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播客 No Rivals,完整呈现了 the Founders Fund 这家机构如何从一个小型副业项目,蜕变为硅谷最具影响力与争议的公司。深度剖析了 Peter Thiel 风投帝国,包含起源故事、Peter Thiel 如何组建超凡投资人团队、该基金对 SpaceX 和 Facebook 的集中押注如何带来惊人回报,以及 Peter Thiel 的反主流哲学如何重塑风投行业与美国政坛。
本报道基于 The Generalist Podcast 独家获取的业绩数据及核心人物访谈,揭秘该机构如何创下风投史上最佳回报纪录。该播客总共四个部分,这是第一部分。
先知
彼得·泰尔 (Peter Thiel) 不见踪影。
1 月 20 日,为了躲避严酷的冬季风暴,美国最有权势的人士聚集在国会大厦圆顶下,庆祝 Donald J. Trump 就任第 47 任总统。
Ken Howery 与 Luke Nosek 早在 2004 年与 Peter Thiel 联创 Founders Fund 前多年就已臣服于这种魅力。Ken Howery 的「皈依时刻」发生在斯坦福经济学本科时期。在 Peter Thiel2014 年出版的商业哲学著作《从 0 到 1》(Zero to One)中,他将 Howery 描述为 PayPal 创始人中「唯一符合优渥美式童年刻板印象的成员,公司唯一的鹰级童子军」。这位德州青年于 1994 年赴加州求学,开始为 Peter Thiel 七年前参与创办的保守派学生刊物《斯坦福评论》撰稿。
Peter Thiel 与 Ken Howery 的初次相遇源于《斯坦福评论》校友活动。随着 Howery 升任高年级主编,两人保持联络。在这位德州青年毕业前夕,Thiel 抛出橄榄枝:是否愿意成为其新创对冲基金的首位员工?他建议两人在 Palo Alto 牛排馆 Sundance 详谈。
自 1998 年年中斯坦福演讲,Founders Fund 的三位创始人正式会面。尽管三人又花了七年时间创立各自的风投基金,但更深层次合作已即刻开展。
报复性商店
「我是 Larry David,想向大家介绍即将开业的 Latte Larry's 咖啡店。」《抑制热情》第十九集开场白中,这位《宋飞正传》创造者说到:「为何与咖啡扯上关系?因为隔壁店主太混蛋,我必须做点什么,所以我给自己开了一间报复性商店。」
由此诞生文化新词「报复性商店」(Spite Store)——通过争夺客户实施商业报复。
某种程度上,Founders Fund 正是 Peter Thiel 的「Spite Store」。虽然 Mocha Joe 这个尖酸刻薄的家伙激励了 Larry David,但 Thiel 的举动可视为对红杉资本 Michael Moritz 的回应。Moritz 是牛津毕业记者转型的投资人,堪称风投界传奇,负责雅虎、谷歌、Zappos、领英和 Stripe 的早期投资。
Moritz 是一位兼具文学气质的投资高手,在 Thiel 早期创业史中屡次成为绊脚石。
故事始于 PayPal:同年夏天,Thiel 结识乌克兰裔天才创业者 Max Levchin。他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在那里他为 PalmPilot 用户开发了一款盈利颇丰的加密产品。听完介绍后,Thiel 表示:「这是个好主意,我想投资。」
这场董事会冲突加剧了两人的不信任,数月后的权力斗争使其彻底破裂。2000 年 9 月,在 Levchin、Thiel 和 Scott Bannister 主导下,PayPal 员工发动政变推翻 CEO Elon Musk(此前他们刚罢免了空降 CEO Bill Harris)。Musk 拒绝妥协,Thiel 的反叛力量必须说服 Moritz 批准 Thiel 接管公司。Moritz 提出条件:Thiel 仅能担任临时 CEO。
事实上 Thiel 本无意长期执掌 PayPal,他的强项在战略而非执行。但 Moritz 的条款迫使他屈辱地为自己物色继任者。直到外部候选人也表态支持 Thiel 正式出任 CEO,Moritz 才改变主意。
这场「先贬后褒」的权力游戏深深刺痛了这位记仇的天才,为其日后创立 Founders Fund 埋下伏笔。
同期报道显示,Moritz 的措辞更为隐晦。他在 LP 会议上强调」欣赏长期坚守企业的创始人「,并点名几位未能做到的知名创业者。其中明显暗指 Founders Fund 合伙人 Sean Parker。」我们愈发敬重那些缔造伟大企业的创始人,而非将个人利益置于团队之上的投机者,「Moritz 在事后回应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