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汉堡哥
版主
当前积分:109745
帖子    22901
新博币    10393 提现
提现    26461.5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486 9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前几天刷到一条微博,说一位89岁的长寿奶奶,被迷信视频“逼到自杀”了。
    奶奶身体健康,活得中气十足、与时俱进,结果去年年底,突然吃了两整瓶的降压药自杀,被送去医院抢救无效,很快走了。
    原来,从去年10月起,奶奶就刷到讲“老人长寿是吸了家里人福气”的短视频。
    她表面上没表现出来,但每天夜里搜索“老人怎么不吸福”、“老人长寿躲灾”的消息,过得提心吊胆,就怕自己真的耽误了家人。
    ba2e8f80f560498eb9dcaa6c8a44ae0e.png
    不巧的是,家里恰好出了几件小事,投稿人爸爸车祸住院,姑姑家也不太顺利。
    不久后,琼瑶奶奶自杀的新闻又霸屏了媒体,好多人评价她死得潇洒死得体面。
    奶奶一琢磨,对谬论信以为真,决定自我了断,“不想再吸他们的福气”。
    6996d14051d24bedbe59afed279b8f8c.jpeg
    这条微博的评论区,除了感慨无良博主害人,还有很多感同身受。
    有人说,八年前,算命的告诉外公,“老人活得太久对儿女不好,折后辈福寿”。
    然后,外公自杀了。
    f9a6b8ce650c448e8dfc0ccd14783d58.png
    另一老人,年近百岁,听信了别人的传言,用缝被子的线上吊了。
    cb77ca6530184c06a1a8bce43141eaee.png
    曾经在小范围内人口相传的荒唐断言,借着迷信视频的势,恶意地扩大地盘。
    甚至演化出更多神鬼莫测的版本,连玉皇大帝都成了对方搬来的说客。
    104044bc3bc44284821727ae591501d9.png
    于是有人死了,有人疯了。
    5e42540f37a6450b9a81ddec4f0e359d.png
    3538b2c07fe94fac8dad1216df0eb8be.png
    我去搜索过相似的关键词,仿佛误入了还没开化的上古时代,字里行间都是鬼话。
    4a7f540b507c40d1b1ad83557ba557c8.png
    那些粗糙炮制的无良视频中,有人故作理智讲故事,“卧床老人熬死儿女”。
    9eeccda66eae4fec881940e103ee6154.png
    有人剖析自身经验,信誓旦旦表态,“多病老人磁场弱,严重影响照顾他们的子女”。
    045eb8d7952a457eaa9d92092ff5ead1.png
    然后看似慈悲地劝老人“别活太久”。
    e75d6f03604742afaf2f64e6d70c87f0.png
    怪他们用子女的寿命换自己的安康。
    81c9c475753244e985824dcf4741f74b.png
    更有甚者,顶着一张AI造出来的脸,打着资深主持人聆听百姓心声的旗号,把“老人的长寿”定义为“子女的牺牲”, 枉顾道理。
    43685d09a1354e91b5c5f0fbd5ccd610.png
    评论里还不断有人添油加醋,用道听途说来的故事烘托气氛,非要将老人塑造成大家庭的"扫把星"、吃后人的“刽子手”。
    625afa6f55ff4ce19bbb62e65b911b49.png
    d182266f1ce74c069c37a18f0cb4a64a.png
    致力于把“封建迷信”洗白成“科学道理”。
    3b8b4ec96e3748af9a94d3344fae8229.png
    0630b7935f134255a1d4c437d25948f8.png
    糟糕的是,有些视频明明想驳斥这种观点,却为了博人眼球,把这些言论放在最开头。
    可短视频最吸引人的就是头三秒,观众也就只看到了前面这些不入流的结论。
    导致这类谬传继续扩散和传播。
    d1948c174873489ebf233a39b4d38fd8.png
    fa3404bd4aa84e4186f40d47a00200a1.png
    0a50b7ef71e1417eb46715c02f2a53f1.png
    老人分辨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弱,很多人会把刷短视频理解为刷新闻,把出镜讲话的人都视为专家,觉得他们说什么都对。
    再加之信息茧房的问题如此严重。
    当老人刷到一个“灾祸论”视频并开始搜索“解法”的时候,平台算法就会自动接管,不断推送相似内容,让他们被同质化的信息包围。
    三人成虎。如果一个人这样说,你还可以笑笑不当回事;而当身边所有人都这样说的时候,你还能假装不在意,坚定不相信吗?
    很难的。
    于是评论区里出现老人们无奈的提问:
    “死不了咋办?”
    1ef0259725d041c0a06845d767cfb19b.png
    “要怎样才能舒服地去天堂?”
    aaeb7827ccea4f30b74d15bc2c995000.png
    以及“道德标兵”般的喊话:
    “我有去死的觉悟。”
