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素万纳普机场,到达站和出发站都是“人山人海”。
前者指的是此时来泰国旅游的欧美游客。后者指的是来泰国转机,或者卷铺盖回国的常居人士。
到达站的游客,无疑是泰旅局热烈欢迎的对象,以及泰媒乐于报道的宣传素材——类似《泰国旅业已复苏!今年预计接待1000万游客!》的报道,开篇至少得有一张图,专家们才能借题发挥、乐观预测。
于是在一片“繁荣”的重心倾斜之下,机场出发站的离境乘客,不管再如何拥挤,再如何热闹,都是“放养且没人管的”?
6月3日,泰国Botanic Pharma公司首席执行官瓦莱盼发帖称,素万那普机场人员爆满,乘客须排长队办理登记手续。
瓦莱盼表示,素万那普机场工作人员短缺,尽管提前3小时前来办理登机手续,但仍存在误机风险,办理登机手续的乘客多达数千人。
上述帖子一经发布后,引起网友关注。
泰国故意的?
泰国一直以来的形象,不管再如何包容,再如何淳朴,都会有“无可奈何”的一面,尤其是当这一面处于“疫情时期”,受制于“商业复苏阶段”。
来泰国的人,有钱和没钱,受到的影响将比之前更为明显。
此时泰国当局重视的项目,也会直接往“创收与否”考虑。
很现实,但也不得不现实。
泰国的国门,是因为经济萧条才打开。
入境的游客,也因为带着“贡献”而来,所以机场“千军万马”欢迎他们。
至于离境的游客,只收到了“人手不足”的搪塞。
机场管理层称他们会协调好,会及时整改,多派“人手”,
还希望离境的游客能“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那么,能不能说“泰国势利,“见钱眼开”呢?
能说,但也不全对。
从泰国网一线记者在6月2-3日在机场采访的情况来看,国际出发站现场60%均是第三国中转泰国的游客,而剩下的40%,来自常居人员返乡、游客行程结束回国、海外企业员工回国探亲....
要论贡献,这些群体妥妥的“真金白银”本土消费,纳税上交,甚至有可能还会回返,进行“二次贡献”,本质上是已经拉动创收的“功臣”,以及未来不可限量的“回头客”。
所以从动机上分析,泰国真的没有必要折磨他们,毁了长久的客户体验。
泰国网记者了解到,真实的原因并不是泰国当局主观降低工作人员数量导致的“人手不足”,相反,以往的办理登机窗口,几乎全线开启了。辛勤的机场员工甚至还提前开放办理值机。
素万那普现场值机人员素塔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出现新闻开头的“放养”局面,当中的差错完全在于“材料审核”。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防疫政策,不同的航班检疫筛查,不同的落地“防熔断应对”等等等等,这些原因直接增加了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工作量。
因为规定的差别,核酸检测文件的核对可能要涉及7天、48小时、24小时、12小时,接着血清Igm、体温报告。
疫情期间检查护照,工作人员还需要求乘客脱下口罩才能核对面容。
除此之外,乘客的签证检查、行程检查(防猴痘)、行李重量检查,环环相扣。
各类操作一套下来,乘客担心延误登机,工作人员也在担心审核出错。
再遇上几个包团包机的队伍,机场管理根本招架不住。
还没办理托运的乘客在催促,已经拿到机票的乘客“脚底抹油”,飞奔安检。
总之,泰国没有减弱办理登机的部署,只是过分关注开放迎客、赚钱创收的心思,而忽略了对离境游客审查工作量的估计,忽略了旅游业复苏的同时,航空业也在快速康复。
因此机场管理层的回答,也只能是“增加人手”,把入境游客的“顺畅和热情”,多分一些给出境游客。
这与泰国对待游客的态度无关,也与“是非对错”无关。
在新冠引发的萧条环境下,每一个国家的有限资源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眼前这些“饱受争议”的情形,其实在萧条恶化之前少有发生。
并不是泰国穷成了势利眼,而是特殊局面下,泰国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拆东墙补西墙”。
这一周,泰国卫生部部长阿奴廷上午刚说“泰国人民过上了脱口罩”的生活,下午巴育总理就在骂:“全政府哪有这个荒唐政策!”
周三总理自己宣布解封“红灯区酒吧夜店”,周五卫长就冷嘲热讽“开放5天确诊一万”.....
两位领导,阿奴厅主攻开放赚钱,巴育重在防守“抗疫损失”,大体来看,都是为了“经济问题”操碎了心。
这种为难,与泰国机场的出入境工作部署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看,总有人认为是笑话,可站远了想想,无非都是全球萧条到一定程度的无奈。
理解了泰国的心酸,也就看到了世界的不容易。
可怕的不是新冠何日才走,而是似走非走。
这就是为什么,泰国的选择,好像既是对的也是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