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OD体育 OD体育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特色社会主义接盘人
LV5 水面的小草
帖子    110
新博币    0 提现
提现    0
TA的勋章:勋章中心
展开更多
     
    2826 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鬼谷子在第十篇以前,大量讲述如果洞悉对方的想法。对于一个谋士或大臣来说,需要明白君主(或领导)的想法,周边大臣(同僚)的想法,敌国的想法等等,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决断。而这个决断并不仅仅是为了某一方的利益,比如为君主、为自己、为臣僚、为敌国,等等,而必须是彼此都受益的决断,这是鬼谷子思想的精华部分。如果仅仅进行对某一方有利的决断,这样的决断就没多少意义,也很难取得成功;如果一个决断让所有人彼此都受益,大家都会去推动(决断的实施),自然就可以取得完美的结果,在达到完美的结果实现之后,决断之人自然受到赞美,社会地位也会快速上升——共赢,是核心。


    所以,决篇是鬼谷子思想的精华,精华的核心是共赢,也所以,鬼谷子的学说本身就是道,很多人认为鬼谷子偏重于术就是错误的。


    关于“决断”,鬼谷子是这样说的: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用白话文解释就是:“如果你为别人提供决断,一般来说都是受人之托,是因为别人有疑难问题。一般来说,人们(决断者)都希望遇到有利的好事,不希望遭遇祸患或者被诱骗,这是所有人心中的期待。如果你为别人做决断的建议时,如果只对一方有利,那么没有得利的一方就不会接受,这种决断就难以实施,即便君主(或领导)强行实施,君主、你自己、企业都会受到损失。一般来说,任何决断本来都会有利于决断者(比如:君主、领导、同事、朋友做决断,都一样),但如果这个决断会损害别人,要么决断者不会接受你提供的决断建议并损害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你的决断建议就是错误的。(鬼谷子是从一个谋士为被人提供决断建议的角度出发,但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决断者,也需要遵从一样的规则)


    圣人(或者是成功人士)所以能完成大业,主要因为五方面的原因:用阳道来感人;用阴道来惩治;用信义来教化;用爱心来庇护;用谦洁来净化。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平时和关键时刻巧妙运用,四个方面都要小心谨慎行事。推测以往的事,验证未来的事,再参考日常的事,如果可以,就可以作出决断。


    如果你的决断可以让王公大臣更崇高而享有美名,可以的话就可以去做这样的决断;不用费力轻易可获成功的事,如果可以,你可以做决断;费力气又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你也需要作出决断;如果你的决断可以替别人消除忧患,如果可以的话,你要作出决断;如果你的决断可以让别人实现幸福,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因此说,解决事情,确定疑难,是万事的关键。澄清动乱,预知成败,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所以古代先王就用筮草和龟甲来决定一些大事。”



    圣人(或者是成功人士)所以能完成大业,主要因为五方面的原因:用阳道来感人;用阴道来惩治;用信义来教化;用爱心来庇护;用谦洁来净化。实际是说,如果要成为圣人(或者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如果不具备就必须修炼,这里指出的是五个方面:用阳道感染别人,这就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宽容别人的缺点欣赏别人的优点,自己言行如一,等等;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恶行或恶人,也要有惩戒的办法,不能做《农夫与蛇》这个故事中的农夫,所以,一味的好好先生并不代表品德高尚,佛家说:惩恶既是扬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自身必须讲信义,对别人讲信义,别人才会对我们讲信义;要对世界对别人有爱心,当你对世界对别人有爱心的时候,别人和世界才会对我们敞开怀抱,你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所以,为人就是为己;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即可,如果宣扬,对己对人都会为害;善待别人,收敛自己的欲望和内心,等等。


    在此,鬼谷子说的所有内容,都是修炼自己的功课,所以,鬼谷子的学说和心学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到此,很多人会恍然大悟,鬼谷子的学说不是什么阴谋诡计。前面不断说到如何洞悉对方内心的想法,目的是为了做决断,而做决断的时候,是有前提的:让王公大臣(或者是我们周边需要赞美的人)更崇高而享有美名;不用费力轻易可获成功的事;费力气又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替别人(这个别人可以是君主、大臣等所有人)消除忧患;让别人实现幸福。换句话说,很多事情,你是不能去做决断的,比如,你欣赏的人,因为你的决断而受到损害,这种决断是不能做的。也就是说,你的决断需要对各方有益,至少不能伤害别人,这是核心内容。如果你给出的决断,实施的过程中伤害别人或别人不接受,这种决断就是错误的,因为你没能实现共赢,这是核心。


    到这里,大家心里一定说,鬼谷子的“心”太大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很难。是的,因为难,所以,成功也很难,成功者总是稀少的。