    085b4a56dcf64f97bf48eff2ca69c4ad.png
    仿佛活着真的是罪过。
    20e490b76e284d1b8044587074188f2f.png
    这让我想起日本电影《楢山节考》。
    171ccf1dc8024a41b844c7b7187c3ccc.png
    楢山是个特别封闭的小村庄,几乎与世隔绝,人们生活非常贫穷,物资极度匮乏。
    这种背景滋生出残忍的习俗。
    比如,每家只有长子可以正常娶妻生子,而其它儿子则被视为干活的“奴崽”。
    又比如,村里的老人,不分男女,年满70岁还活着的,要被长子背到楢山上去等死。
    如果不从,那一家人都要被活埋。
    原因也很直白,太艰苦了,没有多余的粮食给老人,只好让人先走一步,省点口粮。
    阿玲婆已经69岁了,很健康,这在村里被视为“不知羞耻”。所以她用石臼上磕掉了两颗门牙,一是表示牙掉光了,吃不了多少粮食,二是暗示身体不好了,很快就会走了。
    2ab6aa832d1346f1bc5606b14e27f5d3.gif
    她的孙子也盼着她死。他觉得奶奶一天不死,他一天娶不上媳妇,也不能有孩子。因为粮食就这么多,人多了不够分。
    没办法了,阿玲婆决定提前上山。出发前,她把棉衣留在家里,因为那也是物资。
    于是长子背着她上山,终点处都是惨白的人骨,已经不知道埋了多少代人。他留下一包食物,被阿玲婆拒绝了,潜台词是“反正都要死了,就不浪费粮食了”。
    有没有不愿意上山等死的人呢?
    当然有。邻居家的老人,不甘心等死,被背上山后偷跑,然后被直接推下了悬崖。
    不用等死了,这是直接死了。
    073996d753d2492399e2fdada3fca9e4.gif
    这样的故事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历史上某些地区确实有过“弃老”的习俗。
    日本幕府时代,有的家庭,当孩子出生,老人就得去死;在国内有些地方也流传着“活死人墓”的故事,老人为了把生存机会留给后人,跑进墓穴待着。是不是主动的,谁知道呢。
    a0daf4ac22324e82a1725af9ec3ac07f.png
    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没办法养活所有人,就选择“价值最低”的那部分,丢弃掉,好让家族得到延续。
    民间也有“满口牙,吃后人”的俗语,背后的逻辑是荒唐而共通的——人老了无法创造价值,那就不如去死,别活着添麻烦。
    但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啊。
    现代社会已经做到了让人吃饱穿暖,谁家也不用靠逼死老人来换口粮啊。
    AI都能替人写论文了,玉兔都住到月球了,量子计算机再过不久都该民用了,结果还有人拿着上世纪的裹脚布缠现代人的脖子。
    这不光是蠢,更是坏啊。
    32146c62bdec447880cce129cd594f1d.gif
    新闻里天天呼吁“科技向善”,怎么非有人成天想着用现代技术做坏事?
    搞什么赛博版“弃老山”,科技树点得跟蜈蚣精似的,净往歪处长腿。
    成天宣传这个糟粕那个陋习,也不怕晚上关了灯睡不着觉。
    892dc73b2a5c4e65be537c83da199d80.png
    但难受也难受在这里。
    为啥有些老人听了就信以为真呢?被信息茧房包围、分辨不出信息真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老人内心确实有这种惶恐。
    我们很多人从小受的教育是,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家庭有用,对社会有用。
    老人们也一样。年轻时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支撑一个家庭,而等老了以后,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为家庭做贡献,乃至成为家庭责任,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你有和老人长期相处的经历,或许会发现他们习惯把“我没用了”“活着干嘛”等话挂在嘴边,骨子里有一种“被需要”的情结。
    再加上现在社会普遍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由子女承担养老责任,也让他们焦虑。
    那些大肆传播的谣言,就是利用了人心的弱点,专挑人心最软的地方捅刀子。
    老人越怕什么,他们就越说什么,把糟粕熬成了毒鸡汤,今天说“长寿老人挡财运”,明天讲“卧床双亲招血光”,折腾得老人心慌慌。
    敏感的老人,在谣言的推波助澜下,选择自我了断,并非漠视生命,而是出于一种近乎悲壮的“利他”心理——“不想拖累后人”。
    174c093c17fc4ebc81f17f3e7bbe7905.png
    而这种心理还在被更多“商人们”利用。
    在线下,他们打着生活馆/保健会所/按摩馆的旗号,利用免费鸡蛋/按摩等小恩小惠,吸引老人关注,再把保健品包装成“神药”、把按摩椅包装成医疗器械,声称能“包治百病”。
    160868f197e04ece8d730762b24a6355.png
