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资”面试成绩的公布,又有一波教师正“冉冉升起”。 但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化,部分教师可能在适应新的政策要求和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能受到资源和政策的限制,导致他们在职业成长和教学创新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和激励。 在一些地区,非在编教师面临着编制不足和待遇不公的问题,这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和工作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而,内地教师在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困局。
当前面临的困境 1、师资过剩与岗位竞争 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普及和通过率的提高,教师人数不断增加。 据测算,到2025年,小学教师将过剩约150万,初中教师过剩约37万。同时,新生儿数量的持续下降导致学生人数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过剩的问题。 教师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大量师范毕业生加入,还有许多非师范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双减”政策后从教培行业转型的人员涌入教师队伍。 2、职称晋升困难 名额有限:尽管教师的职称评定对其薪资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教育部门每年下发的职称评定名额非常有限。 即便是在教学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也难以获得高级职称。 晋升标准严格:职称晋升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这对一些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3、薪资待遇问题 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许多教师面临着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困境,尽管他们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薪资待遇却难以达到预期。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部分教师选择离开教育行业。
4、专业发展受限 培训机会不足: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培训机会,尤其是针对年轻教师的培训活动较少。 例如,有调查显示,一些教师在过去一年中未参加过任何地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活动。 缺乏专家引领和团队合作: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专家的指导和团队的合作。当遇到专业问题时,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自学来解决。 5、教育技术的冲击 角色转变压力:随着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教学方式受到冲击,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这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6、教师退出机制的推行 末位淘汰制: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些地区推行了“末位淘汰制”,根据教学水平评估来淘汰不能胜任的教师。 这使得教师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和失业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