    虽然难,但有人做的到,所以,他们总能名垂青史。


    陈轸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他就做到了。


    楚怀王六年(前323年),为了送流亡在楚的“公子高”回魏国当太子,昭阳将军率楚军伐魏,大败魏军于襄陵(今河南睢县),占领了魏国八座城池。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楚国对此次伐魏之战极为重视,并以此事记年。“鄂君启节”舟节与车节铭文开头,都有“大司马昭阳败晋(三晋,这里指魏国)师于襄陵之岁”的记载。

    昭阳将军希望趁机扩大战果,战败魏国之后,移师伐齐。虽然齐国是东方大国,但面对昭阳将军的兵锋,君臣都没有良策退兵。


    正在齐王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来报,秦国的使臣陈轸前来拜见。


    陈轸上殿后,望见齐国君臣皆有难色,就问原因何在。得知是昭阳将军伐齐,未有退敌之策。陈轸稍作迟疑,就对齐王信心满满地说:“大王不必担忧,我前去叫他罢兵回国。”


    你一届书生,而且是秦国使臣,怎么能凭几句话就叫楚国罢兵?估计齐王肚子里只有苦笑,而且还要担心陈轸是不是脑袋进水了。可是,面对昭阳将军强大的军队,又实在没什么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同意陈轸前去。


    陈轸充任齐王使者去见昭阳,再拜之后祝贺楚军的胜利。


    然后站起来问昭阳:“按照楚国的制度,灭敌杀将能封什么官爵禄位?”


    昭阳答道:“官至上柱国,爵位为上执。”


    陈轸接着又问:“比这更尊贵的还有什么?”


    昭阳说:“那只有令尹了。”(上柱国相当于军队的最高职位,而令尹相当于宰相,是臣子中最高的职位)


    陈轸又说:“您回国后,能封令尹吗?”


    昭阳哈哈大笑,志得意满地答道:“当然没问题了,因为我马上就能当上令尹了。”


    此时,陈轸也哈哈大笑。


    昭阳见状。奇怪地问:“您笑什么?难道您认为我是在说谎吗?”


    陈轸摇摇头,说到:“我并没有丝毫的怀疑之心,只是觉得既然令尹之位已经非您莫属,那您又何必自求降职和杀身之祸哪?”


    昭阳听了这话,估计肚子都气爆了,就愤怒地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轸说:“将军请息怒,请听我讲个故事。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先,把一壶酒赐给门客。门客相顾商议:‘这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享用却有余,让我们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请饮此酒。’有个门客率先完成,取过酒杯准备先喝,就左手持杯,右手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说:‘我还可以为蛇添上足呢。’蛇足尚未画完,另一门客的蛇也画好了,于是夺过他手中的酒杯,说‘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酒。而画蛇脚的最终没有喝到酒。如今将军辅佐楚怀王攻打魏国,破军杀将,夺其八城,兵锋不减之际,又移师向齐,齐人震恐,凭这些,将军足以立身扬名了,而在官位上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加封的。如果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只会招致杀身之祸,该得的官爵将不为将军所有,正如画蛇添足一样!”


    昭阳认为他的话有道理,他不想画蛇添足,就撤兵回国了。


    在此,陈轸明显是为昭阳做了决断(如果陈轸处于昭阳的位置,也可以为自己做决断)。这个决断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第一,昭阳因为军功,令尹已经唾手可得,如果继续征讨齐国,成败未知,如果不能快速取胜甚至形成僵持(齐国终归是一个大国),对昭阳自己是不利的,所以,撤军对他有利。第二,昭阳撤军,对齐国有利,解除了齐国君臣的难题;第三,楚怀王前期,楚国确实很强大,但是,万一在齐国的战事形成僵持,三晋中的魏韩就可以反击楚国,而西边的秦国也是虎视眈眈,适时收兵对楚怀王并没有坏处(估计昭阳回去,就如此向楚怀王汇报收兵的原因,还会受到楚怀王的赞赏);第四,陈轸是秦国使者来到齐国,为齐国退兵之后,出使的使命很容易达成,同时,陈轸在列国的声望急剧上升;第五,秦国并不希望东方的楚国进一步壮大(估计陈轸回家的时候就会如此向秦王汇报),无损于秦国;第六,从更广阔的含义来说,避免齐楚之间的战争,让很多百姓免于生灵涂炭,也是仁义行为。

    完美无缺,收工。


    鬼谷子的思想就是在告诉人们,所谓的成功是社会的要素(以人为核心)不断自动聚拢的结果,而不是追逐。当今社会,人们不断追逐财富,事实上,富有也是财富不断自动聚拢的结果,而不是追逐。


    共赢就是道。
    是转载的,怎么没有转载这一项了呢

    本帖由 特色社会主义接盘人 于 2017-4-22 19:48 编辑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