    在线上,它们借助电视台的“权威性”,大肆传播,利用了老人对电视台的信任。
    e8c61e2e107445c3a743c2f122265120.png
    他们利用这些产品,为老人们营造出一种幻觉,让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通过产品/项目,重拾健康/财富,也重新实现对家庭的价值。
    0aea3686eaa84d25aa5d1b73de3b20f3.png
    包括,老人之所以会被“小恩小惠”吸引,并不单纯是想占便宜,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孩子们证明,“我今天赚到了这些,我很有用。”
    现在,又有人搞出这些无良内容,把这些封建糟粕、垃圾信息包装成金科玉律,也是在传递一种类似“家庭需要我去死”的谬论。
    结果自然收割到了老年人的流量。
    d3ecb2c54c194e5a87ec5eb6c36eb63f.png
    更麻烦的是,老人们只相信自己看的。
    我们说破嘴解释,他们不屑一顾;
    视频里随口胡扯,他们奉为圭臬。
    他们的逻辑是——电视都报了/视频都播了/别人都说了,怎么会是假的呢?
    在年轻人遇事下意识“让子弹再飞一会”的当下,老年人成为了互联网最原教旨主义的拥护者,对一切数字内容保有最真切的信任。
    可惜很多事情配不上这种信任。
    最后问题回到了“怎么办”。
    搞科普宣讲?但免费领的鸡蛋上都隐瞒了防诈骗的讯息,不还是那么多人被骗吗?
    劝老人不要玩手机?可人家都一把年纪退休了,就这么点爱好,还要剥夺吗?
    老生常谈是,提供更多的陪伴。
    可惜,虽然有效,但难以实现。人们有各自的命题,不可能总是围着父母打转。
    但可以试着向他们提点小需求——点一道自己爱吃的菜,或者让他们陪自己出门逛逛——让父母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是有价值的。
    以及,让他们捡回年轻时的爱好,多多与过去的朋友们沟通联系。
    总而言之,让老人们建立起自主的生活观,让他们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非家庭。
    长远来看,还是要管控源头。
    光听到家长们呼吁管控小学生上网,我看老年人上网也一样需要“黄昏模式”。
    让算法多给他们推点反封建反迷信的内容,别整天在这玩弄人性、制造焦虑。
    在平台没搞定这些之前,我们也可以手动搞点干预,反向制造信息茧房,让老人看些积极乐观的科学道理,对冲刻板印象。
    8f8262e60d8d4122a3594a12ed00670d.png
    另外对养老问题也该重视。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未来大家该怎么养老,属于社会性问题。
    不过最近的新闻说我们会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或许赛博养老也是种方向。
    7f7a0eef0d9a4a1f9fd9054e15a4d39e.png
    最后我问了AI。
    它说此时的愤怒是正当的,要把痛苦转化成力量,别让下一个奶奶被夺走。
    38eebbe4bad04d459e873ac2e8ec7bdc.png
    事实也的确如此。
    科技发展会逐渐为老人提供更多可能性,但在一切未曾实现之前,我们该关注的还是最朴素的道理:珍惜家人,也珍惜自己。


    个人签名

    招收论坛管理小天使!飞机:@LEEsir
    三方支付,印尼,越南,泰国,香港,巴西,孟加拉等,飞机:@LEEsir

    汉堡哥
    版主
    当前积分:109745
    帖子    22901
    新博币    10393 提现
    提现    26461.5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强烈支持楼主ing……
      个人签名

      招收论坛管理小天使!飞机:@LEEsir
      三方支付,印尼,越南,泰国,香港,巴西,孟加拉等,飞机:@LEEsir

      汉堡哥
      版主
      当前积分:109745
      帖子    22901
      新博币    10393 提现
      提现    26461.5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个人签名

        招收论坛管理小天使!飞机:@LEEsir
        三方支付,印尼,越南,泰国,香港,巴西,孟加拉等,飞机:@LEEsir

        汉堡哥
        版主
        当前积分:109745
        帖子    22901
        新博币    10393 提现
        提现    26461.5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个人签名

          招收论坛管理小天使!飞机:@LEEsir
          三方支付,印尼,越南,泰国,香港,巴西,孟加拉等,飞机:@LEEsir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