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被标定为【好欺负】的人,并非被一眼看出来的,而是被测试出来的。
一般来说,受害者会有一部分社交创伤,导致的紧张和敏感性,所以在面对这种测量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在社交上处于一种紧绷和应激的状态,而表达出真实言行,从而被加害者确认,可以持续加害而没有反噬。
而加害者本身并不一定懂心理学,而是从原生环境+中通过朴素的观察成年人之间的地位关系学到了测试范式。
比较常见的测试有以下几种:
1,服从性测试
比如没有任何理由的指使当事人去干事,你去接个水,给我买个烟之类的,如果不被拒绝/无视,就会把这种事情逐步升级。
这种防御措施就是不理,或者跟他说忙,或者跟他说,这次我来,下次你来哈。
2,三角测量
利用虚构的其他人对当事人的看法(通常是负面的,偏见的),测量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如果当事人很惶恐或者很紧张,就证明了用不高兴”就可以拿捏和恐吓。
这种防御措施,是,他对我有误会是吗?改天我跟他说说,以及,他怎么想跟我有啥关系。
3,延迟回应测试
故意把当事人急着需要回复的事情,拖延很久,看当事人会不会脑补得罪了自己来道歉或者解释,来了,就证明很容易被拿捏和欺负。
这种防御措施是,如果是公事,就直接催,赶紧的,别耽误公家的事,如果是私事,寻找其他渠道解决,不理他,他如果问,就说看你忙,就自己处理了。
4,模糊指令测试
在协作或者交流时候,故意说的特别含糊,看当事人会不会超出主动承担超额责任,这种常见于老人或者小领导去欺辱新人。
防御方法就是,说不清楚,就只做清楚的地方,其他地方不断去问,烦他,如果不说,就不多做,或者不说,就四处问,显得他无能。
5,债务制造测试
设计当事人【被迫接受恩惠】场景,观察受害者是否会因亏欠感放弃原则。如果会,就证明了可以被小恩小惠和道德绑架欺负拿捏,下一步就是造出来一堆小规矩来拿捏当事人。
防御时候比较简单,拒绝这种被迫恩惠,在中间打断,或者,获得了这种被迫恩惠,第二天立刻给与一点回报,请个奶茶啥的,并且告诉他以后没必要这样。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