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都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其战斗机的性能,以确保在未来的战场上占据优势。近日,关于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野兽模式”的测试视频和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野兽模式”。简单来说,“野兽模式”就是一种通过增加外部挂载点来提升战斗机武器携带能力的配置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战斗机可以携带比平时更多的导弹,极大提升打击能力。然而,这样的配置也意味着飞机的隐身性会大幅下降,因为外部挂载的导弹可能会暴露飞机的位置。 根据最新的社交媒体资料显示,中国的歼-20战斗机在“野兽模式”下可以容纳多达16枚空空导弹——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具体来说,这包括在内置弹舱内装载6枚PL-15中程空空导弹和2枚PL-10短程空空导弹,同时在翼下的4个外挂点上再搭载8枚中远程空空导弹。 那么,为什么要发展“野兽模式”?这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战斗机发展的启发。在2017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首次展示了F-35在不同作战模式下的武器搭载能力。然而,尽管概念听上去很美好,美国国防部似乎对F-35的“野兽模式”并不感冒。至今,F-35并没有进行过相关测试,也没有纳入未来升级计划。 与F-35相比,美国国防部更倾向于波音公司推出的F-15EX。这款飞机被认为是“野兽模式”的先驱,经过改进后,F-15EX的武器携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据悉,它在空战模式下可以搭载22枚空空导弹,在对地攻击模式下还能够携带大量精确制导炸弹。这种强大的火力配置使得F-15EX成为美国空军在复杂任务环境中的重要利器。 回到中国的歼-20,其“野兽模式”主要聚焦在提升空空作战能力上。在当前的测试阶段,歼-20仍然在对空空导弹的携带进行优化。这一策略显得十分务实,因为在未来的空中优势争夺战中,制空权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通过增加空空导弹的数量,歼-20可以更有效地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空中目标,比如预警机和加油机。 同时,“野兽模式”也让歼-20可以外挂中国自行研制的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虽然这类大型导弹无法放置在内置弹舱内,但通过外挂的方式,歼-20能够在升空后对敌方的高价值目标构成重大威胁。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看好“野兽模式”。有观点认为,为了运输更多导弹而牺牲隐身能力未必明智。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隐身性能被认为是四代及以上战斗机的核心优势。一旦暴露,战斗机自身也容易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 然而,也有不少分析支持这种模式,认为只要能够掌握制空权,战斗机在特定任务下可以暂时无视隐身损失,从而实现对敌方重要军事设施的精准打击。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野兽模式”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提出,但中国的歼-20正在逐步实施这一设想。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美国提出想法,中国付诸实践”的情况。在很多军事技术领域,中国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研发和实现能力,这无疑给国际军事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术理念的更新,类似于“野兽模式”这样的创新配置将可能继续影响全球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而如何在火力与隐身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将成为各国设计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