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nyalee 于 2022-6-5 17:22 编辑
曾几何时,消费主义当道,一些年轻人崇尚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花钱大手大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比比皆是,成为“月光族”“网贷奴”。
而如今,“人间清醒”、理性消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跨越“买买买,扔扔扔”的消费陷阱和恶性循环,不冲动消费,不花冤枉钱,追求“月月有余钱”的“极俭”境界,成为拒绝被消费主义割韭菜的酷抠族。
“月光族”变“存钱罐” 去年贺岁档最大黑马电影《爱情神话》中,徐峥饰演的主角老白请女朋友到家吃饭前,跑到临期商店购买打折商品,此时镜头扫过,商店里还有不少年轻的面孔在选购。
在很多人还想当然地认为年轻人是不会过日子的“月光族”时,这届年轻人已经活得明明白白了——他们拒绝当消费主义的韭菜,不为触不可及的精致生活所诱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始过起了“极俭”生活。
半月谈记者在某网络平台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里发现,有五六十万人参与其中。他们亲切地互称“存钱罐”,在网上分享省钱妙招,例如买二手,各个平台比价,互相激励、监督,分享攒钱的经历,致力于一起变成有存款、有安全感的人。
随之悄然兴起的酷抠族将这一趋势发扬光大。酷抠族一词来源于英文Coolcarl,他们以着装从简为荣,以盲目攀比为耻;以物尽其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这是一个崇尚节约、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族群。传统的节俭和现代时尚思维的结合,使他们生活得如鱼得水。
悄然崛起、低调出场的酷抠族,玩转了各种省钱手段。比如,他们买东西一般都是网购,最爱攒积分消费,用财务软件记账,上班自带便当,买节能电器,出行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旧书市场,崇尚不花钱就能享受。
但是,酷抠族并不认为自己是守财奴,他们诠释的“抠”是另一种含义,即精明的理性消费。他们精打细算地生活,是为了追求更简单、健康的生活,通过消费重点的转移达到了配置金钱的最佳效果。
这些酷抠族和他们推崇的极俭生活理念、省钱生活方式,正在改变人们对年轻人的刻板印象。蚂蚁财富发布的一组数据甚至令中年一辈咋舌,其研究称,95后的攒钱增速是其他群体的8倍。
攒钱为什么变“香”了 事实上,过度消费背后,是消费者累积起来的焦虑和恐慌。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工资虽然比刚出道时涨了不少,可薪资水平提高的速度赶不上品牌溢价的速度。与此同时,房租、房贷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种种因素促成年轻一代提早攒钱。
“手心朝上找父母要钱的感觉,远没有手心朝下自己挣钱来得舒服”“不攀比,量力而行,这样过也挺好的。我不想做资本的韭菜,只想做自己的英雄”“一场疫情才知攒钱的意义,现在更坚定了攒钱才是王道”“攒钱好有成就感,有钱使我不那么迷茫和浮躁了”……
新一代年轻人的心声就是这么简单直白。“月光族”的生活已经让许多年轻人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了。尽管每次购物后会有短暂的快乐,但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和焦虑,会很快让这些快乐消失殆尽。在不确定性日渐增大的世界,嘤航卡里的余额才是唯一确定,且不会背叛自己的东西。相比于之前消费带来的短暂快感,避免物欲捆绑折磨,反而可以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极俭+极简主义理念风行,攒钱对这届年轻人来说变得更“香”了。一些年轻人是出于被动选择——经济增速放缓、疫情持续,钱难挣还面临裁员风险,危机意识普遍增强,存钱带来的安全感却是前所未有的稳定。更有一些年轻人是主动选择,他们褪去消费狂热,开始对未来规划进行理性抉择。
不是穷攒钱,而是不花冤枉钱 酷抠族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不愿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充当资本收割的韭菜;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比以前更明白该怎样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不是穷攒钱,而是不想花冤枉钱。他们在追求精致生活的同时,绝不铺张浪费,要简约而不简单,时尚而不奢华,自控而不自闭。
从社会学的视野看,酷抠的生活方式反映出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所谓的“抠”与一般意义上的“节省”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酷抠族并不是在所有生活细节上都“抠”,他们只是有意将生活中一些可有可无的消费省去。与这种理性消费观念同步的,是他们践行着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及趋于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认识到,理性消费不是抑制消费,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消费,量力而行。消费的初心是让自己生活质量提升,而不是去攀比和炫耀;消费是为了满足需要和必要,而不是满足脱缰的欲望与贪婪。“自己掏钱,丰俭由我”,只买真正需要的物品,不买可有可无的物品。
新一代年轻人更强调消费自律,基本不参加双11、618等人造节日的购物狂欢,拒绝心血来潮买东西、囤东西,而是现用现买。他们养成记账习惯、遏制无用消费,学习理财、做好预算和消费清单,开拓兼职渠道,投资个人终身成长,用最酷炫的节俭模式,维持品质生活。
当下,支持酷抠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可望引领新一波消费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