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男子20年前存入8000元定期存款,约定年利率高达10%,到期应取10.26万元。然而银行称合同无效,只愿支付9600元。男子不服,将银行告上法庭。这起跨越20年的存款纠纷,法院会如何裁决?
1. 案情回顾
2003年春天,家住山东省青岛市的王大爷带着积攒多年的8000元来到某银行网点。当时正值银行推出高息揽储活动,柜员小李热情地向王大爷推荐了一款“聚宝盆”定期存款产品。
“大爷,我们这个‘聚宝盆’可厉害了,年利率10%,存20年,到期能拿10.26万呢!”小李笑着说。
王大爷听后一愣:“真的假的?这么高的利息?”
小李拍着胸脯保证:“千真万确!这可是我们行长特批的优惠活动,就剩最后几个名额了。”
王大爷心想,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当即决定将8000元存入“聚宝盆”。签完合同后,小李再三叮嘱:“大爷,这存单可得保管好,20年后带着它来取钱啊!”
王大爷美滋滋地回家,跟老伴说:“咱俩这下养老无忧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年过去了。2023年初,王大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当年的银行网点,递上那张泛黄的存单:“我要取钱。”
柜员小张接过存单,仔细查看后露出为难的表情:“王大爷,您这存单有问题啊。我们银行从来没有过10%的年利率,这明显是无效的。”
王大爷急了:“胡说八道!当初可是你们银行的人给我办的!怎么能说无效就无效?”
小张解释道:“大爷,您别着急。我们查了记录,您确实在我们银行存了8000块钱,按照当时的实际利率,本息总额是9600元。”
王大爷一听就不乐意了:“你糊弄谁呢?当时明明说好了能拿10.26万的!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小张耐心地说:“大爷,可能是当时经办人员的失误。我们只能按照银行的实际利率给您计算。”
王大爷气得直跺脚:“那我不管!你们必须兑现承诺!否则我就去告你们!”
就这样,王大爷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2. 法律分析
这起案件的焦点在于,王大爷与银行之间签订的10%高息定期存款合同是否有效,银行是否应当按约定支付存款本息。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合同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在本案中,银行与王大爷约定的10%年利率明显超出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上限,属于违反金融监管规定的情形。
因此,该高息存款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2、银行责任认定。虽然合同可能无效,但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存在明显过错,误导客户签订了违规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理应熟知相关规定,却向客户推介明显违规的产品,难辞其咎。
3、消费者权益保护。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王大爷作为普通储户,难以判断银行产品是否合规。他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签订合同,其合理信赖利益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综合以上分析,法院最终作出如下判决:
驳回原告王某要求被告银行支付10.26万元存款本息的诉讼请求。被告银行应当按照原存入金额8000元和当时同期限存款基准利率计算本息,共计支付原告12800元。
同时,被告银行应当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