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乳腺癌术后胸部反复溃烂,经诊断为放射性皮肤溃疡。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团队通过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实施皮瓣移植,成功修复创面并重建乳房外形。6月27日,烧伤科专家提醒,放疗后皮肤损伤需早诊早治,皮瓣移植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35岁的刘女士是乳腺癌患者,5年前曾做过手术和放疗。原本她已经逐渐摆脱疾病的困扰,可如今胸部又反复破溃、渗液,这让她疼痛难忍。最近,她在社区门诊换药治疗,还是没有好转,伤口反而恶化并散发出了明显的臭味。联想到自己的乳腺癌病史,王阿姨一度担心是肿瘤复发,今年6月,她赶紧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该科主任董茂龙接诊后详细检查,确诊刘女士所患的是肿瘤放射治疗导致的放射性皮肤溃疡。 针对刘女士的病情,烧伤科团队首先通过精心换药和全身抗感染治疗控制局部炎症,创造手术条件。随后采用手术彻底切除溃疡坏死组织,并运用游离皮瓣移植技术,不仅成功修复了创面,还重建了因乳腺癌根治术缺失的一侧乳房。经过系统治疗,刘女士的创面完全愈合且未再复发,乳房外观也得到显著改善,解除了长期困扰她的胸部不对称问题。
董茂龙介绍,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急性期(放疗后90天内)和慢性期(90天后至数年)。急性期可表现为从轻微的红斑、脱屑到严重的溃疡、坏死;慢性期则常见皮肤纤维化、挛缩等迟发性病变。这类损伤因组织修复能力受损,极易继发感染且难以自愈,需要专业化的治疗建议。 如何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董茂龙建议,在放疗期间需保持照射区皮肤清洁,避免机械性刺激和抓挠。治疗上则采取分级处理原则:轻度损伤需局部用药,中重度溃疡需手术干预。皮瓣移植技术不仅能有效覆盖创面,还能改善局部血供,显著降低复发率。对于肿瘤放疗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一旦出现持续不愈的创面应及时就医。通过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董茂龙提醒,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调适,这对促进康复同样重要。
|