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野生景点”突然爆火:凌晨就排队了!是关掉它,还是呵护它?
暑假以来 去上海临港海边看日出 突然大火!
几周来,多次出现的 朝霞天气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刷屏 市民们纷纷驱车几十公里 凌晨三四点就到海堤边上排队
完成“在上海看海”的打卡目标
只不过这片海滩并非旅游景点 也缺乏正规的配套服务 此前还有铁丝网等设施阻拦 “用户体验”尚欠完美
对此,临港新片区管委会 和南汇新城镇给出积极回应 表示欢迎游客们到来 将从交通、商业等多方面 紧急加强配套、做好服务 也呼吁游客重视安全规范 “观海不下海”
“到上海看海”走红之后: 野生的需求,关掉它,还是呵护它? 官方的这番回应值得肯定,“观海”体验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亦值得期许。但更值得细品的是,种种计划以外的“流量”,能不能都被变成“留量”、转化出“能量”? 一年中蜂拥去一个地方看朝霞的日子或许并不多,但在社交媒体的时代、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野生景点”和“意外流量”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如何看待、如何对待,就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同样是上海的这个夏天,有泳客“不请自来”的人工湖,也有深夜热闹的民间古玩交易市场,当然还有马路边三三两两的酒馆、小店,人气都不差,有的一样近乎“网红”,也都不同程度让管理部门头疼。 传统的管理视域下,这些计划外的事物,往往是“不规范”的,甚至是“危险”的,也常常是伴随着矛盾、挑战的。封堵、“关掉”,无疑是最安全的。 但换一个视角呢?当各地绞尽脑汁“引流”的时候,人在这里聚集起来了;当大家抓耳挠腮刺激消费的时候,潜在的消费需求积攒起来了;当一些地方拼命“造景”“造市”的时候,“野生”的景观和市场却自己长出来了——面对这些送上门来的“流量”,一座旨在大力提振人气、促进消费乃至提升整体活力的城市,白白错过,岂不可惜? 好多年前,餐馆酒吧能不能开“外摆位”,也曾引发过不小争议。消费者很愿意在路边享受情调,商家也很乐意以此招徕顾客,但反对声浪一度也不小,理由无外乎不合规范、扰乱环境、不便管理云云,商户与管理者“斗智斗勇”的戏码频频上演。最后的结果是,上海出台了支持鼓励外摆位等“新型设摊行为”的意见,同时明确一定规范,外摆位堂堂正正地摆到了马路边。 时至今日,人们对外摆位再也不会大惊小怪,不少拥有外摆位的餐饮场所也收获了相对更高的人气,此前担心的种种乱象似乎也没有发生——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都渐渐形成了默契,也有了共护秩序、共治环境的合力。 路边摊、夜市乃至“限时步行街”等尝试,也都循了这样的路径。考察过往经验,大致可以有几个结论。 首先,活力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有些政府部门一心打造的“地标”或许人气平平,有些地方却“莫名其妙就火了”,再一深究,这“莫名其妙”背后总有自己的逻辑,最重要的逻辑,是触动了人们的一些“痒点”“痛点”,顺应满足了人们的一部分内在需求。而这需求,往往是市场和社会自发“生长”出来的。要优化供给,先要研究需求。 第二,当计划外的需求冒出来的时候,拿老观念一堵了之,没了就没了,再要重新长出活力、长出“消费潜力”也就难了;尽可能为其创造空间、提供机会,把“野生”的东西“合理化”,在法治框架内不惜改变一些固有模式、常规手法,被呵护下来的活力和创造力,往往会反哺这座城市。 第三,有很多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不能逾越的“底线”,多动动脑筋、多群策群力,往往都有改变的余地。比如环境,落实好经营主体的责任,外摆位未必会把街面弄脏,小摊贩也未必会把城市搞乱。比如扰民,平衡好各方的利益,明确好必要的规范,沿街店铺甚至弄堂内的店铺也未必“人人喊打”。安全底线当然必须固守,但是积极地守还是消极地守,局面也大不一样。总而言之,自发的活力面前,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要更好地管;不是不要底线,而是划出一条更好的底线。 当然还有一条,处理此类问题,往往需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而这只靠几家基层单位、几个基层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将责任全部推给基层更是不公的。每个部门都有它的核心目标和约束条件,站位和视角、职责和权限都不尽相同。
计划外的流量,往往伴随“两难”甚至“多难”考验,而愈是两难多难,愈是需要“整体政府”出场——经济、文旅、城管等部门要协同,市区街镇社区间也要协同,相互多补位、多赋能,“流量变留量”的概率就会高一些,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就会高一些,城市的活力、魅力和长久发展的动力,也就会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