政策,对学习成绩较好的亚裔学生造成不利影响,使华人子弟“爬藤”面临更大竞争,华人父母们就更累了:
    一方面,和政府、教育部门抗争,表示对平权法案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还要和其他华人父母竞争,想尽办法帮孩子从华人学生中脱颖而出,争取那越发稀少的名额。


    华人冒雨举行抗议,抵制平权法案。来源:法制晚报
    此外,还可能遭到孩子的不理解:谁说学习好就是一切?谁说考名校就赢了未来?
    当此时,父母们唯有长叹一声:唉~
    无论海外华社如何变化,为人父母者总是活得“最累”的,而孩子无疑是让他们操心最大的根源。
    也许很多人会说,华人父母习惯对孩子过分宠溺,过分关心,过分关注。
    也许有人会说,父母想给的,未必是孩子需要的,长期以往会适得其反。
    实际上,这些道理,很多父母心里也明白,但就是,放不下这颗心。


    考场外焦急等待孩子的父母们。来源:法制晚报
    也许,是中华文化自古传承的家庭理念,让父母总是习惯多做一分,多想一分;
    也许,当我们也为人父母,就会对自己父母当年的做法,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无论如何,至少,对于父母倾尽心血的付出,我们不应苛责,我们应该感恩。

    个人签名

    公海
    LV4 路旁的落叶
    帖子    12
    新博币    31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希望父母多点信任,孩子多点感恩 。
      个人签名

      lxfcat
      禁止发言
      帖子    6
      新博币    10 提现
      提现    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白露蒹葭
        LV1 初心者
        帖子    1
        新博币    315 提现
        提现    0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累的父母
          个人签名

          凱毅丶
          LV3 流浪的疾风
          帖子    22
          新博币    955 提现
          提现    0
             
            畸形社会
            个人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